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 半個紅塵 第三輯(五)(1 / 3)

一個女人 半個紅塵 第三輯(五)

1 洗衣機在歌唱

在我的記憶中,它就是一種顏色和兩個旋鈕。

顏色是它的機身,是那種接近鴨蛋皮的綠色。

旋鈕是它的功能,大小不一的兩個。一個指向定時的長短。另一個則管理著“進水”和“放水”的程序。它隻是在左右旋轉的“嗚嗚”聲中幫你完成搓揉的工作,之後的脫水是不可能的。你得從洗衣機的肚子裏一件一件扯出絞在一起的衣物,用自己的雙手將它們擰幹,然後拿去晾曬。

那個最為原始的洗衣機發出的單調響聲勝於當時任何一支歌曲的旋律。那聲音的動聽來自於它對我們勞動力的解放和節約。準確一點的說法是,它在我們家解放了我親愛的妹妹。如同一個忠實的朋友,它幫助了她!

有關家務的記憶從我12歲開始。父母每天工作勞累繁忙,回到家卻一刻不停忙著做家務。買菜做飯基本是我媽在完成,父親喜歡掃地和幫母親炒菜。家裏的衣服,媽媽總是在需要洗滌的時候分成兩類:小而薄的衣服,由我們姐妹搓洗。大而厚的衣褲和被子床單一直是母親在一個大盆中用搓衣板搓洗。清洗後,母親和父親一人揪住一頭使勁擰幹,由父親晾曬。

後來,父親更加忙了,不斷下鄉。我開始和母親在廚房裏煮飯炒菜。洗衣的事,漸漸由妹妹一人承擔。我隻是在她需要幫忙擰水的時候出現。她快速變化的身高遮蔽了她真實的年齡,我竟然心安理得地在做完自己的家務後忙著捧讀小說。直到妹妹叫我幫她擰水的聲音響起,我才會不耐煩地幫她一下。

再後來,我上大學了。小我4歲的妹妹在家裏更加勤快,幫著媽媽洗衣,做飯。

1987年。妹妹準備高考了。小她4歲的弟弟當然不會替她去做家務。以至於有一天她麵對一大堆要洗的衣服終於急得失聲大哭。第二天中午,父親下班後從商店裏背回一台“白玫”牌洗衣機。

1994年。妹妹結婚。我買了一台雙缸洗衣機送給她。這種洗衣機多了一個“甩幹”的功能。不必有人幫她擰水。

有了全自動洗衣機,隻需一個指尖輕輕在電腦的控製麵板上選定幾個模式,就可以等著晾曬衣服了。我很想送妹妹一台,可惜在我開口之前,她已經買回來了。

在空無一人的家裏,那台“白玫”洗衣機在一塊花布下無聲地站立著。它依然是可以歌唱的,但再也沒有人需要它的聲音。父母換了幾次洗衣機,就是沒有扔掉它。對我而言,看它一眼,就有一生的羞愧!那些我沉迷在字裏行間的時刻,妹妹用她的小手用力地搓洗著我和弟弟的衣服……

現在去妹妹家找她玩,有時會聽見衛生間裏傳出的洗衣機旋轉聲。那種時刻的聲響,讓我在悔恨中如坐針氈。如果可能,我想讓一萬台洗衣機為我可愛的妹妹歌唱!

2 木珠的神秘時尚

那是越南。那是冬季。那是一個在季節中凋零的自由市場。

冷風凍結了我對各種商品的興趣,隻是走一走,看一看。但是,一瞬之間,卻心動於一串木珠。14顆,黑褐色,聞香奇異。越南女商人和我同姓,熱情介紹這串叫做“沉香木”的手串,並用打火機點燃一顆,頓時散發濃煙和強烈香氣,黑色油狀物不停滲出。說不清是被什麼東西吸引,我撞上了原始密林,撞上了風雨和年輪,心底漸漸有了那種躲藏在顏色與質地後麵的隱秘聲響……那個夜晚,我的手指轉動木珠,慢慢沉入不時送來的香氣,不知是怎樣的一個迷夢?

這是昆明。這是夏天。這是一個在時運中冷清的花鳥市場。也是,一瞬之間,又心動於另一串木珠。108顆,紅褐色,小葉紫檀木。有翡翠墊片和瑪瑙隔珠穿插其間。佛頭之下,弟子珠之上,是兩顆細小的黃金。它繞在一個女人的手腕上,趣味高雅,風情無限。她名曦,後來我們成了朋友。她的玻璃櫃台裏,還有很多沒有加進任何點綴的串珠。我買了不同型號的3串回來,開始改良。

以後。以後的以後。我的閑暇時間隻有這樣一個去處——景星花鳥市場。幾個月一晃而過,我擁有了二十多串不同材質的木子串珠:沉香、紫檀、黃檀、黃花梨、星月菩提、鳳眼菩提和橄欖核雕等等。

也是在這段不算長的時間裏,昆明的女人們開始青睞木頭珠子,並在木頭珠子中穿插幾顆黃金“路路通”,喚之“轉運珠”。就連百盛和百貨大樓的黃金櫃台,也結串出售“轉運珠”,其價格高過普通赤足金。人們通常用紅線打結穿連,也有人把它們穿進木頭珠鏈,成為一種與古老相見的時尚飾物。

得此推動,我開始琢磨每一串木珠的神秘語言,並緊急從網上書店購來相關書籍,仔細研讀和領悟木珠中深藏的文化意味和有關技術性的穿連法則。

翻動書頁,見覺真大師啟示:一串珠子,可與佛界結緣,也可與時尚結緣。可以是佛珠,亦可以是裝飾品。我則是癡迷於木珠遙遠而隱秘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我聞見了香堂中深不可測的情緒和聽見了黃花梨木珠子相碰的絕響。還有那些曾經與我的人生隔絕的生命版本也似乎可以猜想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