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講評階段:
①加強團結,站穩無產階級立場;
②努力學習,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
經過這次整黨,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革命覺悟有了很大提高,但照黨章50字建黨綱領的要求還差得很遠。【金春明考證:“50字建黨綱領”,指的是當年毛澤東的一個批示:“黨組織應是無產階級先進分子所組成,應能領導無產階級和革命群眾對於階級敵人進行戰鬥的朝氣蓬勃的先鋒隊組織。”後被寫入中共九大通過的黨章總綱中。】
1969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學習了金訓華和他生前戰友寫的文章,【金春明考證:金訓華,上海市吳淞二中高中畢業生,出身工人家庭。1969年5月末,金訓華帶著妹妹和許多同學來到黑龍江省遜克縣遜河公社雙河大隊插隊。8月15日,山洪暴發,金訓華為搶救集體財產率先跳進急流,一次又一次地奮戰,不幸被大水卷走,年僅20歲。很快,金訓華的事跡迅速傳遍全國各地。根據他生前遺願,當地黨組織追認他為中共黨員。】自己與金訓華相比,思想革命化的程度還太低,繼續革命、徹底革命的覺悟還差得很遠,頭腦裏資產階級思想仍占上風,與貧下中農的階級感情還相隔很遠,自力更生、用雙手創造一切的決心還不強。
1970年1月11日 星期日
今天有一女社員說我心狠,不愛回家。我想祖國哪裏都是家,哪裏都有親人。離開了四平的家,集體戶和農村就是我的家;離開了爸爸媽媽,貧下中農就是我的爸爸媽媽;處處拿城市和農村相比,越比越不對頭;處處拿今天同貧下中農過去的生活相比,越比越覺得甜,越比越熱愛毛主席。
【張頤武點評:在這裏,文革時代有關“公”、“私”概念的意識形態表露無遺,顯現了一種宏大的表述。這種對於“家”的理解,是以徹底消滅“私”的領域為原則基礎的,實際上它是不可能存在的,或者說它的存在是值得商榷的。】
1970年1月12日 星期一
前天晚上,出乎我的意料,楊豔華同學突然說:“張新蠶,你進步也帶動我不行嗎?通過這兩天和你接觸,經過老戶長的啟發教育,我過去也總想什麼才是真正的前途,一天感到實在沒意思,開會總是聽不進去。再有,沒有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見到社員也沒啥說的。再比如去年我借口胳膊疼,要求幹看小雞的活。說心裏話,那時主要是怕苦、怕累,像你們咬牙挺著,挺過去也就好了,可當時沒這麼想。從那以後直到現在,我落後,沒幹勁,所有的問題都是從那一天開始的。”
看到楊豔華同學的進步,心裏充滿了無限喜悅,真正嚐到了毛主席做過細致思想工作的甜頭。毛主席說:“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鬥爭的中心環節。如果這個任務不解決,黨的一切政治任務是不能完成的。”
楊豔華還說:“今天王洪珍因為準備結婚,想撂挑子不記工了,我就和她談話,認為她撂挑子不對……”
楊豔華的話讓我非常感動。回想起去年和她一起抬穀草,她往下拿,我就往上添,她氣得幹脆不和我抬了,還諷刺說:“你掙7分,我掙6分,力氣沒你大,我幹我6分的活,咋的?!”又說:“沒你進步,就這樣,有法想去!”我聽後,氣壞了,心想,以後少答理她為好。有一段時間我倆一說話就頂牛,差一點勢不兩立。還有一次竟然在吃飯時把她氣哭了,當時我不吭聲,心裏卻好笑:“有能耐哭啥,別總認為是別人欺負你。”
今天同學們還沒有回來,楊豔華就主動給大夥燒炕。看到女社員沒手套凍手,她就把自己的手套遞給女社員戴。她打心眼裏說:“當時給我評6分我不服氣,現在一回想,社員評的不但是勞動分,還有團結、政治等其它分,是一個人的全麵分。可我卻憋氣幹活不使勁,仔細一想,來農村到底是幹啥來的?對自己也沒啥好處……”
1970年1月23日 星期五
今天上午我領到了紅彤彤的入黨誌願書,上麵還有毛主席神采奕奕的畫像,內心別說有多激動了,一種無尚的光榮感和艱巨的任務感充滿了全身。我在討論發言中說:“生我的是父母,哺育我成長的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是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的雨露陽光。以前我熱愛黨,敬仰黨,有入黨的強烈願望,可做夢也沒有想到黨今天這樣信任我、接納我、培養我……”
正像貧宣隊張永富同誌說的那樣,即使加入了黨的組織,是否就完全合乎毛主席的50字建黨綱領和一個共產黨員的要求了呢?那還相差得很遠很遠,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決不能自滿自足,洋洋得意。即使沒被批準,也要經得起組織上的考驗,不能有絲毫的怨氣。
“無產階級隻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肩負起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的重任,她所起的作用和影響不能混同於一個普通的老百姓。
1970年2月9日 星期一
年三十的那天晚上,梨樹貝大隊幹部和小隊幾個貧下中農在我家吃年夜飯。他們一直和爸爸媽媽暢談到深夜十點多鍾。他們的發言,對我很有觸動。
媽媽說:“剛下鄉時,也是有抵觸情緒的,認為革命二三十年最後下放到農村。可是下來僅僅兩個月,思想感情就發生了深刻變化。過去是幹部成群,每天跟工農幾乎沒有接觸。今天貧下中農的幹勁和精神,不知比自己高多少倍……”
大隊書記侯占山說:“剛領這個任務時,社員們思想上都不大通,不願意接。可是幹部下來之後,所作所為以及帶來的影響,不但特別樂意接了,而且希望再來多些才好。沒有攤到幹部的小隊還很希望來幾戶幹部,另外我們做領導的也感到腰杆子硬了起來……”
1970年2月11日 星期三
在大隊“開門整黨”會議上,有一個年紀大一些的黨員幹部,他的口才比一般的農民要好得多。記得他發言說:“1948年,我二十多歲,幹過武裝民兵,當過幹部,打那些地主老財從來沒含糊過,打得幾乎個個見血。可是為什麼在奪取政權之後卻變得膽小起來?縮手縮腳?之所以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應該很好地挖一挖思想上的根源。”
他還說:“地主資產階級的槍雖然被我們繳了,印把子也被我們奪了過來。但是,他們在思想文化戰線上還占有相當的優勢。我們圖省心,敵人就要開心。”
1970年3月7日 星期六
近四五天來,我隊形勢空前大好。通過辦毛澤東思想學習班,社員自己教育了自己,自己用毛澤東思想管理了自己,革命幹勁倍增,生產蒸蒸日上,真是鼓舞人心,鼓舞鬥誌。
昨天貧農老戶長郭殿喜找我談了一次話。
這次談話,是我下鄉以來碰到的第一次性質不同的談話。往常談話,教育別人,講道理抬高自己的時候多,而這一次談話猶如棒錘在我頭腦裏敲了警鍾。毛主席教導我們:“我們決不能一見成績就自滿自足起來。我們應該抑製自滿,時時批評自己的缺點,好像我們為了清潔,為了去掉灰塵,天天要洗臉,天天要掃地一樣。”作為一個青年,應少聽表揚話,多聽批評話,多受這樣一些教育是極為有利的,這才是真正的幫助和愛護。【張頤武點評:忠言逆耳,貧農老戶長樸素的觀念道出了麵對生活所持有的態度。人們或許可以說:“那個時代許多東西是扭曲的”,但那時推崇的“自我批評”、“自我檢討”所培養出的冷靜和心理承受力卻是異常可貴的,何況又是一個女中學生呢?】
1970年3月10日 星期二
昨晚大隊文藝宣傳隊總結了6天來的工作。作為報幕員,我在會上深挖了自己的活思想,尋找了差距。文藝宣傳隊的同誌們基本上都發了言,大家深受教育。回想這幾天來,貧農社員魯誌達家裏七八口人,但每天都來得第一早,給大家生爐子,給我們知識青年做出了好榜樣;王淑芬腳脖子扭了,卻堅持排演;宋連成、張文琴、江鳳雲等同誌刻苦排練;這一切都非常值得自己學習。
聽媽媽說,那天我們在公社登台演出,她在台下看到了我報幕。媽媽說我身材瘦瘦的,個頭兒不高也不矮,穿著一身綠軍裝,腰間紮著一條皮帶。嘿!可精神了!
1970年3月21日 星期六
今天上午吃午飯前,抬頭看到一張《毛主席去安源》的畫像,下麵的紅紙上寫著:“獎給張新蠶,第二隊全體社員。”頓時一股艱巨的任務感和慚愧的心情湧上心頭。這幅獎給自己的主席畫像隻能說明我的以前,並不能代替現在和將來。【金春明考證:本篇日記寫到了《毛主席去安源》。《毛主席去安源》為油畫作品,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生劉春華創作。1967年10月,該畫在北京曆史博物館展出後,備受觀眾推崇,留言整整寫滿四本。後來據有關部門統計,該畫共印發了9億張之多,遍布大江南北和長城內外。】
聯想到自己前幾天到大隊文藝宣傳隊排練時,換上了幾件新衣服和一雙棕紅色豬皮鞋。看起來是件小事,而頭腦裏怕髒怕累、想脫離群眾卻是大事。今早宋玉蘭和一些社員都反映自己快成了脫產幹部了,這個說法自己承認是有根據的。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個名符其實的共產黨員應該襟懷坦白、忠實、積極……共產黨員應該處處給群眾留下好印象,起到好的影響。
1970年5月4日 星期一
昨天一早自己出了個笑話,但也很能說明問題。
剛下完雨的第二天,上工的鍾聲敲得格外早。天剛蒙蒙亮,自己一覺醒來急忙趕到了隊部。犁杖已套走了,哎,女社員怎麼一個也不來呀?嗯,可能還沒起來呢!我順手操起一個木頭棒子,朝那大鍾叮叮當當地敲了十來下,又回到隊部等待出工。曲洪福隊長過來與我搭話,一問,才得知男女社員們早已下地了。想想,心中暗自好笑,但卻很有意義地提醒了我,共產黨員一時一刻也不要脫離群眾!自己已有四五天沒出早工了,這次誤以為自己起得最早,竟自作聰明敲起鍾來了。這使我想起毛主席的英明論斷:“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還有,“誰敢於嚴格要求自己,誰就進步得快,誰經常問別人,誰就不會走錯路”,確實不假!【張頤武點評:本篇日記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一個處於花季年齡的女孩對自己近乎嚴苛的要求—即使是一個因為粗心引發的小笑話,也被“我”給自己定論為“脫離群眾”。想必長大後的“我”再回憶起這段往事時,還能想起當年給自己加注的“定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