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2 / 2)

這一年,黃佑國已經三十多歲了,已經兒女成群了。盡管父親黃澤如非常開明,但是妻子廖紅玉那邊,他卻還是要費很大的周折,去做她的思想工作的。請理解廖紅玉的心情,和所有中國人一樣,她並不是不想讓丈夫回到祖國參加抗日。這時,她更多的是從一個女人,一個母親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去看待自己的男人和兒女的父親上戰場。男人和女人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樣的。男人除了老婆孩子,除了家庭外,還想事業,還想江山社稷。

女人的想法非常具體而實在,女人想的全是丈夫孩子,全是家庭;黃佑國是這個家中的一個男人,是這個家庭的頂梁柱,現在,這個頂梁柱就要上抗日前線打仗去了,而那子彈又不長眼,說廖紅玉不擔驚受怕那是假的。但是,事已至此,又值國家蒙難,廖紅玉也就依了丈夫。黃佑國要離開南洋的那個晚上,廖紅玉一個晚上都沒合過眼,她像是才認識自己的丈夫一樣,一遍又一遍地從上到下細細地打量著丈夫;又一遍又一遍地撫摸著丈夫的身體,就像許許多多女人交代就要出門遠行的男人一樣,廖紅玉同樣說了一大籮筐俗得不能再俗的話,她說,你可聽好了,等到趕走日本鬼子的那一天,你要好好的回來,一根頭發,一根指頭也不能夠給我少了。否則的話,就是我饒了你,孩子也饒不過你!黃佑國的回答自然不可能讓廖紅玉失望,但正像前麵已經說過的,子彈是不長眼睛的,黃佑國縱然如何作保證,事情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的。那是後話。

同一個時候,還有一個人也在為準備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的事忙著。那個人是陳可鏡的兒子陳山子。丈夫要上前線了,做妻子的心情都一樣,難免會擔驚受怕。而那時,黃佑娘已為陳山子懷上了他們的第四個孩子。那些天,黃佑娘幾乎放下所有的事,一條心陪在丈夫的身邊,免不了也是沒完沒了說著廖紅玉向黃佑國說過的那些話。一遍又一遍,就好像是在教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一樣。在那種時候,男人好像特別有耐性,脾氣特別的好,妻子在身邊如何嘮叨,也一點不生氣,最多隻是講一句:知道了,我都聽進去了!

於是,做妻子的也不懂得丈夫到底有沒有聽進去自己的話,反正被哄得心熱熱的,就覺得心裏特別的寬慰,擔心也變得少了一些。

黃佑國和陳山子同時決定回國參加抗戰,完全是不謀而合,他們事先並沒有進行任何商量。但是共同的誌向和目標卻讓他們走出了共同的一步。那確實是華僑史上的一個壯舉。

那時,許多在南洋的國內音樂人還編了很多激情昂揚的歌在南洋傳唱,其中,有一首猶為著名。那是一首專門為南洋機工寫的歌,歌名叫“運輸救國歌”。南洋機工幾乎人人都會唱。那首歌的歌詞是這樣寫的:

同學,別忘了我們的口號,

運輸救國,安全第一條。

車輛的生命,同樣地重要,

好好保養,好好駕駛,

再把新的中國來建造。

同學們,別忘了我們的口號,

生活要簡樸,人格要高超,

不許賭錢不許嫖,快把煙酒齊戒掉!

聽嗬!哪怕到處敵機大炮,

寧願死,不屈撓,

努力保家,忍苦要耐勞,要耐勞。

同學們,別忘了我們的口號,

喚醒著同胞,團結著華僑,

不怕山高,不怕路遙,

收複失地,趕走強盜,

把民族的敵人快打倒,快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