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尋找天音 第260章 抗搶婚血染桃花扇
第十一支花:花仙陳圓圓。秦淮八豔之一,蘭心蕙質、淡秀天然,令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
陳圓圓,常州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本姓邢,名沅,字畹芬。為蘇州名妓,善歌舞。陳圓圓母親早亡,跟著養母陳氏姓。圓圓能歌善舞,精通音律,色藝冠群,時為稱“江南八豔”之一。初為田畹歌妓,後吳三桂納為妾。吳三桂出鎮山海關,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陳圓圓曾被俘。
崇禎末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威震朝廷,崇禎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給帝尋求絕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憂慮之心,遂遺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覓豔。田畹尋得陳圓圓後,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為己有。
不久李自成的隊伍逼近京師,崇禎帝急召吳三桂鎮山海關。田畹對農民起義軍整日憂心惶惶,便設盛筵為吳三桂餞行,圓圓率歌隊進廳堂表演。吳三桂見圓圓後,神馳心蕩,高興得摟著圓圓陪酒。酒過三巡警報突起,田畹恐惶地上前對吳曰:“寇至,將若何?”吳三桂說:“能以圓圓見贈,吾首先保護君家無恙。”未等田畹回答,吳三桂即帶圓圓拜辭。吳三桂在其督理禦營的父親勸說下,將圓圓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讓皇帝知道。
李自成打進北京後,吳三桂的父親投降了起義軍,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下所掠。當吳三桂答應投降李自成時,聽說陳圓圓已被李自成的部將所占,衝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遂投降了清軍與農民軍開戰。這就是吳梅村在《圓圓曲》中所曰:“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後來吳三桂為滇王,圓圓隨往。
清代順治年間,吳三桂進爵雲南王,欲將圓圓立為正妃,圓圓托故辭退,吳三桂別娶。不料所娶正妃悍妒,對吳三桂的愛姬多加陷害冤殺,圓圓遂獨居別院。圓圓失寵後對吳漸漸離心,吳曾陰謀殺她,圓圓得悉後,遂乞削發為尼,從此在五華山華國寺長齋繡佛。
後來吳三桂在雲南宣布獨立,康熙帝出兵雲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吳三桂死後,陳圓圓亦自沉於寺外蓮花池,死後葬於池側。
第十二支花:花飄李香君,秦淮八豔之一,豪爽俠氣、精通音律,俏麗生輝。
李香君,又名李香,南京人,秦淮河畔媚香樓裏的名妓,秦淮八豔之一。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樓裏的紅姑娘,這媚香樓建得精巧別致,臨水而立,站在樓上憑欄而望,煙水澄碧、畫舫織彩的秦淮河盡收眼底。媚香樓的主人是李大娘,她年輕時也是秦淮河邊的紅妓女,年長後用自己的積蓄建了這座媚香樓,收養了幾個幹女兒,以詩酒歌舞待客,在南京城裏頗有些名氣。最給媚香樓撐臉麵的就是李香君了。這姑娘自小在李大娘身邊長大,詩書琴畫歌舞,被李大娘調教得樣樣精通,性情上也學了李大娘的豪爽俠氣,著實逗人喜愛。要說李香君的長相,別有她的特點,她身材嬌小玲瓏,眉眼兒俏麗生輝,小嘴唇微微上翹,顯出幾分俏皮,整個一個可人兒的模樣,因她嬌小而香豔,名字裏又帶個香字,所以客人們都戲稱她是“香扇墜”,還真合她的那種韻味呢。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罷桃花扇底風。在那些暖暖軟軟的香風中,居然還是熏出一些硬骨頭。李香君又是一個詩書琴畫歌舞樣樣精通的角兒。因為養母李貞麗仗義豪爽又知風雅,所以媚香樓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
媚香樓在秦淮河畔屬於那種比較高級的妓樓,這種妓樓裏的姑娘多是賣藝賠笑不賣身,李香君便是這種典型。因為李大娘仗義豪爽又知風雅,所以媚香樓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受幹媽的影響,李香君小小年紀便頗善於辨識好壞忠奸,第一次見到侯方域並一見傾心時,李香君才十六虛歲。
侯方域與方以智、陳貞慧、冒辟疆合稱明複社四公子,又與魏禧、汪琬合稱清初文章三大家,確實才華橫溢。他原本是明崇禎戶部尚書侯恂之子,十五歲即應童子試中第一名。不過,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幾位公子整日聚在秦淮樓館,說詩論詞,狎妓玩樂,顛癡狂笑。侯方域與李香君一個是風流倜儻的翩翩少年,一個是嬌柔多情的青樓玉女,兩情相悅,正是狂蜂愛上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