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京 第二章 狼煙歲月
01家鄉淪陷
1931年9月18日,關東軍在南滿鐵路展開了全麵攻勢。
19日日軍攻占南滿、安奉兩鐵路沿線的重要城鎮營口、田莊台、蓋平、複縣、大石橋、海城、遼陽、鞍山、鐵嶺、開原、昌圖、四平街、公主嶺、安東、鳳凰城、本溪、撫順、溝邦子等地。梁肅戎的家鄉,從此淪陷在日寇鐵蹄下。十一歲的少年開始做了亡國奴,當上了三等公民。
據《昌圖縣誌》(1988年)載:“東北淪陷後,昌圖縣是日本侵略東北計劃中的第一批政治強化區,偽縣公署建立伊始,即派大批武裝壓境,除日本守備隊外,偽滿蒙軍一個團駐紅頂山,同時組織了偽警察大隊,四處抄剿,殺良胃功。1932年在遼河沿岸捕殺群眾12人,在八麵城捕殺28人,載以通匪罪名,懸首境內城鎮以示眾”。偽滿十四年的殖民統治,使全縣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日寇無條件投降之後,還進行垂死的掙紮,血洗了昌圖縣周家網子,十七名無辜百姓被屠殺,七十多間房屋被燒光,三十多戶無家可歸。日偽時期,部分關東州人也為虎做悵,使東北同胞成了“三等公民”。
趕走日本人,還我河山,成了梁肅戎少年的誌向。
1939年國共兩黨有了聯手之意。1月25日,中共中央為解決兩黨關係中存在的問題,以《中共聲明:與國民黨合作但不合並》為題,致電蔣介石:
“在抗戰進入新階段之際,日寇於軍事進攻之外,加緊以製華之毒計,強調反共口號,並破壞分化國民黨。汪精衛強調反共口號之下,實行逃走而叛黨國之活動,實為日寇此種陰謀之具體表露。先生在駁斥近衛聲明之演講中,曾公開指明反共即滅華,實為一針見血之論,名言至理,中外同欽。
但兩黨為反對共同敵人與實現共同綱領而進行抗戰建國之合作為一事,所謂兩黨合並為另一事。前者為現代中國之必然,後者則為根本原則所不許。共產黨誠意的願與國民黨共同為實現民族獨立,民權自由,民生幸福之三民主義新中華民國而奮鬥,但共產黨絕不能放棄馬克思主義之信仰,絕不能將共產黨的組織合並於其他任何政黨。此不論根據抗戰建國之根本利益,根據兩黨長期合作之要求,根據中國社會曆史之事實,根據三民主義之原則,乃至根據孫中山先生之遺訓,都非如此不可。”5月4日,中共中央決定各地秘密黨員可加入國民黨。6月6日,蔣介石嘉電慰問彭德懷。同時,也秘密下發抗日中“限製八路軍活動的處置辦法“並要求各地盡量吸收農村優秀青年加入國民黨和三青團。
國共兩黨有合有分,但公開的一致目標是抗日。這個時期,國難當頭,民族危亡,“優秀”二字的內涵,必是當時和現在中華大地公認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具有民族氣節的熱血青年。
1939年6月做為“優秀青年”,正在長春法政大學讀書的梁肅戎滿懷對日寇的刻骨仇恨,經同學穆長江的介紹加入了中國國民黨,服從抗日的需要化名王桂林。
02放棄日本留學
1941年12月,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滿目潔白。在日本鐵蹄下的山河,宛如披著雪白的孝紗。
一天,校務部長把他找到辦公室:
“梁肅戎,你是優秀的學生,前程遠大。本校決定委派你去東京大同學院深造。日後從事法律研究性工作。”這,對梁肅戎來說,是令他驚喜的事。男兒有誌,誌在四方,學到知識,才有飛翔的翅膀。他挺起胸膛,恭敬地向校務部長敬了一個學生禮:
“是!”為了求學,他走過多麼不易的路啊!盼子成龍的父親,在梁肅戎十二三歲的時候,便找來唐詩、《古文觀止》,讓他讀、寫、背誦。梁肅戎家的大院,清晨,傍晚,常常傳出童聲童氣的朗朗的讀書聲。為了培養孩子的膽量,使兒子在大庭廣眾之下也從容不迫,梁文玉的朋友來串門,父親把梁肅戎喚來,讓他在客人麵前背《古文觀止》。粱肅戎喜歡數學、曆史、地理和國文,是一個不偏科的學生。在昌圖縣第二小學即鴜鷺樹小學讀書,是全班裏的尖子,同學們不會的題,都找他問。十四歲那年,他小學畢業,考入縣城裏的中學,苦讀三年,十八歲那一年,滿懷信心地赴沈陽考高中,結果名落孫山,自覺辜負了老人的希望,悲傷不已。他憶起懸梁刺骨,借月讀書的故事,堅信有誌者事竟成,發憤學習。1938年,東北的教育製度改革,中學改成四年製,定名為國民高等學校,初中畢業的學生可以考國高四級,讀完後可以直接考大學,縮短了學業時間,全縣隻有四十九人的高中名額,一下子來了一千多報名著,梁蕭戎參加了考試,雖然胸有成竹,可總覺得臨場發揮得不好,歸來時,父親問他考得如何時,梁肅戎哭了。
父親歎著氣,以為對兒子的希望化為泡影了,躲進屋中抽大煙去了,在夢幻中打發著自己的無奈。
正當梁肅戎和父親沉浸在悲觀苦悶中的時候,錄取的通知書來了。
從此以後,考運亨通,梁肅戎又由國高考入了長春法政大學,開始了他學成報國之夢,這奠定了他循法處事的開端。
走過不易的求學路,會格外珍惜學習的機會,當得知赴日本學習的通知,心情興奮是可想而知的。
梁肅戎願意去日本學習,還有一種潛在的心理,那就是:
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對日本推行奴化教育的恨怨。
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軍國主義者在東北廢除了教材中反滿抗日的內容,開設了日語課,1937年在滿洲全麵推行所謂的“新學製”的法西斯統治的奴化教育,向中國的青少年強行灌輸服從軍國主義者的思想,各級學校每天都有早會,學生唱《滿洲國歌》,升滿洲旗,並深鞠三次:一拜天皇陛下,二拜日本天照大神,三拜侵占東北死掉的將士。以此祈求“大東亞聖戰完遂”,最後接受千篇一律的當好良民的訓話。
梁肅戎對這些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在鴜鷺小學念書,他和同學們自發地三天兩頭上街遊行,吹著號,打著鼓,抵製日貨,反對奴化教育,呼喚鄉親們民族意識的回歸。六十八年後的今天,當年的小學同學,如今已八十二歲的趙金福老人在給梁肅戎的信中這樣寫道:
“肅戎如見,你好!歲月使人老,回憶當年青春之時,同學六名學習,史地老師王順卿講的:中國人就要明白國恥,所以排外。我空活一輩子,沒有成就,你回家看望父老,我沒有會見,慚愧自悲,你作到王老師教育說的:‘中華兒女誌氣宏,披肩執銳打前鋒,熱血照亮新世界(蔡元培詞),達到道德智仁勇’。現在你身居海外,要團結加強兩岸和平統一祖國大業。我空活,要你實現。祝你身體健康!同學趙金福。2000年7月8日昌呂圖鴜鷺村l組”。
這位曆盡滄桑的農民對當年老師的教誨記憶猶新,可見,反滿抗日是多麼刻骨銘心!那時,張學良的部隊還沒有撤出昌圖,人民的愛國活動還有中國兵的槍炮撐腰,隨著東北軍的撤退,梁肅戎和同學們對日寇的仇恨掩藏起來。如今,要到日本學習,他要看一看:一個小小的島國,憑什麼把一個偌大的中國欺負得失去了東北,中國人為什麼不能把日本人趕回去?!這一天晚上,他在床上,籌劃著行程。
突然,有人敲門,門開了,來人是穆長江。
二人無話不談,見麵後很快進入國事主題。
“日寇踐踏我大好河山,奸殺搶奪,慘無人性。南京失守,武漢不保,多少壯烈男兒,英雄兒女,為國捐軀。在這國將不國之際,真想真槍真刀殺他個痛快,活也活個痛快,死也死個痛快。梁肅戎飲r一口清茶,感慨陳詞。
“心情彼此。不要看他小日本囂張,中國軍隊的槍不是燒火棍。台兒莊戰鬥,一下子就消滅他一萬多。新四軍、八路軍捷報頻傳。蔣總司令為‘百團大戰’拍發嘉獎令。抗日如火如禁,勢不可擋。我們很快就會迎來勝利的日子。”穆長江說到這,話峰一轉:“肅戎,盡管如此,我們還不能忘記任重道遠。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啊!我們是地下抗日工作者,要咬牙裝良民,要完成我們的軍隊完成不了的戰鬥任務。今天,省黨部石堅同誌責成我通知你:‘去日本學習的事,要辭掉。”“為什麼?”梁肅戎兩眼盯著對方問。
“抗日的需要,你是檢察官,用你這金字招牌,掩護更多的同誌抗日救國。這,別人辦不到,你卻可以”梁肅戎沉默下來。是啊,他沒有理由拒絕這個決定。去,足為了抗日,不去,也是為了抗日。隻要為了抗日,我梁肅戎沒有不同意的事兒。他啪地一拳砸在床上,說:“好,聽從上級安排。”之後,梁肅戎找到校務長,謊稱:經反複考慮,自己的性格和興趣都不適應搞研究性的工作,要走實務道路,當一名法官或檢察官,去日本深造的機會給別人吧!於是,梁肅戎留了下來。
03虎口脫險
1942年2月間,駐偽滿的日本軍已達80萬人,對東北境內的抗日聯軍輪番交替、持續不斷地清剿。在千百裏的林海雪原,往複地拉網,摧毀一切密營和地下埋藏的糧食以及地麵上的種植物,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在東北實行大檢舉,有抗日活動的縣,成千的平民被逮捕、拷打、殺害。與此同時,日寇對國民黨的地下抗日組織也加緊了偵察摧毀活動。梁肅戎領導的長春國民黨地下組織在這樣的艱難處境下,仍然沒有停止活動。
梁肅戎根據組織的安排,參加丁司法官高考,和日本人競爭,用日文筆試、口試,取得了法院高等官合格證書,成為“高等官試補學習法官”,並耍到日本東京青年會受訓,回國後還要到大同學院學習訓練。國民黨長春省委批準他到東京受訓。
梁肅戎身為長春地區的國民黨負責人,是國民黨的各方聯絡人,為了和同誌們交待接頭方法和工作程序,一天夜裏,寒風刺骨,雪花紛飛,他約穆長江、李士鐸、柴純然在市內的一處幽靜的旅館相聚,談至半夜,分別回到兩個房間,他與穆長江宿在一塊。
剛入夢鄉,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起來!起來!我們的,檢查良民證的。”穆長江情知不好。幾天來,他已發現盯梢,今日相聚,就是反複篩選地點,日本人找到這個僻靜的旅館,肯定是奔自己來的,逃跑已不可能,為丁掩護另外房間的同誌,他大聲反問:
“查什麼良民證,午更半夜的,你們有證件嗎?”那邊房間的李士鐸、柴純然聽到信號,破窗而逃。
查房的,果然是長春市警察廳特高科的,由日本頭目小西帶隊,來抓穆長江。
粱肅戎與穆長江被扣押在旅店。
蓐淩幸藤期囊漓曩抓人的小西特務的名單上沒有梁肅戎的名字,兩眼盯著梁肅戎,訊問他姓氏名誰,工作何方。
梁肅戎機敏地感受到:自己並沒有暴露真實的身份,心中有_底,泰然地陳述:
“我是滿洲國候補檢察官,馬上要到帝國京都集訓。若不信,請T輯我的學校好了。”那特務看了他證件,知道這樣身份的人是輕易動不得的,叉不甘心放掉梁肅戎,打電話請示長春警察廳特高科。
科裏不同意抓梁肅戎。
小西不甘心,硬是拖延了兩個小時,才釋放了粱肅戎。
04日本農村的寡婦淚
鴨綠江水,波濤澎湃。
梁肅戎坐在橫跨鴨綠江大橋的汽車上,望著江水,思潮翻卷。陌生的國度,讓他想入非非;離去的祖國,讓他百感交加。
同誌的被捕,親人的分別,日本鐵蹄下掙紮的同胞,塗染著他臉上的陰暗與心中的愁緒。這時,有人抽泣,他轉頭看去:一個年輕的少婦,雙手捂著麵暗自生悲,他不由地思念起戀人孫鬱。
孫鬱是一位知書達禮的姑娘。白裏透紅的圓圓的臉盤,楚楚動人的大眼睛,加上一顆善解人意的心,使梁肅戎把真誠的愛傾注到她的身上。回憶起二人的相識,真是應了中國一句占語:“有緣千裏來相會”。梁肅戎在法大讀書,一次到同學家作客,這位同學的太太在偽滿中央銀行上班,領家來一位體態豐腴漂亮的張小姐,被梁肅戎看中。他就央求同學幫他搭橋。
同學的太太說:
“肅戎隻看外表,不看其內,張小姐的脾氣大著呢。行裏有位孫鬱小姐,人漂亮,脾氣也好,我給你介紹她:”孫鬱家住蓋平,祖父是當地的大糧商,父親是銀行經理,可謂金枝玉葉,她見梁肅戎純樸敦厚,有男子漢的氣質,一見鍾情。在交往中,隨著感情的日益加深,孫鬱知道梁肅戎從事國民黨在長春的地下抗日工作,就積極地配合他。穆長江被捕,在居所留下很多文件,孫鬱利用特有的身份,替梁肅戎取過來。這次梁肅戎赴日本受訓,臨行前,把未盡事宜交托給孫鬱。
梁肅戎沉思著,惦念著孫鬱,耳畔回蕩著孫鬱送別時的安慰與祝福話語,沒有注意自己的身後座位上已有兩個陌生的男子。他們若無其事,但卻是緊緊地盯著他看。
日本特務上車陪伴梁肅戎來了。直到釜山下車上船,日本特務才消失。
這時,太平洋戰爭正緊,對馬海峽至下關的海麵上,時隱時現地漂著水雷,眼睜睜地看見一艘船撞水雷沉沒。
1942年2月抵達日本。
踏上日本的土地,一切都不同於先前的想象。
平坦的田野,沒有男人勞作,婦女肩頭挎著繩子拉犁耕種。
村頭的泉畔,兒童不堪重負地擔水,搖晃著走向家門。
白發蒼蒼的老太婆,倚門遠望,盼著到中國打仗去的幾子歸來。
漁村,出海的全是婦女……
在日本的城鄉,舉目看去,行人中女眾男寡,老幼居多。
1940年8月1日,日本近衛內閣外相鬆洋右提出“大東亞共榮圈”。這個“共榮圈”中的國家和地區有:中國、朝鮮、馬來亞、菲律賓、荷屬東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屬印度、阿富汗及太平洋的許多島嶼。這樣一個力不從心的島國,把強盜的手伸向諸多國家與地區,其野心無疑於蛇吞象。軍國主義者發動的侵略戰爭,不僅給“共榮圈”的國家帶來災難,更給本國的人民帶來巨大的損失,直至美國在廣島扔下原子彈,軍國主義者把自己徹底送上絕路。那時,日本的人民中已有了反戰情緒。早在1938年5月1日,中國空軍遠征日本,空軍第十四隊隊長徐煥生、第八大隊第十九隊副隊長佟彥博各架飛機,從寧波夜抵日本長崎、神福岡、久留米、佐賀及九州各城市散發傳單,揭露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中國的罪行,呼籲愛好和平的日本人製止戰爭。日本人民對天皇創建“大東亞共榮圈”的行徑已經有了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