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七書記 第十一章(1 / 3)

煙七書記 第十一章

在“殯改”工作推進中,煙七遇到的頭一件棘手事,就是縣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丁一小的養母過世了,要操辦喪事。

丁一小的三個弟弟全去了歐洲,開了多年的中餐館,個個生意紅火,事業有成。最小的一個弟弟叫齊海華,還是西班牙巴塞羅那小有名氣的僑領,在他自家所開的酒店裏招待過多位出訪西班牙的中央領導。一些領導人還曾為他酒店題詞,與他合影留念。盡管在全國知名的僑鄉豐門縣,僑居海外的華僑多達二十餘萬人,但像齊海華這樣有影響的知名僑領並不是很多。他還多次受國務院的邀請,到天安門參加過國慶觀禮呢!

齊海華回到了家鄉故裏,自然也是一個到處受人追捧的能夠呼風喚雨的人物。他母親的喪事,自然是要辦出豐門縣首屈一指的體麵和風光來的。

齊海華三兄弟歐洲還沒趕回來,村裏的親房叔伯們已經為他們母親的殯禮,排出了十分詳到的計劃方案。

方案中幾方麵最能體現場麵的要素都提出了非常具體的數字。鼓號隊:十二支。豐門最多的人已經用過九支。花車隊:六支。每支花車上都要有專業的表演。這是必須到豐州去請的。可憐的豐門目前還沒有一支這樣的花車隊呢。花圈:至少達到兩百八十八個。豐門的最高紀錄已有二百六十八個了。至於壽墳,當然是要豪華、體麵、氣派的,頂尖級別的。要有專業水平的設計,投資要有百萬元之巨。這樣的豪墳沒有個一年半載是建不成的。當務之急是先選址圈地,讓老人家先落土。但占地麵積嘛,沒有個幾十畝,總得也有個十幾畝吧。

縣裏的殯改動員大會之後,各鄉鎮也都先後召開了相應的動員大會,各地街頭巷尾到處是標語、橫幅,廣播、電視、報紙,都開辟了相應的專題與專欄,機關幹部、各方社會人士及廣大老百姓,街談巷議常掛嘴邊的熱門話題也都是“殯改”。

偏偏在這個時候,齊海華那年紀並不算太大的老母親,因心髒病突發而猝死,並且殯事籌辦計劃已經把政府的“殯政”號召丟到了一邊。齊海華的影響和聲譽在豐門的海外僑領中可是屈指可數的。現任縣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的丁一小又是他的姐姐。其母親又是突然間發病離世,而非久病不治而去,作為子女肯定更為傷心。因此,思想工作的難度自然更大。縣民政局感到了棘手,齊家原戶籍地所在的豐南鎮黨政領導與鎮屬部門負責人,都感覺麵臨到了挑戰,連縣僑辦僑聯的領導也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相關單位的頭頭腦腦們全坐不住了。

盡管原先他們都認為縣裏的殯改措施有些不大切合實際,有些過頭了,然而對於眼前麵臨的事情,他們還是不敢坐視不管,省得落個失職瀆職的罪名,而由此把自己的烏紗帽給弄丟了。麵上的工作還得照樣去做,這樣才能不處被動。至於做得怎樣,效果如何,那自然又是另一回事。

趕在齊家兄弟回到家裏之前,各路人馬全出動了,他們先後找到了齊海華在國內的各方麵事務的代表人物齊漢強。

齊漢強是齊海華的叔父,原先是個屠夫,靠殺豬賣肉為生。齊海華三兄弟在海外發達之後,齊漢強作為同房叔伯也跟著體麵起來。他並不是海華父親齊尚龍的親兄弟。海華的父親村支書齊尚龍去世後,與齊姓相同輩分中的男人就隻有齊漢強了,他就成了海華兄弟在家鄉的至親。母親是目不識丁的農家婦女。姐姐齊益曉盡管仕途台階是一步步上去了,都成了縣人大的常務副主任了,但齊海華並不是不清楚,姐姐的職位有點兒像貼在她身上的標簽,或穿在她身上的衣服,隻是一種符號罷了,沒有別的太多的意義。就像是“齊益曉”變成了“丁一小”,雖然名字符號改了,但她這個人卻變不了。在齊海華兄弟們眼中她始終是花瓶一個,除了擺設沒別的太多的用處。兄弟幾個幾乎把國內的大事小事全托付給了叔父齊漢強。家鄉的人們也就將之視作海華在國內的全權大使。

齊漢強這人天性仗義,樂於助人,調排事情,條理清楚,周到得體。解決問題又是是非異常分明,原則性特強。本村甚至鄰近一些村莊的村民,家裏頭辦個紅白喜事什麼的,都喜歡請他去幫助把持把持。解決鄰裏糾紛,也要請他去說句公道話。鎮政府的駐村幹部,在村裏的工作遇到難題了,自然也是首先想到給齊漢強塞上兩包好煙,請他出麵,幫著擺擺平。

這樣一來,他豬也沒工夫殺了,整天東家來西家去地忙乎,為鄉裏鄉親說事辦事。

人一吃香,脾氣也跟著見長,連講話也都有那麼點捏腔捏調了。縣民政局的,僑辦僑聯的,鎮黨委政府的,方方麵麵的頭頭腦腦找上門,跟他談齊家老太太的殯事問題,他總是避實就虛地打打馬虎眼。然後又是兩句話沒說就耍滑頭,找借口走人。仿佛他比美國總統還要忙。再後來,就幹脆避而不見了。讓那些火急火燎地,前來找他說事的頭頭腦腦們幹著急。

齊家幾個兄弟先後由歐洲各國趕回家。

在相關思想工作無效的情況下,煙七倪紹耕親自召集了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會議,研究部署緊急措施。

煙七說:“當前呀,我們的殯改工作,正麵臨著一場十分嚴峻的考驗!全縣人民,包括所有海內海外的七十萬豐門人,都在瞪大眼睛,看著齊家老太太的殯事到底怎麼個操辦法。也都在瞪大眼睛,關注著我們的政府部門,到底持怎樣個態度。隻要我們的口一鬆,手一軟,當前我們如火如荼的殯改工作,就會前功盡棄,一事無成!喪事大操大辦的,勞民傷財的,鋪張浪費的風氣,就會愈演愈烈!濫建墳墓,‘青山白化’,死人與活人爭地的現象,必將重新抬頭,後來難以想象啊,同誌們!

“同誌們呀,華僑與僑眷僑屬的相關權益,我們是一定要保護好的。在我們全國著名的重點僑鄉豐門,各級各部門更要帶頭嚴格貫徹落實好保護法。像齊海華這樣的僑領,我們不僅要保護好他的合法權益,還要維護好他的形象,甚至於某些私人麵子。但是,這話又要說回來。我們的國家是法治國家,任何事情都是要講法律和政策的。法律和政策麵前人人平等嘛。僑屬也好,僑眷也好,就是華僑本人也一樣,都不能搞特殊化,法律同樣要遵守,政策同樣要執行!這殯改工作,中央有號召,省政府出了專門的條例,我們縣裏也發了實施意見和通告,各種會議都開了,廣播電視天天在叫,各地都開始了行動。平頭百姓全都要執行,眼前麵對齊海華這樣的僑領,他們母親的喪事,我們政府的態度該怎樣?”

倪紹耕講到這裏,有意停頓了許久,把每位與會者都掃視了兩遍,方才接著說:“我說我們的態度呀就是一句話:一視同仁,一樣要求地執行我們的殯改政策!至於思想工作嘛,是要繼續做的,而且要耐心細致地做。做通了什麼都好。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我們還是不能采取強製措施。”

煙七態度明朗、簡單明了的開頭語,已經為處理齊家老太太的殯事工作定了調子。緊接著與會者就怎樣采取有效措施,製止齊家喪事大操大辦,展開了討論。有人提議首先給丁一小施加壓力,說她丁一小身為縣人大常委會的常務副主任,理應帶頭做個執行國家政策的模範呀!殯改本來就應該從她養母那兒開始,所有家屬的工作都應該由她丁一小一人包了做。

公檢法司方麵的頭頭腦腦比較有經驗,他們則提出要進行各個擊破,化整為零,工作需要多管齊下共同做。除了確實應該讓丁副主任擔點責任,做好家屬的工作外,其他一些方麵的工作,同樣也不能忽視。譬如豐門連接豐源和豐州兩頭的陸路、水路都得進行設卡,堵住來自兩地的花車隊和鼓號隊進入豐門。另外還要對縣內的所有鮮花店和花圈店,進行全麵檢查,對各店主實行一一談話,告知他們今後凡製售花圈都得由“殯改辦”審批。眼前幾天,尤其要對那些殯事用品店實行嚴密監控,嚴格監管。這些都是為了及早堵源截流,減少臨時處置難度的辦法措施。

他們一再強調,有力的措施必須采取在前麵。等到人家什麼都準備停當了,再去處置就晚了。難度也就加倍了。辦喪事的人家,親朋好友,街坊鄰裏的,都聚到了一起。各類閑雜人員也喜歡趁這個時候湊在一塊,看個熱鬧。人一多,一雜,就容易衝動,場麵控製難度就會加大,客易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