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渴望迷路(3 / 3)

腳下突然一滑,我“哎喲”一聲,重重地出溜在地上,摔了個大屁墩兒。楊聞宇君一著急,也一個趔趄,歪倒在山道上。他的藏藍色水洗布夾克衫,早已由身上扒下來搭在肩上,澆濕的頭發綿綿軟軟地趴在頭上,臉紅得像關公。我低下頭來看看自己,形象比他更差,竹棍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攥在手裏,手上、腳上全是稀泥。我們看著彼此的狼狽相、不禁啞然失笑。

楊君說:“平時在北京,你可沒這副尊容吧?”

我心中一亮,差點叫出聲:這不就是我所渴望的打破常規、穿透平庸、冒一次險嗎?

它們竟在不期然之中,在這陌生的大山中,突然降臨了!

我一骨碌爬起來,心裏激情地歡叫著,渾身是勁地向前走去。迎接命運的挑戰,嶙峋的山道就變成了鋪著紅地毯的詩意大道。遠處山窪裏,突然響起“甜,甜甜”,“甜,甜甜”的叫聲,聲音很大,比夜深人靜的青蛙叫聲還要大。我們都被驚呆了,不知道這是什麼在叫?是蛙類?是山雞?還是小動物的呼喊?這神秘的叫聲使我想起了遠在北京的小女兒甜甜,莫非是她在叫我?莫非是她在鞭策我努力走出大山?

山路就變得非常短。

不出一會兒似的,我們就迎上了前來找尋的當地同誌,勝利地走出了大山。

許多天之後,我已回到北京,又回到兩點一線的生活中。

有驚無險的大山遭際,還久久回旋在我的腦海裏。我像品著濃香的醇酒一樣,反反複複回味著當時的感覺,想對自己有一個重新的打量。

不在兩點一線上的我,是個什麼樣子呢?

神秘的生命潛力被極大地喚醒了,激活了。青春的熱血重又有力地奔湧周身。人變得勇敢、剛強、機智、無畏、頑韌,一掃平時的萎靡不振、畏葸不前、瞻前顧後、怕狼怕虎,顧忌重重。我一步一步堅實地走著,懷著信念,鎮定從容,靠自己的實力,迎擊著命運的突襲。最令我高興的,是我不但沒有成為軍人楊聞宇的負擔,而且還曾在最困難的時候,想到我應如何幫助他,盡管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愚蠢念頭。

在大山的皺褶裏,在英雄的黃巢路卜,在危險突然不期而至之時,我很滿意自己,交出了這麼一張出色的答卷。

這張以山作紙,以雨作墨,以堅定的信心做精神主宰的答卷,調動了我生命的力量,它喚醒了某種沉睡多年的關於衝鋒、進取、挑戰、創新的記憶,穿透了庸碌、瑣碎、舒懶的生活節奏,使我意識到了自己還行。這張答卷令我的信心增加,也使我繼續向自己發問:走出大山之後,回歸到平時的兩點一線中,我能否還保持著這股英氣,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呢?

簡單固然令人生厭,然而這簡單裏麵,難道就已做得盡善盡美?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路可以一直走到天涯。不是有幾次,已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想要衝破束縛,想要再闖新路,想要迸出更燦爛的火花?隻是由於無端的懼怕,就寧可又重新選擇了因循守舊重複。重複既簡單又省力氣,還沒有危險,好比一個表演了多年的舞蹈,已熟悉到每個動作都盡善盡美地程式化了,因此,雖然很容易就博得各方麵的掌聲,但隻有舞蹈者自己知道,為了這些已得到的認同,他是犧牲了更優美更自由更奔放更富有探索精神的舞姿,是悲哀地壓抑了個性,扼殺了創造性和闖勁,愧對了人的真實的生命。

應該有勇氣換一個角度看看世界。

應該有勇氣換一個活法體驗一下人生。

按照心靈深處本能的呼喚,勇往直前地幹上幾件有價值的事——不再懼怕失敗丟醜,也不怕諷刺、打擊、造謠、中傷、訛詐、陷害、挑撥離間、流言蜚語、惡意相加、讒言詈罵。

需要經常憶及生命的潛力幾乎是無限的,經常地給自己一些壓力,向還沒有開辟的未知進軍。

這樣,即使不在大山裏,不遇雨,不迷路,也能夠為這個世界做出更多一些的貢獻。

一九九四年八月十日寫畢於北京新文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