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岩,淨是關於日常生活的場景,仿佛青岩人世世代代潛心於美食的製作與探索,也仿佛每一家都在別出心裁,獨運匠心。
鹽酸,冰粉,臘肉臘腸,豆腐幹,糯米幹果和幹片,幹辣椒……應有盡有,五花八門。就連掛在門頭牆上的飾品,也是由食品來兼任。一串串暗紅且飽滿的小包穀,成了街上最多也最奪目的商品。
當季的西瓜,新鮮葫蘆也以不同的方式在出售。
如果想選擇在某一家小飯館吃飯,就會嚐到風味獨到的鹵豬腳和豆腐角。就好像是,青岩就是為了好吃而存在的一個小小城鎮,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有著鮮活的生命和飽滿的生活,這不是每一個小鎮都具備的鮮明特色和人間煙火。
走進任何一家銀飾品小店,都可以流連許久,那些由細如毛發的銀絲盤結而成的各式各樣的手鐲、戒指、項鏈墜子,幾近完美地表現著苗族人民的審美趣味和文化流向,我們的心靈可以在一方小小的戒指上實現片刻的交流與溝通。
走完一條長長的小街之後,從一個青石砌成的半圓門洞鑽出,就可以麵臨一片綠油油的田野了。一條由參差不齊的青石板鋪就的小路蜿蜒穿過田地,與遠處的民居相連。站在小路回頭望去,才知道這個門洞是清岩古鎮的南門。門頭上迎風飄動的彩色旌旗仿佛是搖動著一個年代久遠的夢。門洞下麵的空地上,有人做著拉弓射箭的生意,但令人驚詫的是,在掛滿弓箭的架子上,附加上了一串串暗紅的小玉米和一雙雙鞋墊。這些鞋墊上的花紋當中,是“我愛你”“想念你”“歲歲平安”“送你想你”的字樣。很多遊客饒有興趣地觀看並且評頭論足,可就是不買。試想,誰會忍心將這些話踩在腳下呢?姑且讓它們掛成一道風景,看看算了。
青岩的茶館都是清靜的,很少有熱鬧與喧囂,就連喝豆漿的小店,也很少有人說話,很像是每一個青岩人或是每一個來青岩的人都在生命的這個時刻剔除了表達的欲望,而成了一個個靜靜品味生命滋味的人。無欲,無望。
在這樣的安靜裏,時光漸逝。
在落日布滿的古老街道上,我拉著女兒的小手徜徉,讓這般美好而靜謐的時光在我們身上流淌,然後,慢慢凝固。
5 淺草一小時
那些深藏在個人生命裏的多重願望隻有在特定的場合才可以一一釋放。於是,到淺草去。就像日本小說裏的男男女女,好多都是要到淺草去的。祈福拜神是他們生活裏必不可少的內容。
淺草,是東京最神聖莊嚴的寺院。雷門、仲見世街、五重塔、談島廳、傳法院、辨天山鍾樓、主廳、淺草神社……要看的地方實在太多。一整天的時間恐怕才夠,可惜我隻有一個小時。之後,我們就得趕到東京成田機場,登機回國。
我,是否應該在淺草祈求點什麼?就像普普通通的日本人那樣,在淺草觀音寺求得平安、健康、財富、子女、愛情等等。其中不乏很多純屬個人急需的秘密願望。
傳說,628年,一對身為漁夫的兄弟在隅田川發現一尊小小的觀音金像,全村人火速建造一座觀音神社供奉之。17年後,一位名叫Shokai的僧人又為其建造了一座更大的觀音寺。到了德川時代,這座有些名氣的寺院在被擴建的同時,聲望也隨之得到提高,以至於有了現今的神聖地位。
很快發現,我在淺草的那一個小時是不可以燒香拜佛的。那是必須有從容的態度和寬裕的時間才可以順利完成的事情。那一時刻,大殿前擠滿了各種膚色和毛發的人群。若是我急匆匆穿過人縫,草草抓過一個蒲團跪下,那本是對虔誠的褻瀆。再擠到香爐前,又是各種語言在喃喃祈禱,如果輪到我上香,恐怕是一刻鍾以後的事了。隻好離開。
導遊說:“你逛逛這條街吧!很有特色。一定注意你的手表,千萬別誤了上車的時間。”
300米長的仲見世街,原是淺草寺正大門雷門至寶藏門的參拜道,現在是一條大約有100多家店鋪的購物街。一間又一間讓我心花怒放的店鋪,盡情展示著日本好吃好玩好看的東西。一種叫做“人形燒”的糕點據說很是著名,有著人類和動物的形象,實在不想下口。更喜歡煎餅米花糖抹茶和小丸子,可惜的是,這些吃食都有著過量的甜味,很快搗亂了我的胃口。還是那些花衣裳油紙傘折扇啊,江戶玩具浮世繪啊更吸引我的腳步。我被時間無情推著疾走,不得已走馬觀花……還是停了下來,因為我看見了造型各異的鈴鐺。顏色竟都是深深的綠,像長長夏天裏的一片老葉子,蘊含著不可怠慢的神色。拉動鈴中擊繩帶出的脆響,頃刻蓋住人間的煩亂。我喜歡它!決定帶它回中國。我會在某個早晨讓這聲清音推開記憶之門,重返淺草。那悅耳之聲在五重塔上輕輕蕩漾。
還帶了一個美麗的小人偶回來。她叫愛幸。腳底貼著她的名字,身上穿著藍底雪花的和服,低眉順眼,濃密的頭發。沒有比她更標準的日本美人模樣了,花了十萬日元,我買下了她。
我抱著愛幸奔向旅遊車,已經是淺草一小時的最後一秒。汗流滿麵我想,淺草的高妙在於,除了你心底不為人知的願望可以在這裏寄托,現實的快樂是立馬可以求得的。哪怕,隻有一個小時。哪怕,隻有一條小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