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七書記 第二十一章(2 / 3)

不管是由下麵呈遞上來的,還是上頭批了示,一級級轉下來的信訪案件,最終的壓力都彙集到了煙七的身上。

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上司是這樣交代他的,他也是這樣囑咐下屬的。同樣是語重心長,同樣是不容置疑。

為了解決金礦濫采問題,整頓開采秩序,煙七的腦筋並沒少動,工作並沒少做。先後選調了得力的鄉黨委書記和鄉長,又成立了礦區管委會,提高鄉政府的規格,擴大其職權,充實其力量。還多次派遣礦區工作隊,把公檢法司及政府部門中一些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老同誌派到礦區做工作。但是,一切措施都是收效甚微。該關的沒有關,該停的停不了,該整頓的沒有整頓好,該排除的安全隱患也得不到及時地排除。

你搶我奪的權益糾紛,仍是此消彼長。

有時一項新的措施方案還在醞釀之中,上頭卻早就有人開始為其利益人打招呼了。有時將要對一個嫌疑人采取措施,行動還沒開始,卻早就有人通風報信。即便把人給控製住了,很快也就會有上級機關直接來插手,然後把人帶走,不久就會因“查無實據”而放人。

強大的利益驅動下,會有很多原本規矩本分的守法者置黨紀國法於不顧而鋌而走險。煙七內心十分清楚金礦是個大染缸,知道有許多正在豐門和豐源任職,或者曾經任職的領導幹部與金礦有著脫不了的幹係。

但是即便前方是地雷陣,他煙七也還是無法回避。因為他是豐門的最高首腦,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沒有任何退路供他選擇。更何況身後還有七十萬雙豐門人民的眼睛正盯著他呢。

同時,煙七也不會不明白她丁一小對自己是善意的提醒。他想找個機會再與她好好談一談。不言退,隻談怎樣推進。或許從她那兒,他還真的能夠更多地了解到一些內幕信息呢!

煙七書記這樣想著的時候,丁一小正在省人大開會。他自己則在豐源市裏開完了會,又順便去拜訪了市安監局局長和國土資源(礦產)局局長,跟他們商討金礦秩序整頓的事。然後又去了趟兒子的學校,拜訪拜訪他的老師。

家裏沒人照看,兒子被“全托”在了他的班主任老師那裏。到了學校,兒子還沒見著,他卻遠遠地聽到了“孩他媽”沈小冰的聲音。他知道準是兒子又犯了錯誤,讓老師逮著又找家長教育來了。

他依稀聽得沈小冰正在老師麵前數落自己的不是,說他這個當爹的呀隻是個“符號”而已,要不是她這個當娘的牽掛著孩子,這孩子差不多就成了孤兒了。

煙七想象得到沈小冰由於激動而臉紅脖子粗的樣兒。他強壓住心中的惱火,在老師窗外連抽了三支駱駝牌香煙,然後默默地離開了那裏。原本是打算回趟家的。看來還是不回的好,回去就免不了跟沈小冰吵嘴。

在趕回豐門的途中,煙七又突然命令司機回頭,他說:“我們還是到省城去一趟吧!”

司機遲疑一下踩了刹車,把車調過頭去。

距省城兩百多公裏,路上顛簸約摸四個小時。

煙七書記迷迷糊糊的,腦子裏一次次回放著,丁一小這個既熟悉又陌生,既美麗善良又頗有點抽象化和概念化的女人的一個個片斷……

到了省城,煙七在省軍區招待所開了房,然後打發走了司機,開始聯係丁一小。

掛了電話,他打的到了位於湖濱路上的一個叫“久香凝”的茶餐廳,訂下一個取名“曲苑風荷”的小雅間。

這是一座裝飾典雅,頗具古典格調的茶餐廳。煙七是第二次到這裏來。頭一回來的時候,是這茶餐廳剛開張的第二天。是一位與他在省委黨校同過窗的女同學請的客,那女同學在心理研究所當負責人,把全部時間和精力用在了潛心研究悲情男人上。

當年在黨校與煙七同窗深造時這女同學是全班年紀最小的一個,比煙七足足小了八歲,但若幹年後看上去卻仿佛比煙七大了有個七八歲。據說這都是被她的丈夫折磨所致,她的丈夫就是一個曾經的悲情男人。

她請煙七品茶,是因為她也將煙七列入了“悲情男人”之列,進行了研究。她訂了這茶餐廳的一個大開窗而靠湖的情侶包間,用火急火燎不容置疑的口氣將煙七從省政府的會場中約了出來。

在煙七印象中她是比較自以為是的那一類女人,對這種女人他向來沒什麼好感。他們麵對麵分坐在類似於榻榻米的小方桌子兩旁,沒話找話地進行了一番寒喧,然後又不知所雲地閑聊了一些國內外的奇聞逸事。

“會晤”結束了,他腦子裏什麼話也沒留下來。

隻是這座叫作“久香凝”的茶餐廳和這間取名“曲苑風荷”的小雅間,卻留了給他極其深刻的印象。同樣印象極深的還有茶餐廳裏的甜茶點。那天他們就是吃著這裏的茶香冰淇林和各色各樣的甜茶點,海闊天空地閑聊著天兒。

煙七約丁一小去“久香凝”,就因為自己還惦記著那裏的格調和那裏的茶甜點。

他也想讓丁一小體味一下那小雅間裏,粉紅色的柔和色燈光籠罩之下,隱隱約約的小夜曲帶來的溫馨與浪漫。

他想丁一小作為女人,她的需要也應該不僅僅是會議與政治。

丁一小找到“久香凝”茶餐廳的時候,煙七書記已在那裏的“曲苑風荷”小雅間裏等了她近一個小時。

他點了隻茶香雞,還有兩盤甜茶點。外加一瓶叫“威爾富”的葡萄酒。據說這酒是由意大利直接進口的,一位豐門的旅意華僑在全省各地搞的專賣。價位不高,豐門人憑身份證還有折扣優惠。而且口感還不錯。

丁一小到來之前,煙七先讓服務生將酒打開,又自己動手倒了小半杯細品著。然後請服務生把剩下的酒統統灌到“醒酒器”中進行“醒酒”。這是豐門的一些歸國華僑由國外帶回來的洋講究。他們說葡萄一定要“醒一醒”才能口感更佳。他從前一直認為這隻是一種故弄玄虛窮“顯擺”。今兒他得空不妨在此親身作個比試,看看“醒”沒“醒”過的葡萄酒,味兒到底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