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淨胡沙 第二十 有幾種人(2 / 3)

這幾個人好歹還披了羊皮袍子,不過天氣太冷,一個個凍得嘴唇青紫。

塗黑牙齒,是倭人一直就有的習俗,這個習俗在東夷部落裏都比較普遍,比如夫餘、肅慎等都有這個習慣。直到平安朝(相當於中國的南宋)貴族婦女都還保持了這個習俗,到了20世紀在藝妓裏也還依稀可見。

經過簡單的交談,劉封終於了解到現在倭奴國還沒統一,有許多的小部落(漢朝人按自己的習慣稱其為國),相互征戰不休。而“大和”部還隻是在本州島中部一個小部族。現在倭奴過正處在從母係氏族政權向父係氏族政權過度的階段。

而劉封不知道的是,現在的倭奴國正處於倭人所謂“應神天皇”時代,而所謂的那個“八幡大菩薩”(這個神話人物的故事有興趣大家可以去查查,一個亂倫故事,從而你就可以理解我們的‘一衣帶血’的鄰居是什麼貨色)正拿著竹刀從捕獲的公野豬身上割睾丸大嚼,好借其力繁育更多後代。

“把這些人”劉封了解清楚後連踏平日本列島的半點“雄心壯誌”都沒了,“弄到藍田去開采炭石。”按照倭人的稟性,他們是比較吃苦耐勞而勇於服從的。

“就這身板?”許多人都懷疑。

劉封一揮手:“不用擔心,這些人別看吃得比鮮卑人少一半,但是做的可能比鮮卑俘虜還多,還好管理,不用擔心。”至於他們怎麼和鮮卑人攪和在一起的,劉封也弄清楚了,這些人是被莫護部俘虜的,專門用來捕魚的奴隸。因為軻比能催得緊,莫護跋就把這些人弄了來湊數。軻比能見這些人個子小,放在身邊又浪費糧食,就給了戴阿狼胡泥用來當炮灰。

“不,不,漢家貴人,我是漢人不是倭人。”一個倭奴人突然叫了起來,雙手亂動。小子漢話雖然結巴,但是比剛才的鳥語更接近人話。

“幹什麼?”見他要暴起,侍衛馬上上去就一腳,直接把他踢得身體卷成一團。

“你是漢人?”劉封問道。

那個自稱是漢人的人,劉封原本以為他是地位比較低的倭人,沒在意,現在一看,比其他人是要白一些高一點,重要的是腿的羅圈也沒那麼嚴重。

那人忍著疼說道:“小人是袁青州(袁潭)麾下,後來跟著家父隨管承將軍出海,被曹軍擊敗。我父子就和一幫子兄弟在海上求生活。不想半年前一次大海潮,我被打下船,被這幾個倭子救了,讓我當‘祭人’,天幸沒有大風暴。到了陸地我們又被莫護部捉了去,輾轉到這裏來,請大人開恩啊。”

劉封考慮了一下說道:“這樣啊,我卻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真的。這樣,這個人不要弄去下坑了,在地上洗炭吧。”

“多謝貴人開恩。”那人磕頭道。

當然這個叫康亮的人不知道,在一百年後,連州人民為了紀念他這次“偉大的出訪”,把連州最大的湖命為康湖,還修築了一座專門懷念他的城鎮叫明光,以後成了蠊州尉的治所。

後來炭廠反饋的消息看,這些倭人還真“繼承”了吃苦耐勞的秉性,以致於以後海路開通後,掠奪、拐騙倭人到大陸來做苦工的事件層出不窮,倭島人口急劇減少。直到蠊州尉上表皇帝,梁明帝才下嚴令不再允許掠奪人口。

“這個倭奴是不是太難聽了,”劉封想了想,“這樣吧,以後大家不要再叫倭奴,就叫蠊夷吧。”劉封很認真地寫下兩個字。

幾個懂行的都忍不住一笑。

大老粗李節問:“啥叫蠊啊?”

周不疑說道:“就是蜚蠊啊,真是的你們家水缸下的那個褐紮螞啊。”

李節一樂:“怎麼叫這個啊。”

“大王說了,他們無父母兄弟姐妹之分,皆可交媾,蕃枝複雜,貌柔順而性狡獪。一如蜚蠊。所以稱為蠊夷。”周不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