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家庭教育故事 我的另一個家(2 / 2)

我就這樣美滋滋地在老姑家混了三年,那些快樂溫馨的往事,是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我有這麼好的姑姑,還有這麼好的姑父,真是我的福氣。他們無條件的接納,給了我另一個家,老姑和老姑父,對我而言真是恩同父母。

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曆,大概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悟:

一、愛是最好的激勵。當另外一個家庭給一個孩子這樣無私的愛,這份激勵作用超乎想象。我其實是帶著一堆劣習走進高中的,當時也有所省悟,總覺得要是再不用功學習,我都沒有臉麵堂而皇之地去老姑家“掃蕩”了。每當我貪玩的時候,想想老姑和老姑父,就再咬牙堅持下去。我用了一年的時間,把成績追到了前五名,他們特別開心。

二、家庭氛圍塑造人。家庭氛圍往往是最說不清的東西,它擁有強大的力量,影響的方式又是那樣潤物細無聲,以至於我們常常忽視它的存在。像我這樣長時間融入另一個家庭,通過兩個或三個家庭的對比,才能更清晰地感受到這股力量。老姑家的氛圍最輕鬆,比較鼓勵說笑,給我這愛嘚吧的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這毛病也因此發揚光大,後來二舅故意不給我好臉色,也是覺得我有點嘚吧過頭了,嚴重不符合他家的家庭氛圍。

三、不同性格的參照。一個女孩子,遇到棘手的事情,最容易參照自己母親的做法。所以很多女兒像母親,也不完全是遺傳的因素。我就發現妹妹一顰一笑都像老媽,因為妹妹從小去別人家住不慣,老是想家,天天和老媽在一起,自然全盤接受了老媽的性格。我這個瘋丫頭,可以參照的性格樣本就多了去了,和老姑、舅媽最熟悉,與七大姑八大姨也都有交往,而且她們性格又各有各的優點,所以我遇到問題,總是在心裏有一番權衡,同樣是這件事情,老媽會怎麼處理,姑姑會怎麼應對,舅媽又會如何解決?在這樣的對比中,我選擇了自己的性格。

四、聯合教養的可能。一直很慶幸自己有狡兔三窟的經曆,使得我從每個人身上都能學到有益的東西,更容易走出父母的局限。最近幾年,“聯合教養”這個念頭一直在我的心中盤旋,我甚至會設想很多具體的細節,隻是我自己還沒有孩子,不好拿別人家的孩子去做“實驗”。我想,這個辦法在今天的環境下具有特別的意義,如今的孩子在物質上不知道比我們當年豐富多少倍,而如今的孩子也不知道比我們孤單多少倍。不信的話,統計一下今天孩子認識的人、有交往的人就知道。如果幾個親戚朋友聯合起來教育孩子,就會提供更豐富的環境和成長素材,孩子也更容易克服自身家庭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