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飛越人間 第二十八章(1 / 3)

第五部 飛越人間 第二十八章

零秒越千年

10月15日,是中華民族曆史上一個堪稱偉大的日子。

淩晨1時,發射進入負八小時倒計時。

淩晨2時,航天員的隨行醫生依次敲響航天員的房門。醫生敲響楊利偉的房門時,楊利偉還在睡夢中;敲響翟誌剛房門時,翟誌剛也在睡夢中;敲響聶海勝的房門時,聶海勝因聽見了旁邊的敲門聲,自己先起來了。蘇聯、美國的航天員上天之前都習慣在自己住過的房間門後簽下自己的名字,這天早晨三位中國航天員也按照這一“國際慣例”,各自在自己宿舍房門的背後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隨後又在客廳房門的背後留下了三人的集體簽名。而且,三位航天員昨晚睡覺前,還各自在一本簽字簿上寫下了一段留言。翟誌剛的留言是:“光榮屬於集體,屬於祖國,屬於人民。”聶海勝的留言是:“心係‘神舟五號’飛船,誓圓中華飛天夢想!”楊利偉的留言是:“神聖的使命,航天人的光榮。”

接著,隨行醫生為三位航天員做身體檢查。三位航天員身體正常。楊利偉除了體溫比昨天增加了0.1℃外,其他與往常一樣:血壓收縮壓116,體溫36.2℃,心跳每分鍾76次!

隨後開始吃早餐。這頓早餐除了三位航天員,沒有任何人陪同。餐桌為長方形,三人的位置是:楊利偉坐端頭,翟誌剛坐右邊,聶海勝坐左邊。早餐的內容,是楊利偉最喜歡吃的麵條和餃子。這頓早餐吃得不算多,也不算少,用楊利偉自己的話說,感覺挺好,吃得很舒服。尤其讓楊利偉感到提神又壯膽的是,早餐結束前,翟誌剛拿出一瓶紅葡萄酒,給聶海勝倒了半杯,給自己倒了半杯,然後先給楊利偉倒了半杯礦泉水,再往礦泉水裏倒了一點點紅葡萄酒。翟誌剛舉杯說,來,利偉,為你壯行!楊利偉說,謝謝二位!說罷,三人站起來,高舉酒杯,一飲而盡!這是楊利偉上天之前在地球上吃的最後一頓早餐。

早餐結束,楊利偉坐在客廳的凳子上,默想了一會兒飛行程序。然後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開始穿戴航天服。翟誌剛和聶海勝則在旁邊幫助楊利偉收拾東西,不時提醒楊利偉進艙的一些注意事項。

淩晨3時40分,隨行醫生為楊利偉做最後一次體檢。楊利偉身體正常,幾項指標依然是:收縮壓116,體溫36.2℃,心跳每分鍾76次。4時整,隨行醫生和航天醫學專家分別在楊利偉的體檢報告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4時30分,楊利偉的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吳川生提議,在楊利偉出征之前留個影。於是,身著航天服的楊利偉坐在中間,翟誌剛、聶海勝站在楊利偉身後,宿雙寧、吳川生各站一旁,照了一張合影。身後牆上的掛鍾顯示的時間是:2003年10月15日4時37分。這是楊利偉上天前留在地球上的最後一張照片。

5時20分,“問天閣”舉行航天員出征儀式。國家主席胡錦濤這天也起了個大早,親自為航天員出征壯行,並作了講話。

胡錦濤說:楊利偉、翟誌剛、聶海勝同誌,“神舟五號”馬上就要發射了,這是你們期盼已久的莊嚴時刻,也是全國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莊嚴時刻。一會兒,楊利偉就要作為我國第一個探索太空的勇士出征,就要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托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我們相信,你一定會沉著冷靜,堅毅果敢,圓滿完成這一光榮而神聖的使命。我們等待著你順利歸來!

楊利偉說:請總書記和全國人民放心,我決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期望。我向總書記和全國人民保證,堅決完成任務,不辱使命!

之後,楊利偉左手提著航天服通風箱,向著大廳的側門走去。這時胡錦濤又往前走了兩步,望著楊利偉的背影揮了揮手。楊利偉一回頭,見胡錦濤在向自己揮手,也揮了揮手,然後向著航天員公寓外的廣場走去。

廣場上,數百名為航天員送行的隊伍早已等候在此。他們中除了航天專家、科技人員和基地發射官兵,還有身著民族服裝的少數民族男女、白發蒼蒼的老人以及佩戴著紅領巾、手持鮮花的少先隊員。雖是10月中旬,但戈壁已是初冬,加之是早晨,所以站在人群中的我盡管身穿棉大衣,也依然感到陣陣寒意。

5時30分,楊利偉身著乳白色航天服亮相於廣場,人群頓時一陣歡呼,歡快的 《 迎賓曲 》 也驟然響起。在熱烈的歡呼聲中,楊利偉走到事先擺好的一個話筒前,向總指揮李繼耐莊嚴報告:“總指揮同誌,我奉命執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準備完畢,待命出征,請指示!中國航天員大隊航天員楊利偉!”

“出發!”總指揮李繼耐莊嚴地大聲下達了命令。

“是!”楊利偉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然後向護送自己的專車走去。翟誌剛、聶海勝緊隨左右,護送著楊利偉上車。楊利偉臨上車前,三人緊緊擁抱在一起。

5時40分,護送楊利偉的車隊在晨曦中向著發射塔緩緩駛去。楊利偉的身後,是無數雙滿含熱淚與期盼的眼睛,以及此起彼伏的激動人心的口號聲:“楊利偉,我們盼著你勝利歸來!”“楊利偉,祝你一帆風順!”……

5時58分,護送楊利偉的專車直接開到發射塔下。楊利偉下車,進入防爆電梯,身後是教練員和隨行醫生。李繼耐、胡世祥、王永誌、張建啟、戚發軔、袁家軍、黃春平、劉竹生等與楊利偉作最後的告別,他們紛紛對楊利偉說:“利偉,祝你成功!”“利偉,祝你凱旋!”

站在電梯裏的楊利偉一臉微笑,說:“放心,明天北京見!”

就在防爆電梯快要關閉的時候,大總師王永誌像父親一樣伸出手臂,拉住楊利偉的手,沒有任何語言,眼睛卻分明在說:去吧,小夥子,沒有把握,我們是不會送你上天的。由於楊利偉穿著航天服,不能正常握手,兩人的手隻能緊緊挨在一起,直至防爆電梯開始自動關閉,才慢慢、慢慢鬆開……這是楊利偉上天前與大總師在地球上的最後一次“握手”。

防爆電梯將楊利偉徐徐升至近六十米高的飛船艙門前,楊利偉走出電梯。按照程序規定,楊利偉離進入飛船的時間還有十五分鍾。也就是說,楊利偉要在飛船的艙門前等待十五分鍾。此刻,在六十米高的發射塔上,在飛船的艙門前,一共隻有五個人:楊利偉、教練員、隨行醫生以及專門負責關閉飛船艙門的兩位師傅,而絕對沒有一個記者。所以後來見諸各種報刊、書籍的關於楊利偉進入飛船前向人們揮手致意的照片,均是記者們 ( 也包括我在內 ) 三天前“導演”的作品,而絕非楊利偉當日上天前的留影。由於這一時刻非常特殊,也非常微妙,五個人坐在那裏,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不說話。毫無疑問,這一時刻對楊利偉來說是一個非常難熬的時刻,就像一個人被懸在了空中,大家都在看著你,看你什麼時候升到天上,或者落在地上。而對其他四人來說,同樣也是一個多少有點尷尬的時刻——與楊利偉說話不是,不說話也不是。說了,覺得多餘;不說,又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