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園在大雨初歇之後急急忙忙趕回家鄉青龍鎮,吩咐家人在院門外搭起兩個大棚,支起幾口大鐵鍋,日夜不熄火地熬粥賑濟災民。逃荒的人們聞風而至,不幾日,竟聚集了數百人。到了第六天,已成擁擠哄搶之勢,米還未熬爛就被舀走,到最後,連棚也擠塌了。杯水車薪,顯然不是辦法。陳夢園又匆匆趕回萸江,召開了縣議會緊急會議。縣議會一致通過了立即成立“安華縣賑災委員會”的動議,推舉知事劉維國和議長陳夢園為這個委員會的正、副主席,並致電省政府,請求緊急賑濟。
安華縣賑災委員會成立後的第三天,省政府撥給賑災款三萬塊銀元。又收到縣商會和各界人士的捐贈一萬五千塊,共計四萬五千塊。陳夢園歡欣鼓舞,與知事劉維國商議時,提出由賑災委員會派人去洞庭湖產糧區直接購買糧食,運回後往重災區域分發,這樣有利於製止不法商販趁機哄抬糧價。劉維國表示讚同,舉薦富盛米行老板郭富盛經辦購糧事宜。陳夢園立即說:“此人不妥。許多議員對他頗有微詞,說他囤積居奇,欺行霸市。我看不宜擔此重任。”劉維國笑道:“生意人嘛,哪能不想方設法賺錢?此人精明老道,派別人去,我還不放心呐!陳議長,有我擔保,你不必多慮。”既然知事擔保,陳夢園也不好再堅持異議。但第二天他打聽到郭富盛乃知事之表叔時,心中不能不疑慮起來。
數日之後,消息傳來:五條大船滿載購買的第一批大米沿資江上溯,行至大汴灘,遭水匪搶掠,五條船傾覆三條。沒被水匪掠走的糧包也大部沉入江中,運回縣城的僅有五十來包。陳夢園驚愕之餘疑竇頓生:他知道大汴灘一帶有水匪,多年前他攜變賣家產買來的火器前往長沙參加華興會起義時,就在那裏遭遇過,但水匪一般隻劫貴重物品,哪有搶大米的?他們帶都帶不走嗬。
陳夢園立即隨縣警察所的警察趕往大汴灘。警察們搜索了附近的所有山頭,卻沒見到匪徒的蹤跡。陳夢園詢問富盛米行船隻傾覆地點,水手卻吞吞吐吐,一時指這,一時又指那。大汴灘上翻滾的白浪和震耳的濤聲愈發激起了陳夢園胸中的波瀾,他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他找來幾個水性好的漁民沿江潛水打撈,總算撈起來幾個麻袋,但拆開一看,哪是什麼大米,全是煮過酒的酒糟穀!
陳夢園把這幾袋酒糟穀作為證據帶回萸江,立即去見知事劉維國,把事情述說一遍。劉維國大為驚訝:“這不可能吧?”陳夢園直視著劉維國的眼睛:“證據確鑿,郭富盛企圖瞞天過海,侵吞災民的救命錢,罪責難逃!劉縣長,我隻希望你與這位奸商表叔無涉,沒有從中分一杯羹。”劉維國臉一白,厲聲道:“你這是什麼意思?我堂堂一縣知事,能幹這種貪贓枉法之事?!”陳夢園說:“沒有就好,否則難脫幹係。即使沒有牽連,你也是有責任的,當初不是你力保他當經辦的麼?如今,隻有立即拘捕郭富盛,徹底查明此事,追回全部賑災款!”劉維國搖搖頭說:“陳議長,你的心情我能體諒,但此事關係重大,不可匆忙,抓人容易放人難。容我先查明來龍去脈再作決斷。”陳夢園急眼了:“郭富盛若是連夜逃走,怎麼辦?”劉維國說:“他逃到哪裏去?逃了就罪加一等,他不敢的,我擔保。”陳夢園鼻子裏哼一聲:“你已經擔保過一次了。”
顯然,劉維國對此案在采取拖延的辦法,而且從他的神情看,肯定與此事有牽連。但此時民國體製,仍是知事兼理司法,他不下令,誰也無權拘捕郭富盛。怎麼辦?陳夢園趕回議會與議員們商量對策,決定以賑災委員會的名義傳詢郭富盛,先把他掌握起來再說。但到富盛米行一看,已經關門走人。而在兩天之前,郭富盛就拿著知事手諭提走了全部賑災購糧款!陳夢園捶胸頓足,連呼上當。議員們群情激憤,痛罵不已。當即有十八名議員表示要聯名提出彈劾案。陳夢園與副議長商議過後,宣布第二天召開安華縣議會緊急常會,彈劾不法知事劉維國。
夜幕降臨時,陳夢園在燈下撰寫彈劾案,知事劉維國提著一盒高麗參突然來訪。陳夢園當然對他的來意一目了然,不動聲色地讓座、寒暄。劉維國滿麵堆笑:“早就想來陳議長府上拜訪,無奈公務纏身,延宕至今,還望陳議長包涵嗬!”陳夢園道:“哪裏哪裏,知事為民操勞,日理萬機,豈敢有勞大駕!倒是陳某該拜望知事大人。”劉維國遞過高麗參:“議長日夜操心費神,這點小禮不成敬意,您補補身子。”陳夢園擺手:“無功不受祿,陳某不敢當。”劉維國說:“禮尚往來,人之常情嘛。再說誰不知議長是老同盟會員,革命前輩,乃民國之開國功臣,多重的禮都不過分,況乎區區幾支高麗參?”陳夢園便不再推辭,說:“劉知事,你的來意,我心知肚明,有什麼話,你就開門見山,直說吧!”劉維國笑道:“爽快!我是個直人,喜歡直說。
據說,議會要通過彈劾案,不知是否謠傳?”陳夢園指指書案上的文件,幹脆地說:“確有其事,我正在起草該案!”劉維國臉上笑容倏然全無,窘迫片刻,說:“我有一事請教議長:我劉維國是省政府任命的知事,你議會是安華縣的議會,歸知事管轄,我不明白你們有什麼權利彈劾我這個知事?”陳夢園嗬嗬地冷笑幾聲:“僅此一點,你就無當中華民國之知事的資格!多少革命誌士仁人舍命喋血,推翻封建專製統治,就是為強國富民而建立一個開明民主之政體,政治清明,則國運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