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七書記 第十六章
歐陽雪就是衝著戰鬥英雄奔豐門來的。
她的丈夫餘時漢就是個在自衛反擊戰中,立過赫赫戰功的戰鬥英雄。
在攻打某高地的戰鬥中,他所在的戰鬥排幾十號人,就他一人撿了條命回來。
救援隊從死人堆中扒出他的時候,他也就僅剩一口氣了。一截老長的腸子白花花地掛在肚子外頭。
歐陽雪從小愛看戰爭類小說,尤其崇拜各式各樣的戰鬥英雄。她是從同村小姐妹的口中了解到,白花花的腸子掛在外頭,還捂著肚子與敵人拚刺刀的,戰鬥英雄餘時漢的英勇殺敵的故事的。
同村小姐妹的姨媽是曾經護理過英雄餘時漢的衛生員。
正在幼兒師範讀書的歐陽雪對英雄崇仰得不行,竟然趁著放暑假閑在家裏的時候,結伴小姐妹,先通過她姨媽,千方百計打聽到英雄的最新情況,然後就像當年他們的哥哥姐姐們,別起紅色紀念章,戴上紅袖套,懷揣著紅寶書,擠上列車千裏迢迢地求見偉大領袖一般尋訪英雄來了。
所不同的是她們沒有免費的飯好吃,沒有免費的車好坐,她們得帶上自己家裏做的幹糧,並用平日裏自己積攢下來的零花錢,去購買火車票。
費了極大的周折總算找到了英雄。
可眼前的英雄,並沒有她們想象中的英雄那般高大魁梧。他一張黝黑的臉,不到一米七的個頭,眼睛也不是特別有神。近三十歲的人了還沒有成家,在姑娘麵前甚至還顯得有些靦腆。
部隊複員後的英雄餘時漢,被安排在豐門縣五金模具廠當鍋爐工。
在清一色都是大老爺們的鍋爐班裏,兩位外地漂亮姑娘的突然到來,仿佛外星球來客般激起了所有人的熱情。
她們被安排住進了廠內招待所,與鍋爐班的工人師傅們一道吃上了廠子裏的食堂餐。特別是晚餐的時候,班裏的弟兄們還主動湊了份子,多打了幾個菜,買了幾瓶酒,為她們接風洗塵。
幾杯豐門特釀“美麗瓊”下去,大夥的興致更高,話也更稠了。英雄餘時漢也不再靦腆。
他終於承認自己曾是戰鬥英雄。並且把自己當年掛著腸子與敵人英勇拚殺的戰鬥故事,也跟大夥兒說了。一些細節都說得非常詳細而生動,頗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與英雄一起在鍋爐班上班多年的同事,也還是頭一回聽英雄說起自己的光輝曆史。
生怕人家不相信他似的,餘時漢還專門跑到自己的宿舍去,翻箱倒櫃,把一些英雄證書和獎章也拿過來,示給大夥兒看。
在場的人們個個瞪大了眼睛。
歐陽雪問英雄當時害不害怕,都想了些什麼。
英雄說了,沒上戰場的時候,那是害怕得不行,一旦到了戰場上,見著了敵人,就紅了眼,啥也顧不得了。
他說:“當時俺就一個念想,俺怎樣也不能死。要不然,家裏的老母親與老父親就沒了人照顧了。”
兩位小姑娘既為英雄英勇殺敵的故事所感動,更為英雄不顯山不露水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歐陽雪將餘時漢昔日在戰場上無所畏懼的英雄壯舉,與今日生活中不張不揚低調做人的高尚情懷,同時寫到了一篇題為《低調英雄——一段塵封的往事》的長篇人物散記中,然後先後投寄給了不同級別的多家報刊。
竟有好幾家刊物將她的文章刊登了出來。有的隻是稍事改動。有的則是隻字未改,而隻在原作者歐陽雪名字的前麵,加上了那麼一兩個別人的姓名,作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
英雄餘時漢名聲遠播。比往日在部隊立功受表彰和得到首長接見的時候,還要風光許多。
作者歐陽雪也跟著出名。
她不遠千裏尋訪英雄的事兒,也被人家寫成了文章,刊登到了不同級別的多家報刊上。
千裏外尋訪的成功,與長篇人物通訊的發表,讓歐陽雪充分看到了自己在社會交往與寫文章方麵的不凡能力。她感到自己壓根兒就不應該選擇讀這麼個幼兒師範,將來當一輩子的“孩子王”。
當然,真正令歐陽雪放棄教師職業,扔下“鐵飯碗”,捧上“瓷片碗”“橡皮碗”的,還是因為畢業分配給了她太大的打擊。
歐陽雪在校品學兼優,當過兩年的班長和一年的校學生會幹部,連續三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在同一屆畢業生中,論條件實在是屈指可數的了。可是分配結果揭曉,留校的沒有她,進市縣教育行政機關的也沒有她。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同學都還能分配在各個縣城的幼兒園當上專業對口的幼兒老師,她卻連留城的願望都實現不了,被分配到了家鄉的鄉中心校當個小學教師。
歐陽雪實在氣不過。
她收拾了簡單的行裝,獨自一人悄悄跑到了英雄餘時漢跟前訴苦。她說自己已經徹底想開了,絕不委曲求全留戀那個生鏽的“破鐵碗”了。要是沒人收留她,她寧可像徐霞客那樣流浪,弄不好將來還可以成為徐霞客第二呢。
說到寫文章,餘時漢的眼睛不由的一亮。他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卻十分佩服有文化的人,特別是會寫文章的人。歐陽雪把隨身帶著的,自己寫讚頌英雄餘時漢的,發表在各種報刊上的文章,以及人家寫她崇拜英雄千裏尋訪英雄餘時漢的,發表在各種報刊上的文章,全帶過來讓餘時漢讀了。
餘時漢感覺到了她不凡的水平,也被她非常的行為所深深感動。
他心頭一亮,想到了他自己的一位遠房表叔。
遠房表叔是豐門縣報社主持工作的副主編。縣報曾轉載過歐陽雪采寫餘時漢的文章,他記得表叔還幾次向他打聽過這個歐陽雪到底是何方人士呢。
“蠻好的,蠻好,蠻好嘛!”黑邊玳瑁眼鏡滑到了鼻尖上,兩顆眼珠子往上翻,斜著眼瞅人的主持工作的副主編,對眼前由表侄子餘時漢領來的歐陽雪是讚賞有加。他清楚自己報社現有的幾位記者編輯中,沒一人的文筆能夠與眼前的歐陽雪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