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創業必備五種眼光(3 / 3)

一個創業項目的建立更多依賴於創業者本身,但一個創業項目能否維係下去則更多地取決於這個創業者身邊是否有一支優秀的創業團隊。創業想要取得最終的成功,很多人都會認為有足夠的資金,營利前景不錯的項目就可以了,但事實上抱著這種想法的創業者往往撐不過3年,就會宣告失敗。他們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個條件,那就是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很多創業項目在後期之所以多遭散夥的厄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於他們缺少一支優秀的創業團隊。建設一支優秀的創業團隊對任何創業者而言,都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建設一支優秀的創業團隊呢?換個說話就是,創業者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幫手或合夥人呢?

1. 盡量選擇相互熟悉的團隊成員

創業初期,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一般都很少,大部分是三四人,多者也不過十來人,如此少的團隊成員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實在是小兒科,不足掛齒。很多創業者也正是因此而對創業團隊的選擇掉以輕心,以為人數少,每個人都能夠輕易駕馭,往往聽了加盟者幾句豪言壯語就視為知己。而實際上,創業團隊成員雖少,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觀點,更有一股藏於內心、不在關鍵時刻不會爆發的脾性。因此,創業者對創業團隊中的每個成員的選擇都不能抱以輕視的態度。

優秀的創業團隊,其成員之間首先應該非常熟悉,知根知底。《 孫子兵法 》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前期的項目選擇、市場調查完成了“知彼”的過程,而創業團隊的選擇,則需要“知己”。每一個創業團隊的成員都應該非常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長處和劣勢,同時對其他成員的優劣也一清二楚,這樣可以很好地避免團隊成員之間因為相互不熟悉而造成的各種矛盾、糾紛,迅速提高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現如今,國內許多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選擇創業,他們選擇的合作夥伴多是同學、朋友、校友,但是還是很快就失敗了。究其原因,在於他們選擇的合作夥伴雖然都是他們以為的“熟人”,但是他們的那些“熟人”之間是缺乏交流、溝通的,歸根結底,團隊成員是相互陌生的,不知道在哪個問題上會糾纏起來,甚至無法調和,造成不歡而散,以失敗收場。這樣說,並不意味著創業團隊拒絕陌生人,創業者應當具有海納百川的氣度來吸收優秀的人才使其加入創業團隊。同時,在平時應做好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和聯係,當然在有陌生人加入團隊的時候也一定要明確每個人的“權”、“責”、“利”,在出現矛盾爭執時能夠有章可循,避免意氣用事。

2. 盡量選擇能力互補的團隊成員

創業團隊正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隻有能力互補、能夠作為一個整體而發揮實力的創業團隊才可能是一個優秀的團隊。一個創業團隊,其成員不能是清一色的技術型成員,也不能全部是搞市場銷售的,這樣的創業團隊注定不能實現創業者的夢想。優秀的創業團隊成員應各有各的長處,為了同一個目標聚合在一起,能力互補,相得益彰,能夠發揮一個團隊整體作戰的實力,這就是創業項目成功的人才保證。

一般而言,優秀的創業團隊應當包括以下幾類人:具有領袖氣質的人,這個人可以決定項目未來發展方向,一般由創業者自己擔任;組織能力強的人,這個人善於根據每個團隊成員的能力特色,將創業者的指令布置給每一個團隊成員,並做好其間的溝通協調工作;執行能力較強的人,這類人具體負責下麵的執行過程,包括聯係客戶、接觸終端消費者、拓展市場等;此外,如果是一個技術或產品類的創業公司,那麼還應該有一個技術或工藝高手;當然,一個創業團隊還需要有人掌握必要的財務、法律、審計等方麵的專業知識,唯有這樣,一個團隊才能算是完整和互補的。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個創業團隊中,絕對不能有兩個核心成員位置重複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不能有兩個人擅長的方麵完全一樣。例如,兩個都是善於出主意的人,兩個都是善於銷售的人,等等。因為隻要能力重複,定位重複,那麼今後必然會有各種矛盾出現,最終甚至導致整個創業團隊散夥,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3. 盡量選擇性格協調的團隊成員

常言道: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性格。現實生活中,當然沒有任何的兩個人是性格完全相同的,但是創業者應當盡量選擇能夠使團隊的整體性格氛圍協調一致的成員。通常我們可以把人群大致分為四種性格:力量型、和平型、完美型和活潑型。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是應該能夠集合這四類人群的團隊,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性格協調策略。

團隊裏的力量型成員有助於執行團隊的任務,增加團隊的衝勁;和平型成員有助於團隊氣氛調節,保證團隊的和諧前進;完美型成員有助於項目計劃製定的嚴謹性,並且及時發現團隊可能存在的問題;活潑型成員有助於放鬆團隊的緊張氛圍、宣傳項目特色等。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一個創業團隊就排斥那些能力極強,但性格特別的成員,吸收他們加入團隊的前提是,創業者一定要有足夠的把握能夠將這類成員“馴服”,否則他們的加入很可能造成團隊的不平衡,不利於創業項目的長久。

4. 盡量選擇資源豐富的團隊成員

縱然是白手起家的創業團隊,也並不代表就真的一無所有,因為每個團隊成員都或多或少擁有一定的社會資源,這些資源都可以成為創業的資本。在創業初期,怎樣打開市場是首要難事,這時就要依靠創業團隊成員的現有資源了。

因此在選擇團隊成員時,可以充分考慮其所擁有的社會資源,這裏的社會資源可以指客戶資源、資金資源、供應鏈資源、市場資源、政府資源等等。但同時也要注意,選擇這種資源豐富的成員要盡量結合他自身的能力和性格,在團隊中給予一定的任務安排,最好不要僅僅因為他的資源就將其吸收進創業團隊中,畢竟項目未來的發展前景還在於創業團隊的整體努力,而且在創業初期把所有希望都懸之一線也並非明智之舉。

總而言之,對於創業者來講,除了項目和資金,最為重要的就是一個優秀的能夠一起打天下的創業團隊,而構建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絕對不是隨隨便便稱兄道弟那樣簡單,也絕對不是單憑關係鐵就能搞定。

每一個渴望成功的創業者都應該認真對待創業團隊成員的選擇,平衡團隊成員的各個方麵,努力將他們像一家人似的團結在自己身邊,共同努力,互相信任,一起承擔艱難困苦,共同打造輝煌的未來。

五、你做好創業的準備了嗎

創業,不是腦子一熱就可以作出的決定。你需要準確的判斷,周密的準備。這一準備不僅包括物質方麵,還有自身的素質能力,你有麵對困難卻不退縮的勇氣嗎?有遇事不慌、從容應對的能力嗎?有堅守戰壕、吃苦耐勞的毅力嗎?反複這樣詢問自己3次,然後給出你的回答。

前述四節都是創業者必備的對外界的判斷能力,現在,需要作出的最終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判斷是針對創業者自己的——正如第一章所示——在夢想落地、激情褪去、認清創業所需的各種外在條件之後,創業者還需要捫心自問:你做好創業的準備了嗎?

白手起家創業,意味著艱苦,同時也伴隨著快樂。艱苦是因為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可能並沒有多少資源可以利用,甚至也沒有多少幫手可以共同承擔,隻能自己一個人承受所有的負擔和苦難;但也正因如此,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們在創業路上閱讀了別樣的風景,體會了他人不曾擁有的人生經曆,樂趣自在其中,你準備好體會這種樂趣了嗎?

白手起家創業,意味著變化,同時也孕育著機遇。變化就意味著風險,所有創業的人都會承受一定的風險,而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們尤其麵臨著項目、資金 / 資源、團隊“三缺一”的不確定性;同時,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們也會因此而沒有那麼多的後顧之憂,可以全力以赴為自己的夢想奮力一搏,機遇孕育其中,你準備好迎接這種機遇了嗎?

白手起家創業,意味著所有的責任和義務都要由創業者一力承擔,意味著當問題來臨時,沒有抱怨,沒有放棄,隻有麵對,意味著創業者要準備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對於你而言,沒日沒夜地工作可能就是你的生活方式,你準備好過這樣的生活了嗎?

其實,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也可以包括所有的繁複意義:你準備好為你的創業而獻身了嗎?如果是,恭喜你!沒有什麼條件比這個更能夠證明你創業條件的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