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7章 不當回事
高承東參加的是全縣的抗旱保苗的會議,這個會議是由縣長親自主持召開的,在會上,要求各鄉鎮務必在5月10日前把所有的煙苗移栽完。當前,烤煙是全縣的重點工作,也是各鄉鎮的重點工作,全縣每年不到5億元的稅收,光烤煙稅收就2億元多一點,差不多就占一半的稅源,烤煙一但有閃失,稅收任務就完不成。
木山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又是西南地區的偏遠縣,每年的財政支出靠的都是國家轉移支付,比如,這些年的稅收基本是零增長,也就5億元左右,但財政支出,每年的支出增長都在18%以上,今年的支出,要突破16億元。國家的政策是你能完成稅收任務,我就一分不少的給你轉移支付,你要完不成,我就什麼支出都不給你。作為縣長,是一個縣的當家人,每筆支出都少不了,就算是拚命,也要完成這點稅收任務,意套取更多的轉移支付。
縣委書記苦苦支撐了幾年,今年準備調走了,因為政績突出,小道消息說要調去盤龍當副市長,人未走,心已不在,所以,這麼重要的會議,就縣長一個在苦口婆心的強調著,反反複複,生怕聽不懂一樣。
中午吃飯的時候,縣長一一敬酒,這讓大家受寵若驚,如果說在決定一個鄉鎮、部門一把手的命運上,縣長沒有絕對的權利,那麼,今天的縣長,也就是明天的縣委書記,那是具有絕對性的權利。有人分析過,在中國,如果你沒有當過縣委書記,不算真正當過官,縣委書記真正是一個大小權利絕對集中的官。
縣長來到高承東的邊上,因為高承東跟譚生勇坐在一起,縣長知道,他們是老搭檔,沙古鄉是烤煙種植大鄉鎮,是全縣完成烤煙任務的重要支撐之一,縣長特別關注。
“高書記,你擔子不輕啊,沙古鄉烤煙任務重,你又是一肩挑,要堅持住。譚部長也在,班子上有啥需要調整,就跟他說,無論如何,都不能在烤煙上有閃失……”
縣長這樣叮囑,高承東不敢再說半個不字,當然是保證完成任務。大概是烤煙移栽現場會,找不到分管領導於國華的事情有人傳到了縣長的耳朵,要不他怎麼會說班子的事情。高承東正跟譚生勇彙報這事,縣長又提起來,真是巧合,該他於國華倒黴。
“我的意見還是多換思想少換人,要不我去做做工作?”譚生勇還是希望於國華留下,於國華在抓烤煙上,是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工作能力有目共睹。
“我從來沒有懷疑過他的工作能力,特別是抓烤煙生產,全縣基本沒有第二個,可是他的心思已經不用在工作上,而是用在如何拆我的台上,用在如何搞垮全鄉的工作上,就象這次現場會,我就差那麼一點,就被他整廢了,他整的不是我,而是全鄉,甚至全縣,這樣的人,太危險了,就象一顆炸彈,不知何時會爆炸。我不是心胸狹窄的人,也不是不願意去團結別人的人,但隻要王朝明、侯玉林、於國華他們三人還在一起,我這工作真就無法開展了。”
“班子出現小集團,這確實影響工作,隻是,你要說一下把他們三個都調走,這個動作有點大,對你影響也不好,隻能慢慢來。”
“這我也考慮過,那先調整於國華,其他兩個以後再說。”
“有些事情你要注意把握原則,顧全大局,因為你是書記,是班長,配備一個鄉長,這不光是組織的事情,你也有責任,你要注意考察和培養,楊冠江從有些規定上講,他任副科實職的時間還達不到要求,侯玉林呢,應該說這人有一定的工作能力,關鍵時候也能維護班子形象,作為鄉長候選人,也可以考慮。當然,這些都是我個人的意見,原則上,圍繞班長配班子,到時候,主要還是你的意見。”
“這個我會把握的。”
宴席散了,高承東跟譚生勇交談了不少,看得出來,譚生勇在鄉長候選人上,還是有些傾向於侯玉林。對於楊冠江,他考慮的是能力的問題,楊冠江畢竟剛提拔為副鄉長,在能力、心態的曆練上,還有所欠缺。高承東則不這麼想,他需要的不是一個能力強的鄉長,需要的是一個能貫徹落實自己意圖的鄉長,要的是一個搭檔,一個助手。侯玉林這人太霸道,愛出風頭,愛搶上風,心機又重,要讓他當鄉長,高承東這個黨委書記恐怕也得遜他三分,讓他四分。誰願意讓這樣的人當搭檔?
高承東有點不爽,他的兩個想法,第一個得到積極的支持,第二個有點卡殼,不過他還是得藏在心底,因為楊冠江當這個鄉長,也不是說絕對沒有把握,原則問題,通常都是可以通融,提拔幹部,經常都是有破例。
譚生勇不是不看好楊冠江,而是他知道,侯玉林已經找過盧臨,盧臨對侯玉林的評價有好轉,在烤煙現場會上,盧臨對侯玉林的表現很滿意,當時在現場,盧臨就提醒他,侯玉林這人不錯,臨危不懼,關鍵時候能力挽狂瀾。盧臨要當縣長了,縣長喜歡的人,要當鄉長,組織部門必須實現縣長的意圖,除非縣委書記阻擋,但這種情況非常少,隻有在書記縣長不團結的情況下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