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捷足先登(1 / 3)

談到恩培多克勒,在場的眾人都提起了注意。這不僅是因為這位前輩哲學家在自然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因為他本人的生平極具傳奇色彩。

他輾轉在當時最著名的兩個學派中學習,但同時被這兩個學派驅逐,他與當時最著名的哲學家交往甚密,但這些哲學家與他交流的隻言片語都沒有流傳下來。他的著作不知所蹤,但當世的每個人都知道他的理論是什麼。

四元素說,它奠定了全部元素論自然學的基礎,沒有人知道最早傳揚這個學說的人是誰,也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個理論就是被所有人歸在恩培多克勒的名下。但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沒有人提出過疑問,也沒有人懷疑這些是以訛傳訛。

恩培多克勒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名字,所有人都知道他,但所有人又都不知道他究竟經曆了什麼,教授了誰,又是如何傳揚他的思想的。人們唯一確定的一點是,他是西西裏人,終生沒有離開過大希臘,也沒有去過希臘本土。

對於普通人而言,他們津津樂道的一點是恩培多克勒的死。人們知道,在六十歲的那一年,他縱身躍入了正在噴發的埃特納火山之中。這座著名的活火山與敘拉古相距不遠,因此也有人傳說恩培多克勒的晚年就是在敘拉古度過的。

“有人說,恩培多克勒的家鄉是阿格裏真托(Agrigentus)。”優西比烏斯說道,“它是西西裏島整個南海岸線的中心,如果乘船沿島而行,距這裏不過三天的路程。”

“據說傑拉海域附近一直有連續的風暴。”艾斯齊納此時向眾人解釋道,“我以為,此時不宜出海。”

“那就隻能走陸路了。”阿裏斯提波轉向柏拉圖,“我們總得親眼去看看才能相信,不是嗎?”

“走陸路?那可要很久了!”優西比烏斯驚呼,“如果一直沿著海岸走過去,恐怕也得七天時間。”

“為什麼要沿著海岸走呢?既然是在陸上,當然要走直線。”阿裏斯提波嗬嗬一笑,“你說呢,柏拉圖?”

“這不可能,直線意味著翻越重重高山。”優西比烏斯趕緊擺手,“你不熟悉西西裏的地形吧?橫貫東南的山脈阻擋了敘拉古和西西裏的南部城邦,要翻山越嶺,恐怕得花更長的時間。”

“你不是擅長趕路嗎?愛利亞人?”阿裏斯提波一指優西比烏斯,漫不經心地說道,“找到一個中心點,不就行了?”

“難道是讓我去?”優西比烏斯打起了退堂鼓,“即使我可以做到,你們怎麼跟我一起做呢?”

“不用擔心,我們這裏有不少數學家。相信他們可以製定出一條完美的線路。”阿裏斯提波盯著柏拉圖說道,“快點做決定,我需要去睡一覺了。”

“哈哈。你這麼急切,自己去不就好了?我相信山脈無法阻止你。”柏拉圖笑著回答道。

“山上很冷,很不舒服。”阿裏斯提波裹了裹袍子,“我希望走一條溫暖的路線。”

“我願意為你指出一條道路。”柏拉圖說道,“據我所知,在卡塔尼亞西部有一條山穀,通過它就可以穿越山脈。”

“你如此熟悉西西裏,為什麼還要指使我呢?”阿裏斯提波不悅地說道,“不如你親自帶隊去一趟,相信會讓事情簡單許多吧。”

“每個人都有他適合的位置。”柏拉圖微笑著搖了搖頭,“我希望是經曆了襲擊的人親自處理自己的危機。”

“那麼,就是我和亞裏士多德去進行這次調查了?”阿裏斯提波立刻醒悟了過來,“優西比烏斯也是麵臨危險的人,所以我們也要加上他。”

“既然你已經有了決定,我支持你的意見。”柏拉圖轉而看向優西比烏斯,“愛利亞的客人,你是否願意再次出手相助呢?”

……

亞裏士多德再次踏上了旅程,隻不過這次他們沒有漂流在海上,而是在陸地上旅行。狄翁本來安排了一輛馬車,但當他們遇到山路時車險些翻倒在懸崖下,於是便被舍棄了。優西比烏斯半主動半被迫地加入了這次旅行,據他自己說,他的技藝並不適合長途跋涉,而隻適合定點移動。然而,他並不知道阿格裏真托的確切位置,隻好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