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還是從一隻風箏引出。一個闊家小姐,一個窮酸書生。書生的風箏落到了小姐的花園,風箏上的一首詩讓小姐幽思不寐,於是二人花園幽會,於是一起私奔。
故事從他口中說出,竟是如此簡潔,我卻聽得驚心動魄。裏麵有很多情節都是我不敢相信的。我不敢相信一隻風箏能帶來愛情,不敢相信一首詩能讓人難以入睡,不敢相信一個大家小姐能和一個窮書生私奔,可是結果我都看到了,那個書生被人打斷了腿,現在還潦倒地存活著,他是這個故事真實性的強有力的明證。
而且我突然明白了,他把那個風箏懸在頭頂,其實是為了躺在床上可以目不轉睛地看著它,看著它,回憶。他保持這個姿態肯定已經十多年了。他肯定依然向我隱瞞了不少不便透露的細節。但是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我突然感覺到了自己的自卑和貧窮。我馬上也要結婚了,會有一個自己的女人,我隻和她見過一麵,媒人誇她好,我便答應了。和他相比,我是一個如此沒有故事的人,和所有人一樣,平凡得像一根稻草。說實話,我是有點嫉妒他了。我記得他曾經說過,我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也許這是他唯一騙我的一句話,我從來沒有發現自己的不同,他這樣騙我,隻是想讓我多陪陪他,因為他太孤獨了。
如果真是這樣,我可以原諒他。
之後我再也沒有去過他的橋洞。我結婚了,隨後有了自己的孩子,每日為瑣事所累。像所有平凡的人一樣,在日複一日的重複活動中逐漸喪失對生活的判斷力,沿著慣性滑行,這是大多數人的命運。
之後的有那麼一天,我的小女兒叫嚷著要放風箏,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風箏,她拉我往鬧市走。我說,我們不去那裏,他們的風箏都不好看,我帶你去買最好的,它們肯定與眾不同。
可是張書生已經不在了,橋洞空空的,如同他不曾存在過一樣。我拉著小女兒的手,站在橋洞前麵,心境如同當初的張書生一樣孤獨。
後來,經過多方打聽,我收集到了幾個關於張書生去向的傳聞。
一,張書生去了南方。這些年他賣風箏偷偷攢了很多錢,買了一輛馬車,拉著一車的風箏,回南方去了。
二,張書生死了。三九天死在被大雪掩埋的橋洞裏,他畢竟是南方人,不受凍,被活活凍死了。
三,張書生瘋了。突然有一天就瘋了。是看著天上的舞動著的風箏瘋的。他一瘸一拐地追逐著天上的風箏,最後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裏。
聽到第三個傳聞的時候,我扭過了頭,悄悄流下了眼淚。總之,張書生是徹底離開了我們的生活,對於蓉城這樣一個龐大的城市來說,張書生的命運太渺小了,也許隻有我真正地關注過他,可我還曾經中途離開過他的生活。
張書生不在蓉城了,蓉城的上空就沒有了他製作的風箏。我現在才發現張書生風箏的特別之處,與我們北方的風箏完全不同,做工精致細膩,顏色都比我們搭配得好,像是燦爛的陽光,像是三月的春草,像是桃紅柳綠,很有南方的感覺,雖然我並不清楚南方究竟是什麼樣子。
小女兒帶著風箏跑去很遠了,漸漸融合在放風箏的人群中。現在放風箏的人越來越多了,張書生如果在,肯定生意會很好。可惜,他已經不在了。他像一個從來沒有存在過的人,也許隻存在於我的記憶中。每當天空出現孤零零的風箏時,我就會想起他,想起他當年的故事,怎樣通過一隻風箏,牽出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愛情,真是傳奇。我總是覺得張書生並沒有死,他隻是離開了這裏,對這裏感到了厭倦,去別的地方繼續流浪。就像是一隻斷了線的風箏,沒有了歸屬,卻還在尋找每一次降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