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2.《教孩子要輸得起,跌倒了,再爬起來!》(1 / 2)

第十八章 2.《教孩子要輸得起,跌倒了,再爬起來!》

生在世,絕不能事事如願。反正,遇見了什麼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喪氣。你應當下個決心,想法子爭回這口氣才對。

——美國人,著名的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馬克·吐溫

勝敗其實乃兵家常事,可一些孩子偏偏不懂這個理,爭強好勝,贏了就滿心歡喜,輸了就大哭大鬧。一些媽媽也抱怨“每次和孩子一起玩遊戲,隻要我贏了他,他就會很不開心,鬧著不算,硬要重來”。麵對這樣“輸不起”的孩子,媽媽該如何開導,讓他坦然麵對輸贏呢?

佩佩是我們小區裏一個兩歲多的女孩,媽媽經常帶她和小區裏的小孩一起玩遊戲。

一天晚飯後我看到佩佩和小朋友在院子裏玩猜拳遊戲,石頭剪子布。隻要佩佩贏了,就會繼續玩下去。但要是她輸了,就會吵著說“不算數”,或是阻止別人贏她。其他小朋友都不高興了,紛紛跑開,不願再和她玩。

眼見大家都跑開各玩各的,佩佩跑到媽媽身邊,忍不住大哭起來:“他們都不跟我玩。”

其實,媽媽早就看到佩佩和小朋友吵架的那一幕,明知理虧又霸道的是佩佩,但看到寶貝女兒傷心難過的樣子,也是很心疼。媽媽真不知道如何對佩佩做出適當的反應。

孩子心理分析:

“輸不起”是一種天性。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常現象。無論什麼事情,孩子總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別人強,獲得周圍人的認可。可是因為孩子年齡小,各方麵都不成熟,他並不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在人前或是在集體活動中,一旦不如人,輸於人時,他就會表現出不滿,不高興。

佩佩的表現正是“輸不起”的代表。想贏又不服輸的孩子,自尊心強且缺乏安全感。他們很害怕輸,一輸就無法肯定自己。同時,因為個性好強的緣故,使得他們在無法隨心所欲地控製周圍時,便以耍賴來否定既成的事實。對待佩佩這樣的孩子,要有一定的方法。孩子自身的能力有限,麵對挫折的忍受力差,一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就會把責任歸罪別人。這時,媽媽的情緒疏導是非常必要的。媽媽應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她描述當時的場景然後告訴她:“佩佩想贏,別的小朋友和你一樣也想贏啊,如果別的小朋友輸了,不甘心,吵著說不算,或是阻止你贏,那你會不會生氣,還和她玩嗎?”用這樣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提供給孩子一個自我反省的機會,讓她發現自己錯在哪裏。培養孩子能輸能贏、樂觀處事的健康心態將會讓他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