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這麼說,但我們很多時候,就做不到那麼明智。我自認為自己是很開明的母親,但有時候麵對孩子時,還是免不了因為著急而做出一些不明智的舉動來。比如前幾天,孩子告訴我他不想參加學校裏舉辦的電腦繪畫比賽,但他沒有跟我說明一個班級隻有3位同學參加,而且老師選中了他。直至老師給我打電話,詢問他為什麼沒有交作品時,我才知道兒子沒有將事情跟我說清楚。因為時間緊急,所以當天中午,我坐在電腦前,看著兒子畫。一邊看一邊數落了幾句。沒想到當天中午兒子根本畫不出好作品。下午兒子放學回來後,我因為工作沒完成,叫他自己畫。沒想到兒子發出一聲歡呼:“太好了,媽媽你站在身後,我緊張得沒有一點兒靈感。”我當即檢查自己的做法,我清楚地知道我是做錯什麼了,居然讓兒子有種緊張壓抑感。所以,我沒有過問兒子畫畫的事,果然,當晚他畫了一張很漂亮的畫。
不去揭開孩子的隱私,讓孩子有被人尊重的感覺,他便能懂得自尊,也會懂得怎樣去尊重別人。那些對人彬彬有禮的孩子,肯定是在家裏很受到尊重的孩子;那些蠻不講理、行為粗野的孩子,在家裏,一定得不到他人的尊重,甚至常常受到傷害。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高素質的人,成為有教養的人,那麼,你首先要做這樣的人。要讓孩子尊重你,你便應當先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隱私。
【給媽媽的小建議】
當孩子長到三四歲時,就開始萌發保護自己隱私的意識。尊重和保護孩子的隱私,其實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保護孩子的自尊。孩子的隱私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麵呢,媽媽又應如何做呢?
媽媽不要當著孩子的麵提及孩子的生理缺陷,如太胖、太瘦、結巴等,特別是不要用帶有調侃、嘲諷的語氣。
媽媽不要當著孩子的麵議論孩子的性格缺點,比如:孤僻、膽小、羞怯等,在性格上存在缺點的孩子內心往往都比較脆弱敏感,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媽媽不要不經孩子同意,隨便翻他的抽屜,或者把他的玩具送人,那樣孩子會很不高興,甚至強烈抗議。在孩子看來,這是不尊重他,侵犯了他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