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創業必備五種眼光(2 / 3)

由此可見,一個理想的創業行業,應當是自身的能力、技能、資金和人脈都能夠得到有效地整合,從而實現最大效用的行業。選擇這樣的行業進行創業,將大大提高創業的成功機率。

3. 產品還是服務

在創業初期的時候,很多人都希望要是有個好產品就好了,仿佛擁有了好的產品,就一定能成功。但實際上,對自己的定位很重要。如果你是一位技術研發人員,潛心於某個行業的細分領域,那麼研發出該領域的一個好產品可能是你的創業資本;不過即使你沒有好的產品也不必擔心,現在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研發的就賺研發的錢,流通的就賺流通的錢。一個好產品,並不一定意味著就有好銷路。

另一方麵,“服務業”在當今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很難想象沒有了服務業的現代社會是怎樣的情形。而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期,經曆著從製造業到服務業的轉變,第三產業在總體GDP中的比重還將不斷擴大,因此創業者選擇在服務業領域發展大有可為。隻要及時發現百姓需要,貼近老百姓的生活,根據人們新的社會需求來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即使沒有很高深的產品研發技術,也一樣能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

4. 無論選擇哪個行業創業,與眾不同是秘訣

選擇了一個創業的行業,除了搜集該行業中的信息(比如目前的主流業態是哪一種?市場上的知名品牌和店家有哪些?競爭的狀況如何?目前的獲利狀況好嗎?投入的資金需要多少?)之外,要在該行業中取得成功,秘訣其實很簡單:你必須與眾不同。

以成功的大企業為例:戴爾的“直銷”創造了一個新的電腦市場,如果你的電腦出了問題,戴爾的工程師可以上門維修,於是這個市場中的客戶願意在沒有看到實物的情況下購買戴爾電腦,因為他們不希望離開自己的電腦長達幾周的時間;沃爾瑪的成功之道在於它創造了一個新的零售市場,以折扣價將優質產品銷售給中產階級,而原有的折扣店,則是以折扣價將劣質產品銷售給較低階層的顧客,成了低檔和劣質的同義詞;當舒膚佳說“我們有抗菌功效”時,上海家化說,“六神在夏季使用令人感到清涼舒爽”;當善存及其競爭對手說“我們含有人體所需的一切礦物質和維生素”時,黃金搭檔說,“我們不含中國人不需要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當眾多零食公司說“我們擁有亮麗、現代的塑料包裝”時,恰恰公司說,“我們使用傳統老式的棕色紙袋”。

對於創業者而言,我們也許沒有大企業那樣的規模和魄力,但是我們必須繼承它們的那種精神和勁頭:你必須有意識地努力不讓自己陷入其他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方向,而是要選擇一個尚未有人發現的方向;也就是說,你不能走別人走過的路,你必須走你自己的路,哪怕是在服務上一丁點兒的改進,隻要是別人所沒有的,都值得嚐試並堅持。

三、選擇什麼樣的項目起步

對於小的個人創業者來說,起步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影響創業者的進一步發展,還對創業者的心態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選擇什麼樣的項目起步?你想好了嗎?試著讀一下下文的內容,也許你會有所感悟。

如果你具備了百折不撓的創業激情,明確了自己的創業時機和行業後,選擇什麼樣的項目起步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了。尤其是白手起家的那些創業者們,選擇一個可行的項目是極為關鍵的。在編者看來沒有最好的項目,隻有最適合的項目。關於選擇創業項目,以下幾個原則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1. 從生活中尋找項目

創業項目的來源很廣泛,絕不限於平常我們熟知的廣告、報紙、雜誌、網絡等等,其實最大的項目來源於生活,如果你留心,處處都能尋到創業項目的痕跡。事實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人們無時無刻都需要解決許許多多的實際困難,隻要你時時留意細心觀察,總會對某些人們存在的困難或需求有所了解和認識,繼而產生興趣,然後可能找到一些解決方法,商機就這樣出現了。

2. 創業初期選擇投資周期較短的項目

有些創業者在初期熱衷於選擇那些被認為在幾年之內實現贏利幾十萬幾百萬的項目,殊不知這些項目除了風險大之外,投入也大,流動性也差,一旦出現差錯,往往讓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血本無歸。因此,在創業初期應盡量選擇一些流動性較強、掌握起來簡單且回收快的項目,比如小區裏的熟食店、便當外送等餐飲服務業,或者選擇設備、房屋等固定資產投資少的創業項目,一旦失敗,不會因為設備積壓等問題造成成本虧損。

3. 從別人的經營項目中汲取創業靈感

有些時候,與其挖空心思開創一個全新的項目,不如從學習他人經營項目中尋找突破的靈感。創業,切忌急於行動,小本創業項目建立得快,消失也快,因為這種項目並不具備很高的準入門檻,在不了解行業狀況的情況下匆忙進入,很容易導致失敗。創業者可以先了解已有的同類經營者的基本情況,可能的話最好與經營者進行交流,摸清成本多少,客流量多少,經營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通過汲取他們的經驗教訓,確定自己經營項目的特色。

通過從別人的經營中學習而確定的項目特色,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麵:“人無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新”。所謂“人無我有”,主要是利用某種資源,將其與顧客的某種特定需要聯係起來,特別是可以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係起來,比如外賣、洗衣、電腦維修等;所謂“人有我好”,主要是指自己的項目應當至少有一個方麵強於市場上已有的項目,哪怕是一點,都要爭取高人一籌、優人一檔、強人一處,比如同樣是送外賣,自己每次可以多送一些餐紙或餐具,以吸引回頭客,同樣是洗衣,不僅要洗淨後熨燙平整,還可以在不同質地的衣服裏附贈一些保養衣服的小貼士,如此等等;所謂“人好我新”,簡言之就是與時俱進,要時刻和顧客保持溝通與聯係,不定期地詢問顧客一些還可以改進的地方,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隻要時刻以顧客為本,以顧客體驗為自己經營的準繩,就一定能夠走在市場競爭大潮的前列!

4. 正確處理經營效益和投入承受能力的關係

創業初期,資金緊張,但創業者們又一心想著黃金地段人流量大,經營效益會很可觀。殊不知,黃金地段的房租昂貴,如果自己選擇經營的不是那種回收很快的項目,那麼選在黃金地段可以說是小本創業者的最大困擾。

因此,在項目經營地址的選擇上,創業者要根據自己創業項目的性質和特點,多花些時間進行比較和挑選,如果能取得政府或者社區的支持則要積極爭取,盡量做到投入與產出之間最完美的平衡。

5. 選項目要舍得花時間

很多創業者在選項目時,僅僅依靠電視廣告或者網絡上傳播的一些信息就匆忙決定創業,到頭來後悔為時已晚。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選擇創業項目急不得,既然選擇目標事關人生,就不可隨隨便便,必須以慎重態度對待,經過一個充分的論證過程。曾當過一周世界首富的軟銀公司總裁孫正義,大學畢業後從美國回到日本,選出了50個創業目標,用一年時間逐個進行考察,寫出了幾尺厚的資料,最後選擇了作軟件。

我們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可能沒有這麼大的選擇範圍,固然不需要這麼久的考察時期,但是這種選擇創業項目的態度和精神是值得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們學習和繼承的。即使在選擇小本創業項目的過程中,也要舍得花時間,至少用幾個月的時間做前期的市場調查、地址選擇、可行性分析都是值得的;在選擇項目的時候,一定要靜下心來,這個時候想的不再是這個項目可以讓我賺多少錢,而是這個項目可能會讓我賠多少錢,為什麼會賠,怎樣才能不賠等等問題。隻有把與項目有關的這些問題都想清楚了,這樣的創業項目才堅實可靠,至少能讓自己心裏踏實確信無疑,才會全力以赴地去幹,在奮進的途中不猶豫、不徘徊、不動搖,一門心思,直到創業成功的那一天!

四、選擇什麼樣的幫手或合夥人

團隊,對於一個企業或是項目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在人力麵前,一切物質(包括資金、設備)都顯得格外渺小,“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同心”的團隊,能夠確定共同的目標,互相給予支持,也能夠克服一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