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七書記 第二十章(1 / 3)

煙七書記 第二十章

會議。飯局。旅遊。吃吃饅頭,舉舉拳頭。說說套話、空話、假話、廢話、笑話。這一切的一切,丁一小真的是有些膩了,煩了。她確確實實地感覺到自己該幹點實實在在的工作,做一兩件實實在在的事情了。

特別是煙七調到了豐門之後,她的這種感覺正一天天變得更為強烈。

她覺得隻有像煙七這樣的男人,才算得上真正的男人。

齊文川算什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實在有些愧對父母給他的那身皮囊,徒有一米八○的身軀,近兩百斤的體重。他說話娘娘腔調,考慮問題優柔寡斷,渾身上下沒有一絲男子漢的樣兒。

煙七則完全不一樣。他雖然身材瘦小,估計體重不會超出齊文川的一半,但他似乎渾身都是幹勁和力量。給人的感覺就是精神、帥氣、深邃、剛毅、果敢而有魄力……簡直一火車的褒義詞都用在他一人的身上,也不為過。

與這樣的人共事,她倍感慶幸。為他幹點事兒,她覺得值。她願意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給他提供一切幫助。每年的縣“兩會”上,她真心實意地為他歌功頌德。到歐洲諸國的僑團中遊說,麵上是為籌備“萬人宴”和為建“愛心橋”拉讚助,實則更多的目的是,為煙七書記唱讚歌,拉輿論支持。

丁一小支持煙七書記的工作是無私的,不帶任何條件和不圖任何回報的。

煙七書記作為一個外鄉人到豐門任職,他不貪不腐,光明磊落,為了豐門人民的事業可謂忘我工作,鞠躬盡瘁。但就有那麼一些人老是跟他過不去,給他出難題,設置障礙,這不公平啊!作為有點責任心和正義感的縣四套班子領導中的一員,自己沒有理由不支持他,不助他一臂之力!作為一個稍有愛心的,能明辨是非的普通女性,她也沒有理由不支持他,不為他這樣的男子漢保駕護航!即便自己是泱泱七十萬豐門人民當中的一位普通小市民,她也同樣應該支持他,給他說上幾句公道話。

出訪近一個月,丁一小先後去過十三個國家的二十餘個城市,七八十個僑團。“愛心橋”的籌款收獲甚豐,拿到了一大遝認捐的單子。據初步統計,各僑團及僑領個人認捐資金,折合人民幣達到五百多萬元,差不多夠建半座大橋了。

隻是“萬人宴”的籌備就沒那麼順當了。不是身處海外的豐門華僑不感興趣,而是他們的參與熱情太高漲了,使得受縣裏指派由她丁一小率領的出訪團隊,經過精心準備的八百份請柬,沒有辦法分發,原封不動地帶了回來。

出去之前,縣裏考慮的發帖方案是這樣的:先把名額分配到僑團,再讓各個僑團組織提出需要邀請的僑領名單,然後通過各僑團把請柬發放到各僑領手中。出去了方才知道,原先考慮的方案根本就不切合實際,讓人無從下手去落實。

首先是名目繁多,數都難以數過來的僑團組織本身就把他們給搞蒙了。

光她的團隊到達過的十三個國家二十多個城市走訪過的僑團就已七八十個,據說沒走訪到的僑團數量起碼還有它的許多倍。據此類推,二十多萬豐門人,旅居海外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該會有多少個僑團!有時在同一個小城市,甚至同一個小集鎮中創業的豐門人,也要組建起好幾個僑團。

在國內時住在同一個村中的鄉裏鄉親出去了,到了同一個國家的同一城鎮,都是為了在異國他鄉能彼此有個照應,卻往往不肯參加同一個組織。你建個同鄉會,我就成立個商會,或者協商會、合作會、協作會、同盟會,你有總會、總協會、總商會,我就有聯合會、聯合總會、聯合盟會、聯合總盟會……如此這般,名目異常繁多。搞得你暈頭轉向,弄不清哪個更大,哪個更小。哪個優一些,哪個次一點。哪個是正脈,哪個是偏支。

捐資建“愛心橋”,那是根據自覺自願,不論捐多捐少,照收便是。彼此間可以參照,未必就要攀比。

回鄉參加首次“萬人宴”可就另當別論了,仿佛應邀回國參加天安門國慶觀禮一般,那可是一種人人都特別企盼的政治待遇,一種體麵與榮耀。落實名單下請柬,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了。縱然你有個三頭六臂,使盡了渾身解數,也很難將那些不同國家、不同名目、不同規格檔次的僑團,以及什麼時候都喜歡點滴計較,與爭風吃醋的僑領們擺得平。

回國後時差還沒完全調整過來,丁一小就迫不及待地找個機會,將出訪成果向煙七書記作彙報。

丁一小當然清楚煙七書記近來的心情不怎麼好。民間紀檢委與組織部的傳聞版本很多。有說是在“國際輿論”的督促下,中央將要直接勒令省委撤他的職,將之削官為民的。也有說他將要直接被中紀委實施“雙規”,進行查辦的。比較符合行規行話,因而也是比較令人可以置信的說法是,說他將被免了縣委書記職務調到市政協任秘書長,而晉升到副市級別了。說是因工作需要而晉職,實則明升暗降,永無翻身之日了。

丁一小相信煙七書記的素質,同時也相信組織部門自有組織部門的原則。但哪怕是最荒誕無稽的謠言,有時也是十分可怕的,它甚至可以叫英雄低頭,令硬漢折腰!謠言盡管摧垮不了像煙七這般的錚錚硬漢的信念,但多多少少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他的心情。

丁一小盡可能地揀出訪成果中最精彩的部分,進行首先彙報,詳盡彙報。有些信息就盡量簡約了,甚至省了略了。隻能留待下回等他“多雲轉晴”之時再作彙報。

十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向堅守“走自己的路,休管他人怎般評說”的信條的煙七書記,對於海外華僑的一些關於他的施政方麵的是非評說,變得在意了,關心了。原本一些丁一小隻打算試探性地,蜻蜓點水般地一帶而過的話題,他卻一反常態興致特濃,一再鼓勵她繼續往下說。

“所到之處,反映最多的嘛,就是關於‘青山白化’的整治……”每當說到新的一件事情,丁一小總要有意作個長久的停頓,然後定睛細察一番煙七書記的眼神,試探一下他願不願意聽,讓不讓繼續往下說,往細裏說,把話說得明白,說得透徹。看到他頻頻點頭鼓勵她繼續說,她方才呷了口水,理了理思路接著說,“起初廣大僑領的情緒可激動了,說我們豐門是走‘極左路線’,搞第二次‘文化大革命’,盡做些過去的造反派們才幹的缺德事!”

說縣委其實是指責他煙七個人,這種話煙七聽得多了。

“說!接著說嘛!”他皺了皺眉頭,續上一支駱駝牌香煙,一口一口猛吸著,等待著丁一小往下說。火一明一暗地映襯著他那布滿皺紋和曆經歲月滄桑的臉。

“不過,後來大夥也就理解了,我把一些政策和道理都跟他們說了,他們也就明白了過來。他們說了,確確實實不是您和縣委跟他們躺在地底下的祖宗們過不去。站在大局的高度,從長遠看,‘青山白化’問題的治理,也是勢在必行,隻不過是遲一點與早一點的事!並且他們還說,在整個整治過程中,您煙七書記還是顯得公平公正的,沒有偏袒誰,也沒有照顧誰……豎起大拇指誇您了呢!”說到這裏,丁一小頑皮地給他送去一束嫵媚的秋波。海外的一些豐門華僑看過趙本山與宋丹丹的春晚小品節目之後,在開玩笑的時候,喜歡把“秋波”叫做“秋天的菠菜”。丁一小覺得挺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