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64.陳昌浩第一次向張國燾說了“不”字
沙窩會議以後,為執行《夏洮戰役計劃》,中共中央決定紅軍分左右兩賂繼續北上。
徐向前猶豫了一下,還是敲敲門,走進了張國燾的屋子。
徐向前是應召而來的。他進屋的時候,張國燾和陳昌浩正趴在地圖上研究什麼,見他進來,張國燾離開了地圖,拉過一條凳子,一邊讓勤務兵沏茶,一邊笑著招呼說:“坐,快坐!”
張國燾比往常顯得熱情了許多。
徐向前坐下以後。張國燾輕輕歎了一口氣,問徐向前:“你也參加了沙窩的會議,感覺如何?”
徐向前覺出張國燾話中有話,便說:“紅軍的兩支主力部隊走到一起來了,兵多了,槍多了,隻要擰成一個拳頭,會在川陝甘造成一個局麵的。”
張國燾用嘴角笑了一下,說:“向前,你說得對,得擰成一股勁,可是這隻是我們一廂情願,他們眼裏哪有我們這些土包子。”說著站了起來,“政治局裏頭,他們多少人,我們多少人?我們提了個名單,還被他們推翻了。到現在我依然堅持,你和昌浩都應該進政治局。”
徐向前蹙眉道:“張主席,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在天冷以前趕快北進,天氣和蔣介石都不允許我們慢慢爭論。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陳昌浩插了一句:“組織路線決定軍事路線,該爭的我們就是要爭,該吵的我們還要吵。”
對於張國燾,徐向前不好硬頂,見陳昌浩說了話,他正好痛快淋漓地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不管怎麼說,現在不是吵架的時候,這裏沒有吃的,得趕緊走,我們在前邊打仗,找塊有糧食吃的地方,再吵好不好?鄭義齋一天問我好幾遍,什麼時候離開這裏?再不走,就都要餓死了!我要說,現在是要命第一。”徐向前不得已把總供給部長鄭義齋搬了出來。
陳昌浩還要說什麼,被張國燾甩手擋住了。
張國燾揮了一下手,大度地說:“算了算了,這個問題以後再說吧。”在與人打交道方麵張國燾畢竟比陳昌浩圓熟,他又換了個話題對徐向前說,“關於下一步的行動方向,你看……”
徐向前一聽就急了,不等他說完,就打斷了他,說:“這個問題不是剛剛在沙窩確定下來了嗎?”
張國燾指著地圖說:“我考慮來考慮去,還是應該西出阿壩,北占夏河,向青海,甘肅邊遠地區西進,那裏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區,軍閥統治最薄弱,蔣介石更是鞭長莫及。”
張國燾又搬出了在沙窩會議上唱過的老調子。
陳昌浩一臉抹不展的愁容,沒有說話。在關於行動方向的問題上,他倒是和徐向前意見一致。認為應該立即“北上”。但是他不好和張國燾爭論。
徐向前無可奈何地說:“我認為,已經到了這個時候,再不敢變來變去了!兵貴神速,我們已經失去了打鬆潘的時機,不敢再失去北出夏河的機會了。”他已經知道了張國燾叫自己來的用意,說完後,便借故要檢查右路軍過草地的準備情況,起身告辭了。
八月十日,前敵總指揮徐向前、總政委陳昌浩署名,發布《右路軍行動計劃》,要求右路軍各部每人備足十五天的糧食,準備分三個梯隊,交互掩護,蟬聯北進。
八月十五日,奉紅軍總司令朱德、總政委張國燾命令,左路軍先頭縱隊一方麵軍五軍在軍長董振堂的率領下,由卓克基地區出發,向阿壩前進。朱德、張國燾及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率紅軍總部隨左路軍主力跟進。
同日,黨中央致電張國燾,指出:“不論從敵情、氣候、地形、糧食任何方麵計算,均須即時以主力從班佑向夏河疾進,右路軍及一方麵軍全部應即日開始出動。”在這份電報中,黨中央審時度勢,適時改變了《夏洮戰役計劃》有關主力出阿壩,向北探進的規定,指出:“一、四兩方麵軍主力均宜走右路,左路阿壩隻出支隊,掩護後方前進。”針對張國燾南下企圖,電報還特別強調:“目前應專力北上,萬不宜抽兵回擊撫邊、理番之敵。”(後稱此電為“致朱張第一電”)
張國燾一心西進,置中央指示於不顧,繼續率左路軍主力向阿壩進發,以期造成北打阿壩的即成事實,行其西出甘邊、青海的意圖。
就連惟張國燾之命是從的陳昌浩也感到了不妥。八月十八日,陳昌浩與徐向前聯名,致電朱德、張國燾,指出:“左路軍大都不應深入阿壩,應從速靠緊右路,速齊並進,以免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