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 半個紅塵 第二輯(二)(2 / 3)

身為人母。當孩子漸漸長大,我們也漸漸老去。老去的形態是麵色的黯淡和表情的呆板,還有體形的走樣,但這些可以修飾的變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可逆轉的時光流逝帶來的生命機能磨損和熱情耗竭,還有越來越多的絕望和麻木。此時我們的原形,很像是中成藥紙盒側麵印著的病症:麵色無光,神疲乏力,精神不振,頭昏頭暈……

每一天,我們的原形總是會被一種更為實用,更為虛假,也更為堅硬的造型遮蓋和替換。然而在天亮不久的早晨,我的原形穿越大街,那個時刻,我是一個女孩兒正在老去的母親,人們見不到我的美麗,可是我把這種尷尬叫做美好。

3 早戀防禦攻略

自打女兒茁茁告訴我他們班有同學“談戀愛”以來,我一直在用心引導女兒一定不要早戀,自己都才是別人的戀愛成果,有什麼資格談情說愛?但是,這句話是很難明說的。經過一陣冥思苦想之後,我終於找到了一個好辦法,在開家長會後故作遺憾地、輕描淡寫地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們班的男生怎麼長得這麼難看呀!鬼眉鬼眼的,一點兒氣質都沒有!”暗地裏,隨時向老師打探著情況。時至今日,女兒上高中三年級還平安無事,起碼說明我的防禦手法是成功的。我甚至暗暗得意,準備有朝一日寫上一本經驗之談賺點兒稿費。

一日,帶女兒與朋友聚會,不知不覺將話題扯到早戀,我立刻逮住機會“表揚”女兒:“我們茁茁很有眼光和品位,她才看不上班上的男生呢!”我這麼一定位,要是她早戀愛,豈不成了一個沒有眼光和品位的人。好!就讓她戴著這頂“高帽子”無法展開過早的戀情。

接下來,我真是高興萬分。瞧我,又成功地修築了一道防禦工事。

再接下來,我突然聽見自己的女兒對大家說:“從我上六年級以來,我媽為了不讓我早戀,不惜使用卑劣的手段詆毀我們班的男生,把他們說得一文不值。”我大驚,原來自己的技法早被孩子看穿,一時目瞪口呆,隻好陪著大家幹笑。

一次到大理采風,與女詩人趙麗華同住一屋,再次說到早戀。她說她的妹妹曾給過她一個“金點子”:讓她把女兒帶到家門口一個修自行車的攤子邊兒,悄悄告訴孩子,那個修自行車的師傅,就是自己的初戀情人。然後再接著說,初戀以後的人生是難以預料的,兩個人的生活道路也許會相去甚遠,中學時代的戀情往往是付諸東流,白白浪費時間。最明智的做法是,絕不戀愛,一心學習,以後找一個與自己般配的對象,免得後悔。此建議遭到麗華的強烈反對:“我才不想糟蹋我的初戀呢!”於是,她開始尋找另外的辦法。

期末到學校開家長會,幾個家長悄悄向我打聽,有沒有聽我女兒回家說她們的孩子早戀。我趕緊搖搖頭,哪敢隨便提供情報。也有人問我:“你女兒愛不愛收拾打扮?要是經常愛照鏡子,愛穿新衣服,就有可能是看上某個男生了。一定注意,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女孩子隻要一談戀愛就再也沒有心思學習了。”

唉,要命的早戀,簡直成了孩子們建立在家長痛苦之上的快樂!

女兒回家吃飯時笑言:“媽,今天我們曆史老師對幾個談戀愛的女生說,你們好好看看,你們所謂的男朋友們有寬厚的肩膀給你們靠嗎?”我聽了哈哈大笑,馬上問女兒:“你怎麼看早戀?”女兒不緊不慢地回答我:“對你們這些家長來說,早戀是影響學習的無聊東西。但是對早戀的人來說是心理上的悸動,也可以說是一種幻覺,還不能算是實際的感情。早戀的人喜歡的是早戀的感覺,而不完全是對方那個人。”

天哪,我的女兒幾乎要成為早戀問題專家了!會不會是“有感而發”呀?我的疑心病又犯了!

4 身外的事 心裏的歌

那個豐滿而開朗的女人可能就是那個清瘦而內斂的男人的老婆——我和欄目裏的幾個小兄弟都這麼認為。

每天早上,我們幾乎都是在電視台隔壁的一個小食店裏吃早餐,臨門的爐灶前,一位性格開朗、手腳麻利的中年女子為我們煮小鍋米線、餌絲或是麵條。在門的另一邊,一張桌子後麵坐著的那位男子姓張。我們叫他張師。他負責收我們的錢然後給我們票。之後,我們將票交給那位煮米線的女子,就可以吃到風味十足的早點了。

我們一致認為,煮米線女子的手藝堪稱昆明一絕,一碗普普通通的小鍋米線,總是料、色、香、味、形一樣不差,入口方知其妙。在那個我們以為的夫妻店裏,似乎看見了“你耕田來我織布,你煮米線我收錢”的和諧景象。

突然,一天早上,掌勺的換成了另一女子。年輕貌不美,隻顧低頭煮米線,不和客人說話。問張師:“你老婆呢?”答曰:“我沒有老婆。”不敢追問,隻知那個很像他老婆的女人不是他的老婆。也是從那天起,我們再也沒有見過那個我們喜歡的女子。由於她的離開,我們也就對那個小店沒有向往了。

時隔一年,手機響,顯示一個陌生的號碼,接聽:“我是老張呀,我新開了一個飯館,想請你們節目組的所有人來吃頓飯,新館子就在原來米線館的旁邊。”我記起了張師,謝過他之後的確帶弟兄們找上門去。吃飯時我們都在留心一個人,可此人一直沒有出現。後來經常光顧老張的館子,就是沒有見到那個曾經突然離開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