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另一種假設(1 / 1)

第24章:另一種假設

許多年來陽一直堅信的達爾文的進化論在這兒受到了嚴厲的挑戰。

陽從身邊隨手拔了一株狗尾巴草,放在嘴裏咬著,這是他思考問題時常常發生的動作,嘴裏喜歡咬上一點什麼東西。

事實上,人類的起源一直是科學上的謎團。達爾文的物種進化論也隻是一種假設,從來都是受到爭議的。達爾文說,人類是從猿猴的一支進化而來的。可人們在不斷地追問:剩下的猿猴為什麼沒有進化成人的跡象?基因科學產生以後,人們又問:人可以像機器一樣被製造嗎?

關於人類進化體係中的化石也存在嚴重的不完整性,中間存在許多化石空白區,所謂的智人之後就有4萬年的化石空白,這4萬年智人以後的人類到哪裏去了?沒有留下一點痕跡,難道是到另一個星球上去進化了嗎?實際上,不僅是人類,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沒有進化中期的化石。為解決這種尷尬,科學家隻有提出“突變學說”,即生物的進化不是逐漸完成的,而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突然發生的。但這也是假設,而且更加沒有證據。

人類的起源問題,曆來都是一個古老的新問題,達爾文的進化論中關於人類起源的假設,並不能最終解決這個人們一直關心的問題。至今,“人類是從哪裏來的”這個問題,依然原封未動擺在那裏,它與人類初期提出這個問題時還是一樣的新鮮。

即然是這樣,陽也就展開了大膽的想象:這神農架的深山中是一個外星人生產地球人的研究基地。正如陽在夢中看到的一樣,在遙遠的過去,有一批來自宇宙深處,有著高度文明的星球上的智慧生物,駕駛著他們的宇宙飛船,降落到地球。他們是一群生物學家,地球是他們選擇的實驗場。他們這是來地球做一項生物實驗--製造新的生物。這種生物實驗在他們的星球上是禁止實施的。外星科學家把他們的基因與地球上猿猴、海裏的鯨魚等動物的基因剪接、重組,然後製造了一種新的生物,這就是地球人類。

亞班是他們最先製造出來的一批人,他們就生活在基地周圍,在生產人類的早期,亞班幫忙照顧著基地,相當於造人工廠裏的工人,也相當於幼兒園的教師和保姆。

外星人將長大能夠獨立生活的新的生物--地球人類送往世界各地,讓他們自謀生路。

因為這個新的生物-人類有聰明的大腦,還有多種生物的基因,在艱難的環境中,他們能夠相互協作,動腦筋想辦法不斷地創造發明新的勞動工具,這樣就能夠獲取到足夠的食物,使自己的種族生存下來並迅速發展壯大。

外星科學家在地球上建立了好幾處這種造人基地。因為他們選用的生物基因相同,剪接、重組的技術也一致,隻是因為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能稍有差別,因此,地球上就出現了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和棕色人等人種的細微的差別。

陽認為,人類的祖先最初也是渾身長毛的,因為在那個時候,人類還不會紡紗織布,後來人類身上長毛退化。正如阿努說的,我們這些沒長毛的人是因為我們的祖先得了病,可能還是製造者的故意安排,讓他們稍後一些的產品在某一代人身上發生基因突變,長毛變細變薄變短,這種突變引起人類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天生保暖長毛的消失,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艱難,必需發明編織,打獵,用別的獸皮來為自己保暖,這樣迫使他們走出了一條與他們亞班兄弟們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艱難環境中的人類不得不變得很現實,特別注重眼前看得見的事物,獲得眼前利益。他們的思維也容易停留在很小的範圍內,注重很快能獲得的利益,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對看不見的事物的感知慢慢變遲鈍。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們鑽研發明了許多新的工具,直至現代化的產品,冶金、電、機器、大型電子計算機等等。當人類為這此發明沾沾自喜的時候,他們對大自然的感知卻一代又一代地退化,最後他們隻能依賴這些發明而生存。

而亞班人卻不同,他們的有一身可以保曖的厚毛,生活的環境裏食物充沛,他們更重視精神上的獲得,隨時保持著心靈的思考,因此,他們一直可以感知遙遠的宇宙智慧生物的召喚,可以用心靈與他們交談,可以感知過去和未來的人們,可以感知遙遠的親人。

亞班雖然沒有人類的那些偉大發明,可是他們用的是大腦,時刻鍛煉著大腦對外界的感應能力,用他們聰明的腦子可以精確地計算,準確地思考,而不是去發明新的替代工具。

現代人用大型電子計算機來做天氣預報。他們從地球上幾十萬個氣象觀測站上所獲取的大量的氣象數據,經過分析處理,使用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公式再加上計算以及一係列複雜的程序,最後做出未來的天氣預報。

而亞班可以感覺得到明天、後天的天氣狀況,就像他們看得見你就站在他們麵前一樣。

現代人的思維大都局限在狹小範圍內的事情,我們要靠書本和其它手段來記錄曆史。

亞班說他們的曆史都記錄在天上。他們來自太空,時刻都與老家保持著感知上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