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失地與奪地 5.“政府軍”與“移民軍”的對壘。“農工軍”倒戈形勢驟變(3 / 3)

苗福群和劉懷榮到底沒有露麵,隻派了代表參加。

會場的氣氛十分森嚴,農機學校周圍布滿了公安崗哨。這是為防萬一發生騷亂,同時也是父母官們一個用心良苦的計謀:為促使問題早日得到解決,首先要在這些頭頭心中造成威懾。

果不其然,頭頭們被震懾住了。全場鴉雀無聲。專員親自主持會議,在傳達完中央文件精神之後,地委書記神情異常冷峻地說道:

“現在返回!全體返回!聽從政府安排,政府將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

長時間的冷場。

王福義開口了,他說:“我們移民在安區分幾十斤口糧,想著到這√L來種點地,沒想到掏雀雀把蛇掏出來了!移民可可憐憐種的莊稼農場還收,現在移民是哭的哭呢,笑的笑呢……”

“誰哭的哭呢,笑的笑呢?”專員嚴肅地反問。王福義被這一反問,反而來了激情:

“當初為什麼移民?——為了興修三門峽水庫。為什麼修水庫?——為保護下遊百姓。‘遷一家,保萬家’這個提法就是這麼來的。要說,移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功臣,不是陝西的罪人!……”地委書記、專員沉默了。他們無法回答這樣的詰責。“老王,你說這咋辦呢?”專員問,語氣緩和了一些。

“移民的事情,非共產黨、政府解決不可,我和黨保持一致。”

王福義話音剛落,專員興奮地一拍屁股:

“這還說啥呢嘛!——政府半個月解決移民問題!”

“那我們馬上回去!”

會議開得圓滿成功。

蒲城移民正眼巴巴盼著“司令”開會回來。王福義回去,站在高台上對移民發表了一通演說,他說:“我們不是要奪權,不是要反黨,而是要種地,要土地,要返庫。現在中央有精神,遲回去不如早回去。”

這話一出,底下移民炸了鍋,有人認為他們的“王司令”是不幸被政府“招安”了,大聲吆喝起來:“不回!不回!寧死都不離開庫區!”望著個別的冥頑不化分子,王福義又氣又急,說了一番後來在移民、幹部中廣為流傳的話:

“回!咱都往回走!共產黨把國民黨幾百萬軍隊都打到台灣去了,還把咱移民沒辦法?”

這是一個農民的智慧,也是一個農民“領袖”的特殊的“曆史比較法”。

發表完演說,“王司令”帶頭把自己的庵、即司令部拆了。“司令”一撤,群龍無首了,絕大多數蒲城移民也拆了自己的庵棚,準備跟隨司令一起撤離庫區。專員、地委書記聞汛趕來送行,怕移民路上挨餓,專員特意讓農場為移民蒸了饅頭,每人發兩個。接著舉行簡單的移交儀式:地委書記把移民交給蒲城縣委書記,縣委書記再交縣移民辦主任,並一再囑托,“一定要把移民送到家門口。”車隊連夜出發,令王福義數年後無法忘懷的是,那夜突然下起了雨,專員怕路上出問題,移民的安全發生閃失,親自帶路——專員的小車做了移民車隊的開道車。

蒲城移民率先離開庫區對其他部落村落的移民雖有震動,但並沒有達到“動搖軍心”的力量。苗福群、劉懷榮等大大小小的移民司令帶領部卒還在頑固地堅守著陣地。不得已,政府采取斷然措施,縣、鄉、村長們雲集大荔縣城和華陰縣城,如同進行一次大戰役,專員、地委書記將動員移民的:工作任務劃分為幾個戰區:沙苑戰區、朝邑灘戰區……等等、在動員車輛調遣人力的同時,以公安機關的名義向劉懷榮、苗福群發了“警告書”:限三日內回去,不回去,采取強硬措施。警告書由公安機關送達。苗福群一接到“最後通牒”,跑了;劉懷榮也眨眼間像失蹤一樣,不見了人影。苗福群剛一跑,“政府軍”就得到了消息(當時酌情形是你中有找,我中有你,相互之間都安插了“密探”)。消息報告說:“苗福群朝黃河邊跑了。”“趕快追!”一聽朝黃河邊跑,政府方麵指揮官急了:不是真的要逮捕苗福群,“警告書”隻是手段,現在是怕這個又強又倔的老頭一時想不開跳了黃河。苗福群也接到“密探”報告,誤認為政府要捉拿他,在親信的護衛下,老漢撒開腳丫拚命跑,一口氣跑回了澄城縣,過段時間見政府並不找他麻煩,這才慢慢露了頭。

頭領們作鳥獸散後,大規模的兵團作戰開始了。地委李副書記如同臨戰的指揮員,對朝邑灘戰區的全體參戰幹部下達命令說:“明天七點出發,九點到達指定地點,十二點把人全部端走。”第二天一早,指揮員們率先冒雨出發,十幾輛吉普車、麵包車、伏爾加小轎車直趨苗福群的營地。與此同時,沙苑戰區、華陰戰區等一齊行動。這是一次真正的“人海戰術”,渭南地區從各縣動員來庫區拉移民的車輛三千多輛次,部隊農場增援十幾輛軍車,臨時“拉夫”拉來的車輛則不計其數。政府動用了行政手段,途經的車輛,隻要是空車,監理站的小紅旗一晃:“有緊急任務,到庫區拉移民。”司機再不願意也得前往,一輛大卡車哪怕是隻拉上一個男移民或女移民,開上就走,而且任務很明確,必須送到移民安置區,不管路途多遠,耗油多少,反正不計代價。監理站同時還接到命令,隻要是拉移民的車輛,不管車裝多高(車上裝載著“定居”移民的全部家當),一律放行。

移民一看大勢所趨,大多都“聽政府話,跟黨走”自覺上了車,也有個別以死抗命的。沙苑戰區拆棚拉人鏖戰正酣時,合陽縣一個中年移民突然掙脫幹部的手,大叫一聲:“我不回去!”沒等幹部回過神,該移民就“撲通”一聲跳進了附近的洛河裏,於部一見急了,撲裏撲通跳下去幾個,七手八腳把移民打撈上來。移民吐著黃水,蠟黃著臉,嘟嘟嚷嚷仍不願走:“政府哄人呢……”

——然而,擔心是多餘的。這一次,政府確實動了真格——遺留了二十多年的曆史舊賬終於到了解決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