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祖父侯執蒲是明朝的太常卿,父親侯恂做過戶部尚書,都是剛直不阿的忠臣。侯方域自幼隨家鄉名士倪元路學習詩書,敏慧多才,長進極快,崇禎十六年,二十二歲的侯方域前來南京參加禮都會試。自恃才學俊秀,年少氣盛的侯方域並不把應試當成一回事兒,來到燈紅酒綠、流彩溢香的六朝金粉之地,他不免要涉足一番風月場所。這天。經友人楊龍友的介紹,他慕名來到媚香樓,一睹“香扇墜”李香君的風采。一走入李香君的房間,隻見室內書畫古玩陳設有致,別有一番清新氣息,與一般青樓迥異。李香君嬌笑盈盈地請客人落了座,立即有詩婢送來清茶果品,此時候方域又被正麵牆上掛著的一幅大型橫幅吸引住了,這是一幅“寒江曉泛圖”,寒雪彌漫的清江之上,一葉孤舟蕩於江心,天蒼蒼,水茫茫,人寥寥,好一種悠遠淡泊的意境,畫上還題有一首詩:
瑟瑟西風淨遠天,江山如畫鏡中懸。不知何處煙波叟,日出呼兒泛釣船。
畫上沒有落款,料非出自名家之手,侯方域問道:“此畫是何人大作?”李香君見他對畫如此關注,略帶羞澀地說:“是小女子塗鴉之作,不足為道。”“是你所作?”侯方域簡直不敢相信,這麼一個姣小稚嫩的青樓女子,竟然作出這般神韻的詩畫,真令人刮目相看。從這幅畫開始,兩人越談越投機,彼此直引以為知己。臨走前,侯方域索要了詩筆,作詩一首,送給李香君作為初次相見的禮物,詩雲:
綽約小天仙,生來十六年;
玉山半峰雪,瑤池一枝蓮。
晚院香留客,春宵月伴眠;
臨行嬌無語,阿母在旁邊。
一種欣賞傾慕的情懷已在詩中表露出來,一個是風流倜儻的翩翩少年,一個是嬌柔多情、蕙質蘭心的青樓玉女,接連幾次交往之後,便雙雙墜入了愛河之中,纏綿難分。
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崇禎皇帝自縊殉國,福王朱由崧在—幫舊臣擁護下,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新皇朝,馬士英成了執政大臣,隨即啟用阮大铖為兵部侍郎,繼而又升為兵部尚書。
大權重握,阮大鉞得意之極,馬上著手清除異己,陳貞慧、吳應箕等轉眼被捕下獄。侯方域得知消息後,知道黑手很快就會伸向自己,隻有遠走高飛,才可能逃脫此難。
這是一個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的夜晚,媚香樓中昏暗的燭光映照著兩個難舍難分的人兒,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侯方域幾次想挪動腳步可都又停下來,懷裏緊緊抱著李香君,眼中滿是淒切。他歎了一口氣,說:“人生難得一知己,天下傷心是別離,為何我們不能不分離!”
李香君強忍著奪眶而出的淚水,安慰情郎道:“有別離的苦楚,才有重逢的喜悅,好男兒誌在四方,豈可在媚香樓中消磨了豪情壯誌。況且人生離合,在乎心而在不在形,彼此倘若不能心心相印,即使日日同床共枕,亦如相隔千裏,隻要你我永結同心,雖然遠隔幹山萬水,照樣可以魂來夢往!”
李香君的一番話給了侯方域一份堅毅、一份力量,他終於揮淚離開了南京城,渡江北上,投奔到正督師揚州的史可法麾下。
自侯郎去後,李香君征得李大娘的同意,洗盡鉛華,閉門謝客,天天凝視著那把訂情的絹扇。明確表示要一心等候公子歸來,有許多獵奇好豔的達官顯貴偏偏不肯死心,紛紛上門打她的主意,無奈此女吃了秤砣鐵了心,以堅決的態度予以回絕,客人們隻好望樓興歎。
可是,不久又出了個難以對付的人,此人就是僉都禦史田仰,他督運漕糧由揚州來到南京,為弘光皇朝幫了一個大忙,成了弘光帝器重的紅人。馬士英與阮大铖為弘光臣子舉行盛大的酒筵為田仰接風洗塵。席間,田仰表示久聞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豔名,此行想順便把她收為侍妾。這一下可讓阮大铖逮住了機會,他早就想報複侯方域和李香君了,可惜侯方域聞風遠走,害得他無從下手;如今若把李香君送給田仰為妾,一方麵討好了田仰,一方麵也撕散了他們那對鴛鴦,聊泄心中積憤,豈不是一箭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