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德國人LeonartRauwulf發表了他在阿姆斯特丹累範特地區的遊記。他是介紹阿拉伯飲咖啡習慣和阿拉伯咖啡館出現的歐洲第一人。
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於1616年在穆哈開始了咖啡貿易,而在17世紀上半葉開始了荷蘭在阿拉伯世界和亞洲的咖啡貿易。那時咖啡在歐洲並沒有需求。
17世紀早期咖啡進口到歐洲主要是通過威尼斯商人。開始咖啡主要被賣給檸檬水商人並被認為有醫藥作用。歐洲第一家咖啡館於1683年在威尼斯開張,最富盛名的是於1720年在聖馬可廣場開張的的CaffeFlorian,時值今天仍然在營業。
17世紀晚期咖啡館在整個歐洲包括荷蘭廣泛的傳播開來,英國和法國都在不同的阿拉伯港口開始了咖啡貿易。
在這個時期,所有的咖啡都從阿拉伯國家進口,因為販賣可繁殖的咖啡豆或者植物是被禁止的。綠豆(沒有外殼的漿果)或烘烤過的咖啡豆是不可以繁殖的。
從17世紀早期,前沿的歐洲植物學家出於科學研究目的而非貿易目的試圖得到咖啡植物。到1690年咖啡在歐洲變得非常流行,而阿拉伯國家的政治問題威脅到了咖啡的進口,不同的歐洲國家出於貿易目的試圖得到咖啡植物。
得到活咖啡樹或咖啡豆的競賽最終由荷蘭勝出。他們很可能是在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所管轄的馬拉巴爾海岸(印度)得到了咖啡植物。1696年,馬拉巴爾海岸的荷蘭管理者把咖啡植物送給他在巴達維亞(現在的雅加達,印度尼西亞)的朋友和同事。在1699年這些植物險些被破壞,但是在1704年這些咖啡成長的很好,管理者出於商業目的而開始在爪哇種植種子。VOC,(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進行了差不多一個世紀的咖啡貿易,也從中得到了咖啡種植方法和咖啡產地的相關知識。
1711年咖啡第一次從爪哇出口到歐洲,約450千克重。十年後的出口量已經達到60000千克。
1706年第一株咖啡植物從巴達維亞被送給阿姆斯特丹市長作為禮物。他嚐試在當地植物園的溫室裏種植咖啡。到1713年,歐洲咖啡第一次從這棵樹上被收獲。在1711到1724年間,阿姆斯特丹花園和其他歐洲植物園調換咖啡植物,在1714年,阿姆斯特丹城更向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王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展示了咖啡樹。這棵樹被種植於JardindesPlantes,這個地方成為了有名的旅遊勝地。
咖啡種子出口到加勒比海地區的法國島嶼馬提尼克島,並且從這裏出口到南美洲的其他港口。法國並不是出口咖啡樹到新世界的第一個國家,因為荷蘭人早在1712年已經在他們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蘇裏南種植了咖啡。蘇裏南咖啡於1718年被進口到荷蘭,馬提尼克島種植的咖啡第一次被出口是在1726年。
1715年咖啡大約從蘇裏南被介紹到了海地。1727年北部巴西開始了咖啡種植,但是不良的氣候條件逐漸推移著植物,開始是到裏約熱內盧最後(1800-1850年)到聖保羅洲和Minas,在這裏咖啡植物找到了理想的生長環境。
在1730年英國人把咖啡帶到了牙買加,這裏現在以生產最好最昂貴的藍山咖啡而聞名。1825年咖啡第一次在夏威夷被種植,這也是唯一生產美國咖啡的地方。在19世紀咖啡又被重新帶到了歐洲國家在非洲的殖民地。
直到19世紀中葉,生長在阿拉伯半島之外的咖啡主要來自於從荷蘭的雅加達進口和生長。
在阿姆斯特丹的第一次咖啡交易發生在1711年,以1.39盾每磅(500克)售出,這在當時是很貴的價錢。這使得咖啡貿易有很大的利潤可圖,到1725年已經有1百30萬公斤咖啡被進口到荷蘭
起初咖啡主要從印度尼西亞進口到荷蘭,也有少部分來自於蘇裏南和錫蘭(斯裏蘭卡),但是直到這個世紀末咖啡主要來自於蘇裏南。整個18世紀荷蘭人統治著國際咖啡貿易,而他們在世界貿易的主要競爭對手英國則主要控製茶貿易。19世紀末法國成為主要的咖啡貿易商。英國則從荷蘭手中奪取斯裏蘭卡,大大地增加了咖啡產量,這樣使得英國在19世紀成為咖啡的第一進口商。
到18世紀末再整個歐洲範圍內咖啡的價格大跌,咖啡從奢侈品成為所有社會層麵的日常飲品。”
這邊的金能亨說的是口沫飛濺,好不得意,那廂坐著的李鴻章可是活活的遭了洋罪了。什麼西洋咖啡的起源啊?什麼牧羊人的故事啊?還有金能亨嘴裏時不時溜達出來的洋文,真是讓李鴻章傷透了腦筋,可是,今天自己是有大事要求這個洋鬼的,咋辦?隻能且讓他再癲狂會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