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安華縣境遭遇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旱。從穀雨後開始,一連兩月沒下一場透雨,進入六月,就幹脆滴雨不下,天上連雲絲兒也沒有了。太陽如同火球,把天空燒成滾燙的鐵板,將大地烤出了一股幹燥的焦糊味。山上的樹全都蔫頭搭腦,雙幅崖上幾棵蒼青的百年老鬆開始枯黃,石蛙溪沒有了潺潺流水聲,狗蹲在陰涼處仍吐著舌頭,熱得喘不過氣來。
陶秉坤造的兩丘田都是天水田,往年牛角衝泉水常年不斷,用一根竹筧就可解決灌溉問題,但現在整個牛角衝已沒有一滴水。田裏的水被蒸發掉了,泥巴裸露出來,日益發白,眼看就要開始扯坼。已孕穗打苞的禾苗好像被卡住了脖子,伸不出旗葉抽不出穗。陶秉坤心急如焚,帶領兩個兒子日夜從石蛙溪往田裏挑水。隻要能保持泥巴濕潤,到秋後還是能收點稻穀的。水往田裏一倒,他能聽見一片嗞嗞的聲音,那是禾苗在喝水呢,它們渴死了。石蛙溪斷了流,他便在溪中沙石間掏了一個大氹,待水滲滿氹後再用瓢舀。他和兒子們赤裸的上身曬成了醬油色,已脫過兩次皮。由於每日喝菜糊,四肢乏力,隻能硬挺著。玉林受不住,叫苦連天:“爹,何必下這份死力吃這種死虧?想辦法賺點錢買點稻穀,也比這劃得來!”陶秉坤喝道:“這號年景,你有錢也買不到!人都要餓死了,你還到哪裏賺錢去?!”
旱地裏情況更慘,人從地裏走過,踢起一股股煙塵。栽的紅薯秧隻長了尺把長,葉片全耷拉著開始枯萎,既使不死,也長不出什麼紅薯了。茶樹也死了不少,頭道茶采了不到往年一半,茶行老板又趁機壓價,沒賣幾個錢。要有什麼收成,他隻能指望田裏了。
田裏禾苗總算抽出穗來,開始揚花。稻花的清香令陶秉坤幹澀的嘴裏分泌出些許甜淡的粘液。揚過花稻子就開始灌漿,此時的禾苗就如懷孕的堂客,需要養分滋潤,如果連水都不能保證,穗子上就隻會結些空穀殼。陶秉坤守著溪裏那個氹,一有水滲出就往桶裏舀,往田裏挑。
陶玉田從萸江回來看望父母,見家人每日從事如此繁重的勞作,又是如此稀淡的飯食,心裏很是過意不去。父親和兩個弟弟在烈日暴曬下負重蹣跚而行時,飽食終日的他卻在學校無心念書,為一女子而憂愁煩惱,相比之下他不能不暗自羞愧。他拿起扁擔,加入了運水的行列。他很少挑擔的肩膀很快磨起了血泡,曬紅的裸背火燒火燎,幾趟下來就腰酸背疼。三天後,陶秉坤問:“玉田,你幾時回學堂?”他想了想說:“爹,家裏生計日見艱難,又遭此大旱,我想……我不能再在學堂裏吃白食了。”玉林立即應和:“就是,三兄弟就你老大一人讀書,也太不公平了嘛!”陶秉坤橫玉林一眼,直視著大兒子:“我送你讀書,可不是讓你去吃白食的!”玉林又插嘴道:“爹還指望你當官發財呢!”玉田垂著頭,用樹枝在地上劃:“爹,反正我如今讀書也讀不進了,回來也是個幫手,您就讓我退學吧。”“什麼?”陶秉坤驚詫不已,粗聲喝道,“我辛辛苦苦送你讀書,你居然讀不進!你怎麼變得這麼沒出息?明天你給我回學堂去,要不我拿吹火筒揍你!”
第二天陶玉田隻好收拾東西回學校去了,為省錢,沒有去小淹搭船,徒步走了六十裏。
旱情在發展,土地在烈日下冒著縷縷透明的蜃氣,山上樹林如被火燎了一遍。毋論澆田,人們的飲水也開始出現困難。幹涸的石蛙溪被挖出了許多取水的大氹,狀如一條被腰斬成無數截的蛇躺在那裏。陶秉坤將氹擴大、加深了許多,滲出的水卻日見其少,開始隻須守一袋煙久就能舀上一擔水,到後來,須過上一夜,才能滲滿一氹清淩淩的水了,幸好田裏稻穗已低頭硬米,需水不多,保持濕潤就行,可以省出幾擔水來飲用和澆菜園。陶秉坤每日洗澡都小心在意,不讓水濺到澡盆外去,洗澡水用來澆禾場邊的絲瓜藤。
這日清早陶秉坤挑著水桶到溪裏去,發現氹裏隻有淺淺的一點水,氹邊有些雜遝的幹燥發白的泥腳印。陶秉坤火冒三丈,此時偷水無異於偷人倉裏的穀呢!從腳印的方向看是往下遊去了,他馬上想到是伯父家人指使長工幹的。如今在石蛙溪他也是個人物了,又有一堆兒子,除了伯父家,沒人敢欺負他。
夜飯過後,頂著滿天星鬥,陶秉坤在溪裏潛伏下來,他要當場捉住那個偷水的賊。他坐在一塊岩石後麵,望著水氹那邊。星移鬥轉,時辰快近半夜,氹裏已滲出大半氹水,在星光依稀裏閃著波光。陶秉坤昏昏欲睡,腳步聲驚醒了他。一個提水桶的人影到了氹邊。他有些納悶,反正是一偷,怎麼提個小桶?思量間那人影一躬腰,打了一桶水放在氹邊,欲走,又停住,四下望望,舉手就脫去了身上的衣服。看不清那人麵目,隻見一個白白的身子嘩啦一聲溜進水氹裏去了。他迅速地從岩石後衝出來,跑到氹邊,怒罵道:“哪個三隻手偷老子的水?!老子砸了你的桶!”他抓起桶子,將水倒回氹裏,然後舉起桶子朝地上摔。這時氹裏那個白身子倏地撲上來,抓住了他的雙手:“莫,莫,求你了!”一聽是個女人聲音,他一愣,回頭一看,那光身子上赫然吊著兩個白白的大奶子!再一看那人的臉,竟是陶秉乾堂客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