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阮大铖派人攜帶重金前往媚香樓行聘,李香君毫無商量餘地地一口拒絕,她說:“侯公子雖然飄泊在外,但總有回來的一天,以前我就拒絕了很多人的盛情,今天當然也不可能接受田大人的聘禮。”
誰知這裏還在勸來推去,那邊迎娶的花轎已經吹吹打打地來到了媚香樓下,這便是阮大铖訂下的強娶之計。娶親的隊伍人多勢眾,李大娘阻攔不住,已直衝進樓裏,大有不抬走人決不罷休的勁頭。李香君被逼得無路可走,隻好佯裝答應下來。聲言先回屋打扮,妝成立即上轎。娶親的人在樓下客廳中坐等了好一陣子,猛聽得樓外“呯”地一聲悶響,接著傳來侍婢的驚呼:“不好了,小姐跳樓了!
娶親的人見鬧出了人命案,嚇得不敢再糾纏,一聲不吭地抬著花轎溜回去了。
李大娘與媚香樓的姐妹將李香君抬回屋中,又急忙打發人找醫生。住在附近的楊龍友聞訊趕過來,院中已空寂無人,隻有那把帶血的絹扇孤零零地落在地上。楊龍友拾起絹扇,端視良久,深為李香君的貞烈品性感慨噓啼,一個奇妙的構思在他腦海中形成。進屋探視過昏迷不醒的李香君後,楊龍友帶著絹扇離開媚香樓,回到自己家裏,立刻在書房中坐下,取出一枝不曾用過的羊毫筆,就著扇麵上的血跡稍作點染,血跡便成了一朵朵鮮豔欲滴的桃花,再以墨色略襯枝葉,一副灼灼動人的桃花圖便完成了。楊龍友對扇沉吟良久,又在扇麵上題下三個小字——桃花扇,準備等李香君傷愈後還給。
幸虧媚香樓不高,摔傷後的李香君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調治,傷勢總算痊愈了,這時田仰已離開南京,娶妾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不久後,清兵攻下揚州,直逼南京,弘光帝聞風而逃,最終被部將劫持獻給了清軍,隨後南京城不攻自破。
南京城破之時,李香君隨著一些宮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籠”,市街上已是一片混亂,清兵燒殺搶掠,難民四處逃竄。李香君高一腳、低一腳地向秦淮河畔走去,隻見到處火光衝天,夜空映得一片血紅。好不容易來到長板橋上,站在橋頭,向媚香樓方向望去卻發現媚香樓也已隱入一片火海之中。李香君心裏一沉,腳下發軟,一下子跌坐在橋麵上,腦子裏一片空白。
正巧,這時當年為李香君教曲的師傅蘇昆生路過長板橋,無意中發現了坐在地上發傻的李香君,連忙將她扶起,才知她已無處可去,便帶著她隨逃難的人流,奔往蘇州。其實,這天夜裏侯方域也正在南京城裏,他是在揚州兵敗後脫身返回南京的。到達時正逢清兵肆虐屠城,他心裏焦急地掛牽著李香君的安危,火燒火燎地趕到秦淮河邊,卻看到媚香樓燃成一團烈焰,熟悉的人一個也沒見著。他在媚香樓附近徘徊尋找了整整一夜,卻沒能見到李香君的影子;其實那時李香君就坐在離媚香樓僅有一箭之遙的長板橋上,無奈老天戲弄人,偏偏沒讓他倆相遇。
李香君在蘇昆生的照顧下來到蘇州,由於一路顛波勞苦,精神上又極度悲傷,她已身染重病。病中的李香君深深地思念著侯郎,她日夜捧著那把血染的桃花扇,回憶著侯郎的音容笑貌,淚水浸透了衣襟。
在蘇昆生北上不久,李香君開始咯血,病情一日重於一日,終於氣息難繼。彌留之際,她掙紮著讓卞玉京為自己剪下一綹青絲,小心翼翼地用紅綾包好,再把它綁在比生命還珍貴的桃花扇上,然後交給卞玉京,請她轉交給侯方域,並留下遺言說:“公子當為大明守節,勿事異族,妾於九泉之下銘記公子厚愛。”
侯方域得到蘇昆生送來的消息,立刻啟程,趕往蘇州。可惜,當他來到卞玉京的小院,李香君已於前夜咽下了最後一口氣,隻給他留下一片摯情,令他心傷欲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