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無地自容(2 / 3)

“更準確的說,這是他第三次來到敘拉古,但並不是第三次來到西西裏。”色諾克拉底糾正他道,“在他第一次來到敘拉古之前,還曾經遊曆過西西裏的其他城邦,包括埃特納火山,他還穿過海洋去過埃及。”

“這我倒不清楚。”亞裏士多德說道,“你知道的,我來到學園時,正好是他第二次拜訪敘拉古的時候。”

“我沒有經曆過他第一次拜訪敘拉古,但關於那次訪問的傳說很多。”色諾克拉底說道,“包括他被僭主欺騙,被賣為奴隸,被昔蘭尼人救下,等等。”

“是的,我曾聽過那個故事。但我認為這不一定是事實。”亞裏士多德坦率地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老師怎麼會被賣為奴隸呢?他如果想脫身難道還不容易?”

“很好,你也想到了這一點。”色諾克拉底點頭道,“對於具體發生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在那次回到雅典之後,老師就開設了學園。”

“你這麼說是認為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因果聯係?”亞裏士多德問道。

“聽我說完,這是第一次老師來到敘拉古的經曆。但在上一次,我曾跟隨老師一同來這裏,那時,老師突然失蹤了,直到很多天之後才突然出現在西西裏之外的大海上。”

“你說什麼?上一次老師也在敘拉古和你們失去了聯係,就像這次一樣?”亞裏士多德瞬間睜大了眼睛,“那麼,那時發生了什麼?”

“如果讓我回憶的話,那時並沒有發生什麼特殊的事情。”色諾克拉底思忖了一下,“老師在一個夜晚突然不見了,我們曾懷疑是僭主偷偷把他囚禁了起來,但我們在任何地方都沒有找到他。我們使用了量地術,甚至借助了星象占卜,始終得不到任何信息。”

穀  “那麼,老師後來怎麼就這樣突然出現了?”

“是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人首先找到的他。據他們說,老師突然在海麵上,就在他們船隻的正前方。他對他們的解釋是,他剛剛穿越了虛空。”

“這一點我就不懂了。”亞裏士多德問道,“既然在畢達哥拉斯的學說裏,虛空是空間的界限,那麼又怎麼會有人能夠從‘界限’中穿過呢?如果虛空真的是一個一無所有的地方,那麼我們又怎麼可能‘穿過’它?”

“對此,我一開始也深感疑惑,並且仔細閱讀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著作。在他們看來,空間是連續的,而虛空是分割它的界限,這樣就使得無規定的存在變得有了規定性。”色諾克拉底答道,“但隨著我最近對數學與自然學的研究,我似乎明白了什麼:這種對於‘界限’的理解就植根於對於‘世界’的理解之中。換言之,這其實是表明了世界的多重性。”

“你的意思是說,多重世界其實就是由虛空的存在引起的?”亞裏士多德追問,“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不敢說我理解了這件事,這隻是我的猜想。”色諾克拉底說道,“空間的連續性是絕對的,因此在一個空間中是不可能有界限這回事的,我們看到的占據空間的物體並不是空間本身,而隻是恰巧占據了空間的一部分。所以說是虛空規定了物的本質,似乎並不合理。”

“但是,如果存在著多個空間呢?”色諾克拉底緊接著替亞裏士多德提問道,“你可能會問,這些空間難道不都是一個更大空間的一部分嗎?所以,真正重要的是,這些空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如果不同的空間都是存在於同一個世界之上,那麼毫無疑問它們就存在著連續性。而這樣的每個空間都可能成為世界整體的一部分。但如果空間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呢?就像同心圓的每一個圓周,或者兩條平行的直線,它們並不相連,因此它們都不是彼此的一部分。”

“在這兩個例子中,你可能就會想到了,兩條平行線之所以說不會相交,是因為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空隙,那兩個空間之所以被稱為彼此獨立的,又是因為什麼?是什麼讓它們不會相連或者逐漸融合為一呢?”

“我思考的結果是,這個空隙就是虛空。”色諾克拉底語氣堅定,“所以,虛空分割了無限,但不是以我們可見的方式分割了無限,而是將無限分割為了不同的空間,這些空間是彼此獨立的。”

“數學家們經常製造空間,而很顯然,他們製造的空間並不占據我們這個世界空間的一部分。那麼這些空間在哪裏?”色諾克拉底看到亞裏士多德逐漸迷惑的表情,繼續解釋道,“有些人說,他們製作的空間是靈魂的一部分,而進入這個空間的隻有靈魂——這是可思對象的空間,也就是思想的世界。”

“確實如此,我們也會在思想中構建一個空間,然後將它投射到現實。然而,有很多數學家也可以做到自己全身都進入一個空間,這個空間是他們自己的秘密領地。如果這個空間是純然屬於思想的,也就是不含有一點可見的質料,那麼它怎麼可能讓身體也進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