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62.鮮血浸染的曙色無比絢麗(3 / 3)

吳煥先:“我紅一、四方麵軍會師後的情況你知道嗎?”

少將參議:“前幾天的情況知道一點,貴軍兩部會師是在懋功,以後開往毛兒蓋。”

吳煥先:“再以後呢?沒有行動嗎?”

少將參議:“沒有聽說再往哪裏走,大概是在休整吧。”

吳煥先:“你們有哪些部隊防守?兵力怎麼樣?”

少將參議:“主要是胡宗南的部隊。兵力主要集結在鬆潘、平武一線,半個月前還沒部署好,那時候形勢很緊張,怕貴軍直接奪鬆潘,鬆潘這個口子很要緊,進甘南非走這裏不可,西邊是水草地,不用擔心。可是那時候你們的隊伍走到毛兒蓋卻停了下來。”

吳煥先:“現在呢?”

少將參議:“現在部署停當了,除了胡宗南的第二縱隊,還有魯大昌的新編十四師,第三軍王均部,第五十一軍於學忠部,新編第一軍鄧寶珊部,第三十五師馬鴻賓部,分別聚集於四川西北部、甘肅南部邊境、渭水兩岸和西(安)蘭(州)公路沿線。”說到這裏,少將參議忽然意識到什麼,忙陪笑改口道,“當然,貴軍指揮有方,將良兵勇,所向披靡,他們是不足為慮的。”

吳煥先凝神沉思。

少將參議見吳煥先不說話,更加緊張,想了想又說:“不過,胡宗南眼下也有難題。”

吳煥先:“什麼?”

少將參議:“鬧糧荒,那邊都是番人,沒有吃的。遵照蔣委員長——不,按照蔣介石的吩咐,四川和陝西還專門組織了二萬人的鐵肩隊,一天到晚往那裏送糧食,還是供不上,聽說,餓死的不少。”

吳煥先:“我們在川西的隊伍呢?也缺糧嗎?”

少將參議不敢說謊:“都差不多。”

吳煥先見問不出什麼東西了,讓人把少將參議帶走了。

這時,政治部的人送來了一摞從少將參議坐的滑竿上搜到的過期《大公報)。吳煥先如獲至寶,立即翻了起來。

有不少關於主力紅軍的消息。

七月十六日:鬆潘西南連日有激戰……

七月二十二日:共匪主力已越過六千米的巴郎山,向北行進……似有進窺甘青交界之洮州、岷縣、兩固等處……

報紙上的消息衝淡了毛兒蓋缺糧給吳煥先心頭蒙上的陰影,他又興奮起來。

情況更加明朗了,兩大主力紅軍會師以及會師以後的戰略方向已經準確無誤。吳煥先又在雙石鋪主持召開緊急會議。在會上,他以鄂豫陝代理省委書記的名義,果斷地指出:“現在,我們紅二十五軍的戰略行動,就是要千方百計牽製敵人,拖住陝甘邊敵人的行動,策應兩大主力紅軍順利北上,為此,我們應盡快把敵人吸引到我們身邊,減輕主力紅軍的壓力!”

程子華、徐海東都表示讚同。

紅軍傳奇英雄徐海東——在蔣介石從飛機上撤下的懸賞傳單上,他的頭顱和彭德懷的一樣貴重,都是十萬大洋——把手在桌子上猛擊了一下,說:“插到敵人後方去!”說著,從凳子上站了起來:“敵人兵力都集中在川陝邊一線,趁著他們後方空虛,我們出其不意地插入甘肅境內,到天水一帶展開活動,抄敵人的老窩!”

此後幾天,紅二十五軍出兵順利,一路捷報:八月三日,攻占兩當縣城;九日,兵臨隴西重鎮天水城下,攻占縣城北關,殲敵—部;十一日,北渡渭河,克秦安縣城;十四日,威逼靜寧縣城,開始截斷西蘭公路;十五日,進至回民聚居區興隆鎮,吳煥先召集當地知名人士和阿翱座談,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清真寺阿訇趕著染成紅色的肥羊到軍部進行回訪;十七日,攻占德隆縣城,殲敵一部。當晚翻越六盤山,沿西蘭公路東進;十八日,與馬鴻賓三十五師一部激戰後,於次日逼近平涼縣城;二十日,在平涼馬蓮鋪殲敵三十五師一部後,向涇川疾進……

紅二十五軍的軍事推進使遠在成都的蔣介石驚恐不安。八月十日,蔣介石一日連發兩份電令,其中一份如下措詞:“查徐海東匪西竄原因在策應朱、毛,我軍應采取內線作戰要領,先以優勢兵力迅速解決徐匪,再行以全力回擊朱匪。”

敵第三路總司令朱紹良接到蔣介石的電令,即命三十五師師長馬鴻賓進至平涼,堵截紅二十五軍。馬鴻賓窺得紅二十五軍動向後,即派其騎兵團馬培清部和一零四旅二零八團馬開基部搶在紅軍之前占領了涇川縣城,迎麵進行堵擊。

二十一日,豪雨如注。

吳煥先、徐海東、程於華指揮紅二十五軍,冒雨沿著公路東進,直趨涇川。

直到離涇川四十裏的王村時,才知東去涇川的路早已被敵人嚴密封鎖。吳煥先和其他領導當機立斷,決定暫時撤離公路沿線,南渡涇河支流汭河。

吳煥先站在瓢潑大雨中,指揮全軍渡河,眼看大部隊已經過完,軍供給部正在渡河之際,王母原上忽然響起了槍聲,接著,馬開基團在一連騎兵的配合下,沿著王母原頂,突襲而來。當時,大部隊已經過河,無法回援,吳煥先、徐海東便率領擔任後衛任務的二二三團背水作戰。戰鬥打得異常激烈。就在吳煥先躍起身來,準備帶領戰士們衝鋒的時候,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胸膛,他倒在了泥濘中——戰場上的死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吳煥先看不到紅二十五軍以後的路了。就在他死後的二十五天,這支曆盡艱辛的隊伍終於到達了陝北延川永坪鎮,結束了為時十個月的長征。

吳煥先犧牲後的第三天,敵三十五師的一群虎狼兵就掘開了鄭家溝山根下吳煥先的墓,把烈士的屍體翻出來,搶走蓋在屍體上的衣被,撕去裹屍的白布,然後將赤裸裸的屍體翻來倒去拍照,其狀慘不忍睹。

五十年後,在吳煥先犧牲的地方,豎立起了一個高聳入雲的石碑。

石碑上鐫刻著他的犧牲經過。還有他的年齡:時年二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