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6月3日 星期三
昨天收工後收聽了毛主席親自批示的中央26號文件的傳達和公社黨委具體安排意見。
我們集體戶全體同學都受到了極大的鼓舞,連續召開學習討論會,找差距,定措施。毛主席和黨中央對知識青年工作如此重視、如此關懷,更加增強了我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信心與決心。形勢大好,形勢逼人,我們不僅需要有熱情,而且必須要拿出真實的幹勁。【張頤武點評:“全體同學聽完文件傳達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從中我們可以瀏覽一下當年充斥於年輕人頭腦中的意識形態,以及他們所展現的思想風貌和思維特點。】
1970年6月10日 星期三
聽說戶長謝立群將成為我集體戶第一個被抽回城市當工人的知青。但他去的地方不是四平市,而是扶餘油田。那裏正開展石油大會戰,急缺大量工人,聽說每個大隊的知青都攤有名額。戶長謝立群是多麼幸運啊!對於他能第一個被抽走,全戶同學沒有意見。
1970年6月12日 星期五
爬坡
前天中午我主動幫助“學毛著輔導員”郭殿發鏟他家的自留地。他從部隊複員回來,思想水平高,很多人管他叫郭排長。他和我談心,主要講的是“爬坡”:“一個人在成績麵前是繼續打勝仗,還是打敗仗,甚至會不會在爬坡中跌落下來。”
他還對我說,一個青年人要真正成長為名副其實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需要經曆很多的波折和挫折,無論到哪一個工作崗位,若出發點不對,帶著私心去幹革命,是不純潔的,也是永遠幹不好的。一旦打起仗來,遇到點艱難困苦,一個小風浪打過來,就可能蛻變為叛徒、逃兵,由革命走向不革命,甚至反革命。總之,一切都是從“私”字的種種表現開始的。
郭排長去年才從部隊複員回家鄉參加農業生產,他有這樣的思想境界,我很佩服。同時心裏暗暗在想,部隊能夠培養出這樣的好戰士,的確是一個革命的大熔爐。
1970年7月16日 星期四
今天下午戰宣隊領導劉星同誌傳達了公社黨委關於毛主席對文藝工作的一個最新指示,並介紹了喇嘛甸大隊文藝宣傳隊的經驗。這次傳達使我們每一個宣傳員都深受教育,一上午的時間每個同誌都發了言,談了心裏話,討論得很細致。對文藝宣傳的方向、意義、目的更加明確,信心十足。自己是戰宣隊領導小組成員,這副擔子沒有挑起來,很不得力,不敢大膽負責,缺乏見問題就說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文藝工作是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要大批文藝危險論,文藝沒出息論,狠破名利思想,狠抓出風頭、耍態度、鬧情緒等苗頭。
這次會議標誌著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會取得更加可喜的成績。
下麵把近來排練的節目歸納一下:歌舞:1. 老三段。
2. 雪山頂上。
3. 草原上的紅衛兵見到了毛主席。
4. 北京的金山上。
5. 暮色蒼茫看勁鬆。
6. 毛主席呀,毛主席,心裏的話兒告訴你。
7. 紅軍不怕遠征難。
8. 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
9. 把心中的歌兒獻給解放軍。
10.從草原來到天安門廣場。
11.送新兵。
話劇和對口劇:1. 李大娘家的血淚史。
2. 父子先進。
3. 接受再教育。
小話劇:1. 一棵苗。
2. 讚愛國衛生運動。
表演唱:1. 歌唱苦戰奮鬥的紅旗鄉。
2. 目前正當春耕時節。
3. 綜合運用毛主席的農業八字憲法。
4. 五大嫂揀糞。
5. 六個大嫂挖地道。
天津快板和小快板:1. 吐故納新好。
2. 備戰備荒為人民(小快板)。
群口詞:1.
一打三反【金春明考證:197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的指示》;2月5日,中共中央又發出《關於反對貪汙盜竊、投機倒把的指示》和《反對鋪張浪費的指示》。據此開展的運動,簡稱“一打三反”。】
2. 節約用糧學習班辦得好。
小歌劇:一筐雞糞【張頤武點評:本篇日記中的歌舞等節目單是“文革”時代文化生活難得的史料,讀起來生動活潑。】
1970年8月14日 星期五
昨天下午從公社開完批鬥大會回來,大隊劉青副書記順便把我叫去談話,主要講到在今後的工作中(包括宣傳隊、生產隊、集體戶)怎樣起模範帶頭作用,如何再接再厲,加強團結,對我鼓勵鞭策很大。
晚間宣傳隊又召開了生活會議,同誌們發言很熱烈,一直開到晚間11點多鍾。有的同誌的發言很有說服力,談出的問題很尖銳,敢於進行頭腦大搏鬥,一針見血,刺刀見紅,體現出個人思想境界的高度。這樣的會議也是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一種好形式、好方法,隻要敞開思想,擰成一股繩,團結如一人,就能贏得更大的勝利。【張頤武點評:作者在本篇提到的“頭腦大搏鬥”、“一針見血,刺刀見紅”和“個人思想境界的高度”等等,反映了當年抓思想教育工作的特點。】
1970年8月25日 星期二
8月20日到24日,我們宣傳隊先後來到太平大隊、高家大隊、彭家大隊和遼寧省昌圖縣八麵城公社徐家大隊等五個地方。
一路上,我看到太平大隊的幹部堅決執行黨的政策,勇敢阻攔去八麵城賣豬的大車,不許他們進行資本主義交易的勾當。【張頤武點評:語句不多,卻真實地描繪了當年“走社會主義道路與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鬥爭”,發人深思。】
我還接觸到徐家大隊曾參加過八路軍的彭書記,他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高家大隊的“五·七”戰士劉萬會對我們無微不至地關懷,先後送了五壺茶水。
我們一天演兩場,共四個小時,同誌們都很疲乏。但由於加強領導,強調團結,堅持了天天學天天講的製度,同誌們都保持了旺盛的革命幹勁,這是完成好任務的最根本的條件。我們隊伍中有的同誌得了重病,為了不連累大家,不叫一聲苦,發揚了勇敢戰鬥的革命精神,終於帶病堅持完成了宣傳任務。
1970年9月17日 星期四
昨天(16號)王家園子大隊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全體同誌,為歡送我到新的工作崗位舉行了一次歡送會。會議自始至終保持著團結勝利的熱烈氣氛,大隊黨支部、革委會及戰宣隊向我贈送了一座莊嚴的白色毛主席塑像。紅心啊,在激烈地跳動,好幾名同誌熱淚流淌,這是多麼動人的場景啊!同誌們的發言,說出了我的差距,反映出廣大貧下中農對我的希望和要求。我向每一位同誌贈送了一枚毛主席像章,心裏暗下決心:同誌們,你們放心吧,更艱巨、更嚴重的考驗在等待著我,我在貧下中農和同誌們麵前,永遠是一個畢不了業的小學生,一切都要從頭做起,永葆艱苦樸素的勞動人民本色。
我們集體戶的李影和孟秀華同學還贈送了我好幾條毛主席語錄:“共產黨員應該做到最有遠見,最富於犧牲精神,最堅定而又最能虛心體會情況,依靠群眾的多數,得到群眾的擁護。”“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
魯誌達大哥對我提出了很有分量的3條意見:1. 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突出無產階級政治;
2. 刻苦鍛煉勞動意誌,生活樸素,永葆勞動人民本色;
3. 在新的崗位上,努力爭取繼續做一名學毛著積極分子。
李影同學也提出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克服急躁簡單的壞脾氣;張文琴同學提到要發揚在這兒的革命精神,永葆艱苦奮鬥的作風;戰宣隊劉星隊長提的是向焦裕祿學習,要鍛煉敢想、敢說、敢做的大無畏精神,敢於創新路,創出一套經驗來;戰宣隊副隊長高中仁提的是思想上入黨,行動上要有表現,理論聯係實際,繼續接受好工人階級的再教育。
最後,我激動地向大家表示說:同誌們,我要用實際行動來回答你們對我的期望!【張頤武點評:歡送會的場麵使人感動,也使人感慨。我們相信“我”真誠的激動,告別了這裏後,不知“我”是否又曾經回到過這塊土地?這裏的今天是怎樣的呢?那些分別之後的隊友夥伴未來的命運又是如何?今天出版了這本日記,也引發了我們對日記中眾多人物的好奇,他們也許隻在日記中出現過惟一的一次,但卻有著特別生動的真實感。因此,我們同樣渴望了解這許許多多“陌生名字”的命運。】
1970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昨天中午從郭家店回來,一步也沒停腳,晚上隊裏又召開了社員大會—歡送我到新的工作崗位,贈送了我四卷寶書。
貧農老戶長郭殿喜、貧協主席李向臣、老貧農代表宋兆榮、女社員代表宋玉蘭、集體戶女知青陳國彥分別代表老戶長、隊委會、貧下中農、知識青年講了話,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來後集體戶又接著開歡送會,一直開到深夜一點鍾。昨晚是不平靜的一晚,是深受感動教育的一晚,隻能用一句話總結:用實際行動回答廣大貧下中農和同學們的希望。
今天,進城的卡車就要開了,而我卻遲遲不到。等在公社為我送行的母親心急火燎,不斷往我來的路上張望,見麵後大發脾氣。我說我給每戶貧下中農送主席像章和語錄去了,車老板又套車晚了,沒想到車開得這麼早。我剛爬上大卡車,車子就開動了。我從高處望去,見媽媽喘了幾口粗氣,然後轉身放心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