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時,昭帝剛崩,漢朝的皇帝都還沒找到,哪裏有心思理解憂公主
解憂公主就是這樣一邊不停的上書盼著大漢的援兵,一邊說服著烏孫國的民眾抵抑匈奴,一樣一拖就拖了三年,天知道這四年她是怎麼熬過來的。
終於,本始二年,大漢的政治交接已平穩,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對付匈奴了,而且是大手筆。
大漢五路大軍共十五萬齊發,並且派常惠到烏孫協助烏孫王領精兵五萬夾擊匈奴。匈奴原本也是一個欺軟怕硬的,見大漢大軍到來,調頭就跑,因此大漢十五萬大軍收獲甚微。到是常惠和烏孫王所領的五萬烏孫軍斬獲無數,烏孫的困圍由此才解。
解憂公主經此一難,在烏孫國更俱聲望!
她的子弟都對漢朝保持了忠心,她的女兒弟史嫁給了龜茲國國王,從此龜茲國世代忠於漢朝,他的小兒子萬年被封為莎車國王,卻不到兩年因推行改革被莎車貴族聯合匈奴發生政變,而被殺害。
解憂公主借著萬年的死,說服了烏孫王翁歸靡徹底斷絕與匈奴的聯係,上書請將再嫁一個少公主與她的兒子元貴靡。這個計劃卻遭到了蕭望之的強烈反對,至使和親一拖就是五年,最後實施時,翁歸靡卻突然逝世。匈奴公主之子“狂王”發生政變,奪取了王位。
常惠建議幫助元貴靡奪回王位再將少公主嫁過去,卻又遭到了蕭望之的反對,從而使和親被廢,解憂公主被拋棄。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解憂公主仍未放棄,此時,以宣帝的個性,解憂公主若上書請求回長安,宣帝一定會答應。然而解憂公主卻是選擇了一條更難得路,她又嫁給了“狂王”!
後來“狂王”失人心,與匈奴多方聯係,解憂公主與漢使合謀殺“狂王”,失敗,又遭遇了一次屈辱。
如今雖然烏孫被迫分國,然而她終於熬到了匈奴降服!
回國宣帝賜給解憂公主田地、宅第、奴婢等,奉養優厚,朝見皇帝的禮儀同皇帝親生公主一樣,二年後,解憂公主逝世!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與解憂公主同去烏孫的馮夫人,在解憂公主歸國時一同歸國。然由於現作的烏孫大國王元貴靡之子星靡年幼,根本經不起小國王烏就屠的挑恤。
馮夫人又主動上書,表示原出使烏孫,鎮撫星靡。宣帝又是又派馮夫人出使烏孫,在西域都護任職。
解憂公主的故事就此結束。
她是中國最偉大的和親公主,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