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2.《教孩子要輸得起,跌倒了,再爬起來!》(2 / 2)

【名人示範榜樣】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岩鬆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很不好。但當他扔下書包在大草原上像匹小野馬似的瘋跑時,媽媽從不會把他抓回來寫作業什麼的。而是一邊幹著活,一邊看著自己的兒子笑。作為一個母親,她知道,學習固然很重要,但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對一個孩子來說意味著更多。

一次,白岩鬆的考試成績在全班排了倒數第二,他一生氣,就偷偷把張貼分數的光榮榜撕掉了。後來這事兒終究還是被老師和家人知道了。當然,白岩鬆又挨了媽媽一頓打。但媽媽絕不是那種粗暴的隻知道打孩子的人,作為一個老師,她能理解一個無法麵對自己成績的小孩子的古怪心理。

媽媽打過白岩鬆後就為什麼挨打這件事和白岩鬆聊天。在媽媽一句句語重心長的教誨裏,白岩鬆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懂得了做人要輸得起,掩耳盜鈴終究不是個辦法,開始認真學習起來。

【給媽媽的小建議】

孩子遇到挫折往往會覺得沮喪,覺得沒辦法接受自己失敗了的現實,一旦失敗了,就會發脾氣,任性等,表現出種種“輸不起”的行為,怎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輸得起”的人呢?

(1)增加孩子挫折時的承受力

雖然要盡可能協助孩子成功,但媽媽在平時的生活中不要過分刻意地為孩子排除一些在正常環境中可能遭遇到的困難,當孩子遇挫時,媽媽不要立刻插手,不妨留給孩子自己麵對失利的空間和機會。比如,孩子用積木搭一座高樓,可不巧,快成功時“樓”塌了,看著孩子沮喪的表情,媽媽盡量不要直接替他解決問題,可以和他一起討論,引導孩子去思考,然後讓他自己去執行解決的辦法。孩子克服挫折的能力和動機,常來自於遭遇過的挫折,當他的經驗足夠豐富時,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集體活動中提高耐挫力

在集體遊戲中,孩子會經曆一些挫折和失敗,這些失敗的痛苦經曆讓他更好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長處,發展他的內省智能。他一方麵要學會如何欣賞別人,和同伴友好相處,共同合作;另一方麵在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中,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在集體中的這些磨練有助於提高幼兒的耐挫力。

(3)遊戲中平衡輸贏心態

大人和孩子遊戲時不要經常故意輸給孩子,適當的時候玩一些輸了也有獎勵的遊戲,通過這種辦法,平衡孩子輸不起的心態。當然獎勵的前提是說出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