第四章 創業必備七項溝通能力
如果把創業比作一場戰役,那毫無疑問,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就是創業者的後方。創業者要想贏得這場戰爭,就必須取得朋友和家人的支持,擁有穩固的後方,這樣,創業者在前方才會勇敢殺敵、一往無前。
有了穩固的後方,接下來,創業者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調整好策略,利用團隊的一切社會資源,打通人脈關係,擴大自己的支持者和同盟軍,同時還要協調好與後勤部門(供貨商)的關係,以保證前方有充足的糧草。疏通各界關係,在天時、地利都有保證的情況下,把人和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團隊內部的協調與溝通對於這場戰役同樣有著重大的作用,領導者應該傾聽各方的聲音,注意了解本團隊的不同意見,及時、快速地判斷形勢,做出準確的決定,隻有這樣,才不會錯失良機。
一、鞏固後方——取得家人或朋友的支持
創業者是否取得了家人的支持,對於其創業之途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一旦後院起火,前方創業戰場上又豈能安心拚搏;與其硬著頭皮先斬後奏,留下一連串的後患,甚至到最後還要搭上婚姻,倒不如耐心、細心地與家人溝通,尋找一個圓滿的解決方法。
創業是一項長期的投入,不僅需要資金的投入,還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前期創業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加之後備資金如果儲備不充足,在創業過程中就會資金周轉不開,這樣的情況對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可以說是致命的打擊,不僅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在創業上,到頭來很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反之,如果通過與家人的耐心溝通,取得了家人的支持,創業者就會信心百倍,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創業項目中去,具備充足的麵對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和決心,而且在關鍵時刻還能獲得家人的資金援助,對於創業初期打開局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生活中,有的人因發現機會急需資金,這時家人如果借給他一筆錢,就有可能渡過難關;有的人開始創業時有點猶豫不決,家人說些鼓勵的話,或者入股投資,便會成就一個人的創業夢想,如此等等,都說明創業者的成功是與家人的支持緊密相連的。所以要爭取和家庭成員達成統一的意見,營造充分溝通、相互理解的家庭氛圍,這樣才有利於創業的開展。創業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與家人進行溝通:
1. 關於資金風險
很多創業機會都需要創業者辭去原先穩定並有固定收入的工作,所以如果創業成果不理想,就會造成家庭經濟困難。另外,初創時第一筆本錢也是最難籌措的,如果向他人借貸,創業者既無資信,又無抵押擔保,多半難有著落。
所以這筆本錢很可能要從自己的私人金庫或者要從家庭積蓄中出,這就需要和家人進行商量:首先要收集好你所要創業行業的資料,備妥你的創業計劃書,並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開始展開你的遊說計劃。同時也要認真聽取家人目前所顧慮的理由並闡述你的應對方案,努力勾勒出未來創業後的種種場景與狀況,強調有家人的支持會對你所產生的極大幫助,爭取從認識上,乃至從資金上獲得家人的支持。
2. 關於精力方麵
有些創業者因為不想失去穩定的工作,所以會利用業餘時間進行創業。但這就需要創業者兩頭奔波,疲於應付,結果很可能兩頭都沒有處理好,不但創業項目沒有起色,而且本職工作也有所落後。萬一丟了工作,連同遭受損失的還會失去一係列的生活保障,最後落得一場空,這不僅是自己的負擔,也給家人帶來了壓力。
這個時候,爭取家人的支持就更為關鍵。如果選擇了兼職創業,有了家人的支持,創業者就可以把所有的空餘時間花在創業項目上,而無須顧慮後方。因此在作出創業決定之前,一定要和家人多溝通,強調自己雖然會忙於兩頭,但心係這個家,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隻要精誠所至,相信家人也會金石為開的。
3. 關於時間方麵
即使創業小有成績,但自己當老板不像為別人打工,自己創業任何事都需要親曆親為,不僅節假日沒法休息,而且還可能要經常在外應酬,對家庭的照顧勢必不周,這也會導致家庭關係的緊張。如果最後因此而搭上婚姻的成本,即使創業成功也不盡如人意。
在家庭和事業之間本來就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但是要避免完全傾向事業而放棄家庭,更負責任的做法是應當和家人交流自己創業的初衷,坦誠自己創業後可能對家庭造成的影響以求得家人的諒解和支持。
4. 一定要重視與家人的溝通
其實上麵的三個方麵,歸根結底就是想強調一件事:一定要重視與家人的溝通。創業不是一個人的事,創業者要跟家人溝通,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沒有家人的通情達理、默契配合,就不可能實現事業和家庭雙贏的局麵。你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實現的過程需要家人的陪伴和鼓勵,請珍惜和善待你的家人,讓你的創業成為全家共享的碩果,而不是一顆定時炸彈。
所以無論如何,每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都要在創業之前先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和家人一起進行前期市場調查和分析,看看如今的市場中哪一個行業還有發展空間,容易進入,發展迅速,哪一個行業風險比較小。保持定期和家人商量的習慣,千萬不要認為家人不懂市場不懂創業,也許有時候家人不經意的提醒,會化解困擾你多時的一個難題。
就把與家人的溝通當作是你的第一門創業曆程修煉吧!記住,他們的種種想法和態度與你溝通所激蕩出來的火花,都將成為你創業過程中最刻骨銘心的經曆!隻有懷有這樣的心態,創業者才會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才可能在創業初期站穩腳跟、謀求長遠發展。
二、深挖洞——利用一切社會資源、
挖掘關鍵人脈
很多事情是否能夠解決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相關的人脈資源,這一最具中國特色的現象,如果你能很好地利用,未嚐不是一件好事。人脈的積累需要時間,但同時也考驗創業者的溝通、交流、推銷等各方麵的能力,抓住一切機會,努力擴大自己的朋友圈,才能更長久地得到發展和壯大。
前麵提到過的人脈是選擇行業時的重要考慮因素,但其實不論做什麼行業,隻要創業都會需要人脈,因此創業者鍛煉自己溝通能力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打造自己的人脈網絡。人脈如同金錢一般,也需要管理、儲蓄和增值,而優秀的溝通能力正是人脈經營的基石。這就像挖洞一樣,隻有“深挖洞”,你創業的根係才會鋪得越深,抵抗風險的能力才越強,也就越容易積累和發展壯大。那麼,究竟該如何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呢?
1. 利用一切場合推銷自己
在西方社會裏,一些酒會或婚宴場合是絕佳的拓展人脈的機會。遇到類似的社交活動,西方人出發前都會先吃點東西,並提早到現場,因為那是他們認識更多陌生人的絕佳機會,吃飯並不是重點。但是,在東方社會裏,我們對這種場合都有些害羞,不但經常會遲到,還盡力找認識的人交談,甚至好朋友約好坐一桌,以免碰到陌生人。這樣的話,盡管許多機會就在你身邊,也會平白讓它流失。因此,拓展人脈的第一準則就是要建立自信,利用一切場合與他人交流,推銷自己的想法和項目。比如即使是參加一次普通的會議,你也可以與你的前後左右的很多人交換名片,利用休會的間隙聊聊想法;在外出旅行過程中,也可以主動與他人溝通,這也是了解市場的一個機會等。
2. 通過熟人介紹拓展人脈鏈條
社會網絡實驗理論中有個“小世界理論”,意指任何兩位素不相識的人之間,通過一定的聯係方式,總能夠產生必然聯係或關係,這一理論同樣也可以用於拓展自己的人脈鏈條。根據自己項目的需要,可以列出需要開發人脈的領域,然後盡力從現有的人脈資源裏挖掘可以幫助或介紹你所希望認識的目標的人脈,然後創造機會,采取行動進行聯係。
3. 學會傾聽是溝通利器之一
眾所周知的“紅頂商人”胡雪岩就是一位極具溝通技巧的人物,高陽曾經這樣描寫其溝通方式:“其實胡雪岩的手腕也很簡單,胡雪岩會說話,更會聽話,不管那人是如何言語無味,他能一本正經,兩眼注視,仿佛聽得極感興味似的。同時,他也真的是在聽,緊要關頭補充一兩語,引申一兩義,使得滔滔不絕者,有莫逆於心之快,自然覺得投機而成至交。”
由此可見,傾聽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主要武器,努力成為一個成功的傾聽者,將會大大增加你結交更多人脈的機會。
4. 適時讚美別人也是溝通妙法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在1921年付出100萬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請一位執行長夏布。許多記者訪問卡內基時問:“為什麼是他?”卡內基說:“因為他最會讚美別人,這也是他最值錢的本事。”卡內基為自己寫的墓誌銘是這樣的——這裏躺著一個人,他懂得如何讓比他聰明的人更開心。
“人類本質裏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說。想想看,你有多久沒有讚美你團隊的成員了?建立人脈的最佳途徑,除了傾聽,還需要適時地讚美別人。
5. 運用大數定理,提高結交人脈的概率
有位培訓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他曾有幸參加喬·吉拉德關於人脈的演講,演講前他不斷地收到喬·吉拉德助理發過來的名片,在場的兩三千人幾乎都是如此,都有好幾張;沒想到,等演講開始後,喬·吉拉德的動作卻是把他的西裝打開來,至少撒出了3000張名片在現場,全場更是瘋狂。然後他說:各位,這就是我成為世界第一推銷員的秘訣,演講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