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書人書話 20.新作即評(3 / 3)

因這個論題本身所體現出的故事性和史料性,本書又多以故事和軼事展現,文字輕鬆好讀,又配以插圖,猶如展開了一幅幅生活的風俗畫;但又注意正本求源的考證,對一些命題、典故和掌故的引述中,追溯故事、掌故的起源出處,這類材料大到一個史實,小到一件生活器物,比如對饅頭的考證等等。這種重求證、重原初史料的態度是認真的,而且,有不少對士人生活的論述,精當而有新意。

雖然,本書的開篇“概論”和最後一節論魏晉士人生活的文字,對全書的學理性有很大的提升,但總體而言,本書是一本通俗性的讀物,是介紹古代士人生活的資料性圖書。尤其資料的搜集是很見作者的工夫的。

海田的詩

讀女作家海田的詩和散文集《嫁給綠色》和《回歸溫柔》,覺得她是在用兩種不同的底色描繪出生活的斑斕豐富。她的詩文以兩方麵內容為主,一是關於綠色軍營的,一是作為女性情感的。

前者雖不是直接表現軍營題材,也少有金戈鐵馬、大江東去的氣勢,但在一些詩中,作者常是從一些軍旅生活的場景入題,比如寫18年的出征紀念日,實際上是軍旅生活的紀念,寫壓縮餅幹的滋味,以至於在日常生活的具體物件,也能聞到綠色軍營的氣味。她寫道,“在酒吧中也詮釋著軍人豪放與激情”。以“嫁給綠色”的感覺,詮釋軍人生活的詩味,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對軍旅生涯和軍人生活的一種特殊情感;另一類是如題所示,是溫柔的女性是細膩的情感再現,其中有母性的親情的有對愛的感悟等等,這類的作品是作者作為一個為人之母為人之女為人之妻的一種情懷。當然,這兩類作品,作者有時又合二而一,相輔相成。

如果說作者在早先創作的一本詩文集中上述的詩情還有些較為清晰的區分,而在後一本詩集中,則將對軍旅生活的豪邁激情和對日常情感的雜糅組合,形成了較為渾然的軍營與女性情感的主題合龍,在手法上,這些詩不是單一的對某種具體事物的描繪,而更多的是一種哲理的抒發,同樣寫一種軍人的高古雄風、英武之氣,後期的創作多了深沉的思考,主要是一些人生哲理的闡發。比如對戰爭的遙望,對往事的回憶,認為回憶像一隻餓狼;比如傷痕的顏色,比如在槍膛哺育鮮花,凡此種種,這些詩作的語言都很硬朗而堅實,力圖寫出生命的感受,五味雜陳。詩是語言的較量,如果有更為精到的講究,這類作品的內涵會更厚實一些。

作為一位女軍人,涉筆於詩壇,且有些創獲,而且寫得饒有興味,英氣勃發,實為難得。在久違了英雄主義和陽剛之氣的詩壇,有時,不必非一定是鐵板銅琶,才為品位才為大氣,而在哲理的抒發,和日常生活的感受中,寫出作者的獨特的感覺,寫出詩意和詩情,有人世間煙火味,又有宗教感,這種詩定會有讀者。

從時下的閱讀趨向說,讀長篇大論者沒有多少耐心,讀休閑逸情的又不顯檔次,而讀詩又怕詩人的迷魂陣,也不願費那個腦子,而快意盎然的體味了人生的詩什,能引起共鳴,這些或許可以從海田的詩中見到端倪。唯有這些,就是成功。另外,讀海田的詩作,還讓人想到,在一個男性占主導的詩壇,有一名巾幗人士,還是穿綠軍裝的人,實在為時下不常見的一種現象。僅此也當為其歡呼。希望能夠堅持下去,因為我們從過去神聖的詩人到如今詩被隨意的不屑,一個詩的國度這樣的現象令人深長歎之。有人說,現如今,從過去寫詩的比讀詩的多到今天讀詩的和寫詩的都寥寥零落,這也不是正常的。不敢想像,如此下去,多少年後詩人隻是一個十分古怪的稱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