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飛越人間 第二十四章(1 / 3)

第五部 飛越人間 第二十四章

上帝的考驗

公元2003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按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的部署,中國將發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把中國第一個航天員送上太空!於是,西方媒體在預告2003年世界航天七件大事時,將中國發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排在了第二位。

然而,冥冥之中仿佛一切早有安排。自然界和航天界的災難好像商量好了似的,一定要在這年發生!

2003年2月1日,即大年初一上午9時,我撥通了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胡世祥家的電話。胡世祥當年是西昌基地的司令員,我的頂頭上司,所以打個電話拜個年,算是對老司令員的問候與祝福。沒想電話撥通後,他夫人告訴我說,老胡剛回家,剛躺下。我好生奇怪!據我所知,司令員從不睡懶覺,何況今天是新年第一天,為何一夜未睡?我剛準備放下電話,胡世祥醒了——其實他根本就沒睡著。他接過電話,我們相互問候了兩句,我便問,司令員,您怎麼才睡?胡世祥說,出事了!我急問,什麼事?他說,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大爆炸,死了七個航天員!昨晚指揮部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搞得很緊張,忙了一個晚上,剛躺下。

我腦袋嗡的一聲,愣了。

放下電話,我急忙打開電視,果然,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空中爆炸後解體的畫麵在屏幕上反複滾動播放。畫麵沉悶、悲壯,慘不忍睹,令人心碎!就在這時,我家窗外突然響起劈裏啪啦的鞭炮聲!中國的新年開始了,美國的災難卻降臨了。這災難不僅是美國的,也是全人類的。新世紀初,美國的“9·11”事件震驚世界,今天,“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又不幸遇難!我想起十七年前,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也是七名宇航員血濺天疆!短短十七年,悲劇便再次重演!這是巧合,還是天意?作為一名發射場的老兵,我當然清楚,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突然爆炸對即將飛天的中國意味著什麼。如同體育場上一名運動員即將出場比賽時,突然得知另一名運動員從單杠或者雙杠上摔了下來,而且摔得頭破血流,當場死亡!那麼,這位即將上場的運動員會是什麼樣的心理呢?

2003年大年初一的中國航天人,就像這位即將上場的運動員。

的確,在人類通往太空的路上,可謂荊棘遍地,險象環生。自四十二年前加加林上天以來,世界載人航天技術雖然取得了令人歎為觀止的神話般的巨大成就,但其風險度也高得驚人!截至2003年2月1日,全世界已進行了二百四十次載人航天發射,共有九百五十一人進入太空,但獻身太空的航天員已達二十三名之多!比如,1961年3月23日,蘇聯航天員邦達連科在充滿純氧的暗室裏進行訓練時,因艙內起火,被活活燒死,成為人類航天史上第一個犧牲者;1962年11月1日,一名蘇聯宇航員從兩萬四千五百米高空跳傘訓練時,因航天服出故障導致急劇減壓而喪生;1967年4月,蘇聯“聯盟一號”飛船上天後發生故障,在軌道上運行三圈後提前返航,在返回地麵時因降落傘著陸係統失靈而墜毀,航天員科馬羅夫不幸遇難;1971年6月6日,“聯盟十一號”飛船將三名航天員送上“禮炮一號”空間站,飛行了二十四天,返回地麵時因座艙突然漏氣減壓,三名航天員窒息死亡;1967年1月27日,美國航天員格雷索姆、懷特和查菲三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阿波羅四號A”登月飛船上進行地麵模擬登月時,充滿純氧的座艙突然發生爆炸,三人葬身火海。四年後,“阿波羅十五號”登上月球,登月航天員將這三人的骨灰撒在了月球。

而最令人震驚的,是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後僅一分多鍾便突然爆炸,七名宇航員瞬間魂喪太空,十二億美元頓時化為烏有,美國航天飛機發射計劃被迫暫停三十二個月,直至1988年9月29日才得以複航。“挑戰者號”機毀人亡,令全世界為之震驚。各國領導人紛紛致電美國總統裏根,表示沉痛哀悼;聯合國安理會中止了正在舉行的會議,全體與會者為“挑戰者號”蒙難的宇航員默哀;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電視台都中斷了正常的節目,改播“挑戰者號”爆炸的消息。美國更是舉國震驚,萬人悲痛:全國各地當日下半旗致哀;往日燈火輝煌的紐約帝國大廈當晚一片漆黑;寧靜肅穆的教堂響起了哀悼的鍾聲;紐約股市交易所中止了平時片刻不停的叫嚷;洛杉磯紀念運動場重新點燃了第二十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佛羅裏達州大西洋沿岸兩萬多支手電光同時射向夜空;女航天員麥考莉芙家鄉各家院子的樹上掛滿了黃色的彩帶;1月31日,在休斯敦航天中心還隆重舉行了有一萬五千人參加的追悼大會,裏根總統親自出席並在會上發表了悼詞:“通往未來的道路充滿著艱險,人類進步的整個曆史就是同困難作鬥爭的曆史。我們又一次深深地體會到,美國——這個被林肯譽為地球上最後發現、然而卻是最有希望的偉大民族——是建立在英雄主義和崇高的犧牲精神基礎之上的,是由我們的七位傑出宇航員一樣的男人和女人們創建的。他們的奉獻遠遠超出了自己的職責,超出了人們所期望或要求的一切……”

在人類通往太空的路上,除了人員的傷亡,火箭、飛船、航天飛機的發射,也發生過不少事故。比如蘇聯:1960年5月15日發射的第一艘不載人飛船“東方號”返回時,返回艙不但沒有回來,反而被拋向更高的軌道而永遠失去了聯係;1960年7月23日發射一艘不載人飛船,因火箭故障而告失敗;1961年2月1日發射載有兩隻小狗的“東方號”飛船,回收時失敗;1975年4月5日發射“聯盟八號A”飛船,飛行中因第三級火箭發生故障,墜毀於距我國北部邊境約三百公裏的阿爾泰山腳下;1983年9月28日發射“聯盟十號”飛船起飛九十秒鍾後爆炸;1988年11月15日發射的耗資百億美元、曆經十年研製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在飛行了二百零五分鍾、環繞地球兩圈後著陸,因設計的缺陷和救生係統的不完備,從此停放機庫,再也沒有重返太空……

美國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以登月為例,美國在執行三大登月發射計劃期間,先後有十二次失敗記錄。比如:1961年8月和11月發射的“徘徊者二號”飛船,進入地球軌道後,因發動機未啟動而“望月興歎”;1962年1月發射的“徘徊者三號”飛船,因運載火箭瞄準錯誤,致使飛船偏離月球三萬七千公裏;1962年4月發射的“徘徊者四號”飛船,因控製係統短路,飛船在月球背麵墜毀;1962年10月發射的“徘徊者五號”飛船,在即將到達月球時,因發動機熄火而前功盡棄;1964年1月發射的“徘徊者六號”飛船,在向月球降落時,因電視攝像機故障而功虧一簣;1961年4月25日發射的載假人的“水星”飛船,繞地球一圈後因火箭故障而告失敗;1969年1月,連續發射兩艘“勘測者號”探月飛船,也均以失敗告終。而美國從60年代初開始實施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先後共發射了十七艘“阿波羅”飛船,雖然沒有出現大爆炸,但從1968年4月到1970年4月,短短兩年時間就發生了四次“有驚有險”的事故。在運載火箭方麵,失敗的事例也不少。例如:從1958年10月起開始執行的“水星”計劃,其“宇宙神”火箭在十五次飛行試驗中就有六次失敗;1986年4月18日,“大力神-34D”火箭發射軍用衛星,火箭淩空爆炸;同年5月3日,“德爾塔”火箭發射氣象衛星,火箭再次爆炸,這連續兩次大爆炸使得美國在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上擁有的壟斷地位一落千丈。

中國也不例外。縱觀中國幾十年的航天發射史,失敗同樣無法避免。隻是這些失敗數十年來借助一張“保密”的“麵紗”,堂而皇之地給遮蔽罷了,因而留給國人這樣一種錯覺:中國航天好像一直是在風和日麗、春暖花開、一帆風順、一馬平川中成長壯大的。其實不然。中國航天和世界航天一樣,每往太空邁進一步,付出的都是巨大的代價。在“長征號”係列火箭的近百次發射中,總有失敗的陰影相伴左右。中國最早的幾次航天發射失敗,就是在即將發射“神舟五號”飛船的酒泉基地發生的。第一次是在1962年3月21日,中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東風二號”導彈發射起飛後僅八秒鍾,便在空中搖擺不止,隨後落地爆炸,爆炸點距離發射點僅六百多米;第二次是在1965年12月12日,“東風二號甲”導彈發射起飛後三十六點八秒,發動機突然熄火,導彈下落爆炸;第三次是在1967年5月,“東風三號-3”導彈的“點火”命令下達後,操作手按下了“點火”按鈕,但發動機卻不啟動,操作手又幾次按下按鈕,發動機還是不啟動,發射被迫終止;第四次是在1969年10月11日,“東風三號-3”導彈點火升空幾分鍾後橫空爆炸,彈頭在空中解體。即便到了90年代,火箭爆炸的事故也時有發生。最大的事故有兩次:一次是在1995年1月26日,“長二捆”大型火箭在西昌基地發射美國“亞太二號”衛星,火箭升空不久突然爆炸,導致星箭俱毀;還有一次是在1996年2月15日,“長征三號乙”捆綁火箭在西昌基地發射一顆國際通信衛星,火箭起飛後僅二十二秒,突然橫空爆炸,不僅中國火箭和國際衛星同時慘遭毀滅,而且還造成了人員傷亡!這在中國火箭發射史上還是第一次。這兩次大爆炸不僅震驚了中國航天界,而且也震驚了世界航天界!

事實上,自上世紀的1957年人類進入航天時代以來,在全世界數以千計的航天發射中到底發生過多少次失敗,很難統計出一個公認的、準確的數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出於保密需要,有些失敗往往不向外界透露。不過無論失敗次數是多是少,今天為探險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對明天的最好投資。中國古人早就說過,失敗是成功之母。西方學人也講,錯誤就是財富,錯誤使人領悟。因此,死亡、爆炸、失敗、事故,雖然屢屢發生,但在載人航天的崎嶇小道上,永遠不乏勇敢的探索者,人類挺進太空的腳步從未因此而停止,就像人們永遠也不會因噎廢食一樣。美國宇航員格雷索姆臨死前曾經說過:“征服宇宙,是值得冒生命危險的一項事業。如果我死了,大家要把它當做尋常事,仍需要人們去接受它,不要耽擱計劃的進行。”人類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乘坐蘇聯“東方六號”飛船升空的捷列什科娃回憶她的為期三天的太空之旅時也說過一段話:“我坐在飛船上,並沒有想到是否能返回地球,腦子裏隻有未來二十四小時裏我所承擔的使命與責任。當我從太空看到地球時,極為興奮,並主動向地麵提出延長在太空逗留的時間。”而就在美國“挑戰者號”爆炸後的第二天,美國有關部門進行了一次民意測驗,結果表明:支持航天飛機繼續發展計劃的人占79%,達到了美國曆史上的最高紀錄;美國NASA的八十多名宇航員沒有一人提出要退出訓練;此前提出申請要跟隨航天飛機上天的一千七百多名記者、編輯、攝影師中,沒有一個人提出撤銷申請;甚至還有人主動提出,願意捐款為美國重造一艘航天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