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62.鮮血浸染的曙色無比絢麗(1 / 3)

第九章 62.鮮血浸染的曙色無比絢麗

成都。劉文輝私邸。

幾叢羅漢竹,幾株夾竹桃,幾進考究的中西台璧的庭院,如果不是那些肩上扛著槍走來走去的兵勇破壞了精心雕琢的和諧,這裏倒是個不失幽雅的處所。

現在這裏是蔣介石的行轅。

此時,蔣介石正在一樓的客廳裏接見薛嶽部少校以上軍官。一百多名著裝整齊的將校們筆挺地坐在蔣介石麵前,聽著他的訓話。

一身戎裝的蔣介石坐在一張鋪著金絲絨的檀木桌子後麵,他的左右兩邊,分別坐著宋美齡和薛嶽。他們旁邊的一張長幾上,堆放著用紅紙封好的賞金和禮品。

“我知道,你們很辛苦,不停地走路,不停地打仗,但是眼下,剿匪終於剿出個眉目了,你們不愧是黨國的精英。昨天,我剛剛給南京打過了電話,待大功告成,政府應該好好獎勵你們……”

薛嶽帶頭鼓起了掌。

蔣介石已經講了一個多鍾頭了,宋美齡在座位上微微欠了欠腰,盡量讓自己坐得舒服些。丈夫講的許多話,她在南昌,在重慶,在貴陽和昆明都聽過,她覺得大都是些沒有多少新意的重複。她曾私下裏跟她的朋友端納講過,她不大願意出席類似集會。不過每當蔣介石要求,她還是沒有違抗過,這畢竟是他們共同的事業。

今天不同往常,今天她還有自己的角色。

蔣介石呷了一口白開水,掃視了一下自己的“剿匪”“精英”們,突然提出了一個使大家感到意外的問題:“你們計算過嗎,從江西到這裏,你們走了多少路?”

會場上出現了一陣嚶嚶嗡嗡的小聲議論聲。

薛嶽趨近蔣介石說:“我大體算過,總有一萬三四千裏。”

蔣介石笑了二下,說:“不對,一萬七千裏!”

“一萬七!”“啊,那麼多!”……

薛嶽揮了一下手,讓大家安靜下來。

蔣介石清了清嗓子,又說:“你們追擊朱毛,征戰了大半個中國,在國內是一次沒有先例的長征,現在朱毛已經被我們逼到了偏僻的川西北,與徐向前股匪會台之後,目下兩股兵力最多不過五六萬人,其中病殘當在五分之一以上,而分據千餘裏山嶽地區,東扼岷江,西迄丹巴,北至鬆潘、疊溪,南至懋功,處處布防,處處薄弱。目下四川各路修碉圍困封鎖,赤區日漸縮小。區內多是遊牧為生的番民,宗教迷信濃厚,不事耕種,糧食匱乏,加之氣候奇寒,雪山草地成為天然屏障。據半月前抓獲的赤匪官兵所述,糧荒嚴重,困守殊難。久駐此地,不被餓死,也會被將至的寒冬凍死,但我深知毛澤東其人,他是不會坐以待斃的,他會帶著他的隊伍拚死走出死地。”

蔣介石說到這裏,打住了話,走到事先準備好的一張地圖前,指著圖說:“當前共軍主力可能向西北行動,但鬆潘西北是水草地,無法通行,可以排除。那麼他們突圍的路線就剩下了兩條,一條從毛兒蓋、鬆潘經臘子口出甘南;一條從理番出平武、青川、碧口沿陰平故道再出文縣、武都,當前在陝南的徐海東部股匪有進出甘南接應紅軍北上的企圖。因此,薛總指揮應在八月上旬將前敵總指揮部推進至文縣,周渾元縱酞推進至武都,對徐海東部進行堵截——我也給楊虎城打了電報,千萬不能讓徐海東跑了;以吳奇偉縱隊北進至平武、青川與胡宗南部銜接,形成聯防;以第三路軍胡宗南部歸薛總指揮指揮,集中鬆潘一線,並以胡部進入上下包座擔任封鎖,堵截赤匪主力北上,以上歸薛總指揮調遣的國軍備部總兵力約在十四萬左右。加上南麵和東麵的川軍,應該說是徹底殲滅朱毛及徐向前股匪的最後一役。”

又是一陣掌聲。

掌聲疏落下去,身穿藕荷色旗袍的宋美齡從桌子後麵站了起來,走到了堆放賞金的長幾前。她今天淡淡地施了妝,頭上身上沒有佩帶任何飾物,顯得素雅而高貴。

此時分發犒賞的主角是她。每當薛嶽喊到一個名字,就有一個軍官走上來,她就把一份犒賞金遞到他的手上。

她不斷地微笑著,有時還小聲地跟領取犒賞的軍官說一兩句什麼,很得體地扮演著第一夫人的角色。

宋美齡懂得,女人的微笑有時也可以讓勇士為你賣命,何況是一個美麗的第一夫人。

七月三十一日,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楊虎城向所屬各部發出第六九號密令:

徐海東股匪主力已竄至留壩、佛坪間之江口鎮、黃柏樓、二郎壩附近,有進犯漢中附近或向鳳縣、天水一帶竄擾,以牽製我軍,策應朱毛及徐向前各股之勢……本部為預防朱、毛、徐等股侵入隴南或漢中方麵時,得以全力迎擊起見,決於朱、毛、徐股匪未侵入陝、甘地境之前,以最大努力與最短時間,先將徐海東股匪粉碎而殲滅之,以除後患……

然而就在楊虎城發出密令的當天,紅二十五軍奔襲二十多裏,攻占了川陝公路要地雙石鋪。

暮色已經降臨,搖曳的燈光把一個時而拉長時而縮短的身影映在潔白的窗紙上。

這位顯得興奮而焦急的人是紅二十五軍政委吳煥先。

剛才,一營三連設在鎮東北散裏處的警戒排哨抓住了一個坐滑竿的闋人,身上佩帶著刻有“不成功則成仁”的“中正劍”,經過審問,原來是一位國民黨的少將參議,吳燠先得到報告後,大喜,立即命令把他帶來,要親自審問他。

紅二十五軍一直沒有電台。沒有電台,就像是聾子瞎子,吳煥先說他寧願少消滅敵人一個團,也想得到一部電台。

吳煥先想電台想瘋了。

紅二十五軍在一九三四年十一月撤離鄂豫皖蘇區後,就斷絕了與中央的一切聯係,八個月來,獨立自主地進行了戰略轉移。年底,進入陝南,在鄆豫陝省委的領導下,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在這裏暫時立住了腳,創建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

長征人陝以後,省委書記徐寶珊身患重病繼而逝世,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相繼負傷,省委和紅二十五軍的領導擔子全部壓在了吳煥先的肩上。這時候,他多麼希望有一部電台啊!他渴望得到黨中央的指示,他需要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這些他所崇敬的黨和紅軍領袖的智慧和經驗(盡管他沒有見過他們),他盼望著溝通與鄂豫皖蘇區老首長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的聯係……電台對於他來說,太重要了。每次打仗前,他都要再三向參戰部隊交代,一定要注意搞一部電台回來,可是每一次清點堆積如山的繳獲物的時候,都讓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