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一 霍去病之死(2)(1 / 2)

一百零一 霍去病之死(2)

一百零一霍去病之死(2)

二,李敢傷衛青事件及其背景史記記載:李敢以校尉從驃騎將軍擊胡左賢王,力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多,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代廣為郎中令。頃之,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乃擊傷大將軍,大將軍匿諱之。

從這一段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漠北大戰結束後,李敢獲封為關內侯,出任郎中令。“頃之”李敢因父仇擊傷衛青。這一年是公元前119年。

李敢因為父仇所以不顧性命的去找衛青拚命,這符合一個剛從沙場上下來的軍人的身分,也符合李家人質樸的個性。衛青事後並沒有聲張而是將此事隱瞞,也完全符合他一向仁善退讓的個性。

衛青的大度有沒有使李敢心生愧疚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李敢後來還恨不恨衛青,他的這個舉動已經足以為整個李氏的衰落埋下禍根。

李敢是李廣之子,漠北大戰時霍去病的部下,朝廷的郎中令。但他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一直被人忽視,他還是當朝丞相李蔡的侄子。

李蔡曾經是衛青的部將,但是此時的身分是丞相,他是李廣的從弟。李廣自殺,李敢認定了衛青是他的殺父仇人,並且采用了激進的方式,發生了流血事件,那麼貴為丞相的李蔡對衛氏意味著什麼?

正當得勢的衛氏也許不會把李蔡放在眼裏,但是江河日下且正被皇帝逐漸冷落的他們還能這麼坦然的麵對著一個有可能對他們懷恨在心的李氏高官嗎?

三,李蔡之死與李敢之死丞相李蔡於第二年的三月份畏罪自殺了,他的罪名是侵占了先皇陵寢的一塊地。

一個很可笑的理由,李蔡既不是傻子也不是瘋子,而且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他是要錢不要命的財迷。天下那麼大,身為丞相的他要想占一塊地,哪裏不行,為什麼要去侵奪先皇的墓地?連三歲小孩子都知道那是死罪,李丞相為什麼要冒天大的風險去占那塊地?占了這塊地,他得到了什麼天大的好處了?

政治是不講因果邏輯的,有人證據確鑿的指出他犯了這種大逆不道之罪,皇帝隻能派人查,還沒有下獄,李蔡便自殺了。說到底,他隻是一個才智平庸的武將,在複雜的政治鬥爭中根本不堪一擊。

繼任丞相之位的是太子太傅莊青翟,也就是說,太子是這場政治鬥爭的得利者。

與此同年,霍去病突然因為李敢刺衛青,在甘泉宮狩獵場當著武帝的麵射殺了李敢。

這個事件疑點重重。

首先,在甘泉宮狩獵時殺人,這個殺人地點選的太離奇了,現場一定有很多皇家衛隊,不可能保密,尤其不可能在軍中保密。李家世代為將,李廣又頗愛護士卒,李家在軍中是有一定影響力的。霍去病這麼做,影響太惡劣,會引起很多人的反感,甚至是憤怒,他什麼要在這裏殺人?在這裏殺人他得到了什麼好處?

其次,李敢當時的身分是郎中令,九卿之一,就算在軍中他是霍去病的部下,但這時並非是在塞外打仗,此時的霍去病根本沒有權利私自處決李敢。當初衛青在塞外時都不敢私自處決部將,因為這會犯忌諱,專殺大權隻有皇帝才有,霍去病當著皇帝的麵明顯越權行事,實在是為人臣子的大忌。他為什麼要去犯這種大忌?難道沒有別的方法處置李敢嗎?

還有,霍去病殺李敢距離李敢傷衛青之間有一段不短的時間,這是為什麼?他既然可以不顧軍中的議論,不顧皇帝的感受,為什麼還要隱忍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才動手?有什麼會讓他產生顧慮?

如果說霍去病殺李敢是蓄謀已久的,實在說不通,因為他采取的辦法真是太笨了,對他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還會給他帶來種種潛在的惡果。世上有千百種比這更好的辦法,聰明絕頂的霍去病為什麼想來想去偏偏挑中了這種對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辦法?

如果不是醞釀已久的謀殺,那這個事件便是一個突發事件。衛青受傷後對外封鎖了消息,霍去病一直不知此事,他是在甘泉宮狩獵之前,或者就是在狩獵之時才剛剛得知李敢傷衛青這件事的。依他在戰場上雷厲風行的個性,一箭便取了李敢的性命。

霍去病為什麼會突然知道這個消息的呢?是誰將這個消息透露給了他的呢?為什麼要選在狩獵場?透露信息的人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