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和風亮了另一片天空 2 古人的“鄉飲酒禮”(2 / 2)

我覺得後者的思考更具現實意義。尊客的禮節,敬是重點。相互的謙讓,加上良好的行為,就是敬。人群之間相互謙讓誠敬,就沒有傲慢,更沒有怠慢。“不慢不爭,則遠於鬥、辯矣。”這,就是“鄉飲酒禮”這項古老禮儀向人們提出的生活取向。

2007-10-25 14∶49∶14

小說“大蒐禮”

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一看“大蒐禮”這幾個字,腦袋就會大:這“蒐”字咋讀啊?

是的,這個字我也是才從字典上查到的,讀“s ō u( 搜 )”。

我很想知道“蒐”的本意,但字典上並未作任何解釋,隻標注“搜”同“蒐”。

我之所以對“大蒐禮”感興趣,是由於“大蒐禮”文化所蘊涵的原始民主精神,以及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據《左傳》記載,“大蒐禮”盛行於西周時期,它是一種集體性的軍事演習性質的大禮,目的是通過典禮的方式,調動、汲取應付外患的戰爭資源,培育國家軍事活動所需要的整體精神,即國家團結的精神資源。

那時候,能參加“大蒐禮”的,都是國人階層。所謂“國”,就是指“城郭”,國人也就是住在城郭裏麵的人。而鄉以外的野中之人,是不出戰的。換句話說,古代能夠外出打仗的都是貴族。所以,“大蒐禮”也培育了古代戰陣中特有的貴族做派。

那時,軍隊擴張、增加軍費,需在“大蒐禮”上通過。這顯現了國家推行新製,是要全體公民通過才行。這也讓我看到,遠古部落時期公眾意誌下民主的力量。

還有就是,推選將帥,也要通過“大蒐禮”來產生。

與今人官場上的明爭暗鬥、你死我活不同,那時的整個推選是公開透明、你推我讓,盛行著可貴的謙讓之風。

在當時的大夫們眼裏,選出的將帥是要率眾的,所以,首要條件就是要服眾,要得到全體男性公民的認可。所以,在眾目睽睽的“大蒐禮”上,演繹的是唯才是舉、以德服眾的古風民主和古樸道德。

與“大蒐禮”相伴而行的另一重要現象,是公布國家政令。如晉國的蒐禮,幾乎每一次都要頒布法令。不論是周王還是諸侯,分邦建國,一些重大事情必須經過民眾的同意,否則邦國就難以立足。

當然,那時的“大蒐禮”節目繁多,遠不止上述內容,還包含非常見功夫和風度的射、禦之禮。但這不是我想講述的重點。

我今天尤為關注的是,三千多年前的草根“大蒐禮”它所培育的民眾意見和意誌,曾得到國家充分的認可和尊重。遺憾的是,自春秋後期,“大蒐禮”開始難以為繼。

……

塑造公眾精神,表達公眾意見。“大蒐禮”的曆史告訴我們,“國人”作為一種整體的力量,在國家內部政治鬥爭中是一股決定性的力量,他們曾在邦國政治生活中有很大的發言權。可以說,誰掌握了國人,誰就掌握了政治權利。但是,國人的局限性又會使他們淪為被人支配的小農,終究為“誰對我好,我就支持誰”的政治邏輯而付出被收買、被利用以至於被虐待的代價。

……

長眠於曆史的“大蒐禮”今天走入了我們的視野。遠古的“國人”意誌是否還能回歸這個時代?今天的國民在行使自己權益的表現上,能否超越“國人”?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2007-10-24 20∶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