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榮與逃亡 4.陝寧兩省政府的不安。為民請命的支部書記們(2 / 2)

張幹部陡然色變,發脾氣了:

“把你們移民移到寧夏,是政府的決定,你們告狀!告什麼狀?”

“我們這移民要回來!”

薛武亭趨前一步。他豁出來了。冷遇、委屈,太多的複雜感情撞擊著他的胸膛,他不顧一切地臉對臉地衝著幹部吼起來。

張幹部一拍桌子:“回來你負責!”

“如果問題解決了,把土地給我們,回來了,我用頭擔保!……可是,我大隊餓死十七個人,你能不能用頭擔保?”

薛武亭幾乎是悲憤地叫道。舍取一人的頭顱,拯救蒼生,這恐怕是一個青年農民、一個大隊支部書記所能抉擇的最高生命價值取向。父親親手扼死饑餓啼哭的兒子的慘狀,那一溜蹲在牆根曬太陽悄悄斃命的老漢老婆們,鬼影憧憧,陰魂不散地遊蕩在他心房——遠在省城的張幹部,你怎麼能知道蒼生的疾苦蒼生的磨難蒼生的死死生生!……

薛武亭抓起紙筆,憤然書道:

薛省長,寧夏移民回來要求解決土地問題。薛武亭。

他們必須麵見省長,麵見移民的父母官。

一小時以後,他們下榻的簡陋的旅館裏來了一位老幹部,老於部拍著他們的肩膀,說出來的第一句話就讓他們眼潮心熱:

“哎呀,打發了的姑娘回娘家來了!回家了不住家裏還住旅社?走走走,回家住去!”

老幹部是位“大官”,陝西省民政廳的蘇廳長。

三十多年後當薛武亭老漢對筆者講起當年這溫暖的一幕,剛剛流過淚的溝壑縱橫的臉上閃現出光澤。百姓的心是易溫暖的,一個笑容,一句溫暖的話,是會讓他們終生不忘的……

蘇廳長安排他們住進了省委招待所,親自陪同他們吃了頓“娘家的飯”,席間,蘇廳長詳細詢問了寧夏移民的生活狀況,沉吟道:

“你們反映的都是實際問題。六十條貫徹後,糾正‘共產風’,中央要給寧夏說,才能解決土地問題。……”

“那咱陝西省啥時候去人呢?”

“給省長彙報後,一個星期內派代表去寧夏,協商解決移民問題。”

兩省(陝西、寧夏)工作會議於1962年夏作出決定:願返陝的移民全部返陝,由陝西省進行二次安置,所需經費由陝西給予解決。

當兩省工作會議還在召開時,消息傳出,許多移民聚在一起邊喝酒邊哭。感情太複雜了。他們當中的有些人已經不可能和他們一起返回家園,親人的屍骨將永遠孤零零地躺在這裏,幾年的折騰,耗盡了他們的家力財力,幾乎家家元氣大傷,家徒四壁……還有,還有婚嫁在當地的子女,他們也將不能與他們同行,從此親生骨肉天各一方……然而,他們畢竟要回家了!

據老移民趙孟才回憶:返陝的那天,數萬移民背著鋪蓋卷(從陝西帶去的東西賣光了,許多家庭賣得隻剩下一床被、一身衣),女人背上綁著孩子,拿上筷子碗,扶老攜幼,形同難民,浩浩蕩蕩,從河東到河西沿途數十裏像一股灰色浪潮緩緩蠕動。銀川新城火車站人滿為患,不顧死活的移民人踩人拚命往車上擠,從窗戶爬。車費是國家負擔,但搭乘不上的移民情急之下采取了“賄賂”之法,送一袋子土豆給列車員。返陝心切,歸心似箭。

然而,他們絕對沒有想到,遠遷寧夏移民的失敗,僅僅是他們苦難的開始;更多的磨難在等待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