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記2 “皮影王”傳奇 1.飄泊德意誌:影人祖先
越過半個世紀的漫漫煙塵,京城裏發生了一件不大的事情:某貝勒府家道中落,祖上傳下來的整箱皮影戲影子久已塵封在屋角,請班社於家宴或喜慶之日堂會演出已成昔日繁華夢,於是主人動了念頭,與其讓這箱寶貝爛掉,不如換點銀兩聊作米錢。主人草擬一道文告:本箱底為先祖收集珍藏,現願割愛出售,欲購從速。
消息不翼而飛。
在德國柏林,一位中年紳士走進一家小古董店。“伯納特,有個消息,你聽了肯定感興趣。”古董商快活地望著朋友,“你想要的東西我沒有,可是在中國,北平西城區三座橋附近有個貝勒府……”伯納特抓起帽子飛奔出門:“太好啦!我一定把這批寶貝弄到手!”
伯納特如願以償。1931年8月23日,一艘德國商船經由奧地利駛抵法蘭克福,伯納特像迎接新娘般,將中國皮影迎進剛剛落成的奧芬巴赫博物館中。
也同樣是在本世紀30年代初期。中國山西,汾河與澮河彙流處,有個廄祁村。相傳,春秋戰國時期,這兒曾是晉國國都,晉平公在此興建廄祁宮。世事滄桑,廄祁宮早已宮毀人去,隻遺下一個空名。廄祁村人丁興旺。從村旁蜿蜒流淌的澮河,賜給它一大片肥田沃土,村民們耕種著河灘上聚寶盆似的水澆地,陶然自得。溫飽之餘,村民最大的享受便是在農閑時節或喜慶節日,湊上十幾塊大洋,叫上個皮影班社演一兩台皮影戲,給枯燥單調的農家生活多少增添點樂趣。
開堂鑼鼓驟然間打破了鄉村的寂靜,“看皮影噦!”孩子們來不及吃完飯,蹦跳出門,在村道上歡呼雀躍。
這中間有一個男孩,窄瘦的長臉上,兩道濃濃的長眉,一雙細長的眼睛,他撒開兩條長腿,搶先在正台最中,安置下自己的小凳。
炕席般大小、類似於銀幕的“亮子”後麵燃起一盞燈,悠揚的樂曲響起,掌簽師以嫻熟的技法操縱起玲瓏精致的影人——皮影戲開場了。男孩恍如進入一個夢幻的世界,幕布上的影人,仿佛有了生命,隨著優美的唱腔,上下舞動。男孩心醉神迷,噴,人間竟有這等奇妙之物!
戲散了,村民們踏著月色,四散回家。
男孩卻不走。藝人們忙著收拾道具,拆卸亮子,剛剛還活靈活現的影子被裝進大木箱裏。等到藝人們挑擔離去,男孩縱身竄上戲台細細搜索。藝人們絕不會將賴以養家糊口的寶貝遺下。隻有一次,男孩從板縫中摳出個皮影人頭,他一下撲倒在戲台子上,喜瘋了。這個男孩就是廉振華。
廉家貧窮。當年逃荒,祖父推一輛獨輪車,從山東陽穀縣一路乞討,獨輪車滯重地輾上了晉南黃土高原,後來,在村東河灘茅草叢中落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