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識時務為俊傑 (1)(1 / 2)

第二天上午,陳秀英和她的同誌們在一間隱蔽的房間裏召開了秘密會議,成立了中共安華縣臨時支部,由陳秀英任支部書記,另一位姓高的原縣執委委員任副書記。會議決定,盡快恢複革命武裝,將現有的農民自衛軍隊員組建成工農遊擊隊,趁萸江城內敵人空虛之際攻打監獄,救出所有被關押的同誌,然後上青龍山建立革命根據地。陳秀英在會上作了發言,總結了前段鬥爭的經驗和教訓,為了避免誤會和混亂,消除不良影響,陳秀英講了“悔過書”的來龍去脈和她逃出萸江的經過。

其實這些重新集結的革命者並不知道有這麼一份“悔過書”,這些天來他們東躲西藏疲於奔命,沒有機會見到報紙。陳秀英說出來後他們都沉默了。很明顯,他們的心裏播下了懷疑的種子。這樣的沉默令陳秀英惶悚不安:“大家為何不說話?”

過了一會,高副書記才說:“目前的鬥爭嚴酷而複雜,你很難讓同誌們不懷疑你。”

陳秀英說:“老高,我們相處這麼久,你應該了解我!”

老高說:“原來我也了解蔡如廉,可後來呢?”

陳秀英急得眼裏泛起了淚花:“我又不是蔡如廉,大家應該相信我!”

老高說:“你要我們相信悔過書是偽造的,可我們為何不能相信它是真的呢?我們要是相信錯了,你帶我們去攻打監獄不是自投敵人布好的羅網,好讓敵人一網打盡嗎?”

陳秀英一時竟無以反駁老高,她若得不到信任,營救縣城被關押同誌的計劃也將落空。情急之中,她騰地站起身說:“這樣吧,現在派兩個同誌把我爹綁起來,我用我爹作抵押,攻打縣監獄時,你們若發現有詐,立即將我爹斃了!來,現在就去綁我爹!”

人們怔住了,沒人動彈。老高這時握住她的手:“不用了,秀英,我們相信你!”

幾天之後,萸江城內的敵人下鄉清剿,陳秀英率二十餘名遊擊隊員喬裝改扮混入城內,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進了縣監獄,救出百餘人來,但其中沒有水上飆。陳秀英逼問監獄長水上飆人哪裏去了,監獄長說前一天夜裏被幾個蒙麵人挖穿牢房後牆劫走了。陳秀英到牢房裏一看,牆上果然有個剛填好的洞。

農曆五月初,城裏的槍聲尚未傳到鄉下,陶秉坤的日子平靜而悠閑。頭道茶采了,紅薯秧也栽完了,禾苗插下去已經返青,綠生生招人喜歡。手頭沒有要緊的農活,習慣於從早忙到黑的陶秉坤難得地消停了幾天。把光著屁股的孫子福生扛在肩上,山上走一走,田裏看一看,意趣盎然。無論禾葉的拂動,還是狗的吠叫,甚至於孫子胯裏的尿臊,都讓他感到滿足。

在這悠閑而滿足的日子裏陶秉坤給二兒子玉山說了門親,是小淹鎮豆腐坊王家的妹子王桂芝。隻要兩人生辰八字相合,他打算割禾之後就讓二媳婦過門來。按規矩玉山要到小淹去看相合八字,玉山卻紅著臉不肯去。陶秉坤說:“你不去看相,給你討個對子眼回來。”玉山說:“對子眼就對子眼。”操起柴刀就上山去了。

玉山就是這麼一個靦腆的人,讓他與妹子見麵比讓他上刀山還難。陶秉坤隻好讓玉林代二哥去,這也是風俗所允許並為許多人樂於采用的,因為兄弟的身份更有利於鑒定未來新娘的容貌與操行,以便長輩決定取舍。

玉林開始並不樂意,多給了些零花錢,他才揣了兩串粽子,一路走一路吃地去了。後來陶秉坤才知道這是一個極端錯誤的選擇,一樁原該美滿的婚事無端斷送在三兒子手裏。肩負重任的陶玉林到達小淹鎮已是正午時分。端午還差幾天,龍船卻已經在資江裏操練開了,鑼鼓齊鳴,喊聲喧天,有藝高膽大的槳手倒豎在船首,讓雙腳隨著鑼聲的節奏一屈一伸地炫耀。生性愛熱鬧的玉林便將送八字的事擱在一邊,擠進人群裏看龍船。玉林看了一陣,把興趣從龍船轉移到人群中漂亮年輕的堂客妹子身上。玉林有天生的鑒賞力,一眼就能將最有姿色的女子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