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55.十三根光禿禿的鐵索扛起了一個共和國(2 / 3)

天黑時分,紅軍頂著滂沱大雨,來到了杵泥壩。這時,河對岸突然出現了幾點火光,楊成武心頭一沉,還沒來得及細想,對岸的火光刹那間變成了一串火把,一隊人馬正在火把的引導下向瀘定橋方向疾迸。楊成武心想:“不好,一定是敵人!”因為紅軍夜間行軍怕暴露目標,從不打火把。這一段河道狹窄,隔著河,可以看到火把下影影綽綽的川軍,偶爾,還能聽到一兩句敵人官兵說話聲:

“龜兒子!你長點眼睛,踩了我的腳!”

“誰叫你走那麼慢。耽誤了時間,小心劉長官找你要腦殼!”

對岸沿河而上的,正是劉文輝派往瀘定橋增援的李全山團。

真正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

黃開湘、楊成武商量,現在是和敵人搶時間比速度,分秒必爭。敵人打著火把走,我們摸黑走,他們占優勢。因此當即決定:“我們也把火把點起來!”他們考慮到敵人一定會懷疑,想好了借用第一天教擊潰了的敵人一個團的番號來搪塞。

黃開湘、楊成武當即命令部隊將附近小村莊裏老百姓家的竹籬笆全部買來,動員每人紮一個火把,一個斑點一個。為了爭取速度,要求點了火把以後的行軍速度必須在每小時十裏以上。

於是,大渡河西岸也出現了一條火把的長龍。

兩條火龍逆河急上。

“啥子部隊喲?”果然,對岸隔著河大聲喊了起來。

紅軍早有準備,專門找了幾個四川兵對付對岸的問話,一個排長也扯著嗓子喊道:“肖紹成團的!你們呢?”紅軍從被俘的川軍口中,得知了那個團長的名字。

“三十八團的。你們也往瀘定橋趕嗎?”對岸顯然沒有懷疑他們。

“是喲,你們呢?”

“一樣!都是劉長官派的差!”

兩路火,兩路兵,兩支敵對的軍隊,在一條河的兩岸,用最快的速度奔向同一個目標——瀘定橋。

二十九日,當黎明即將來臨的時候,紅四團終於占領了瀘定橋西橋頭。

十三條光禿禿的鐵索——這就是毛澤東和蔣介石都在拚力搶奪的瀘定橋。

當紅軍站在瀘定橋頭的時候,都驚呆了。

瀘定橋,始建於康熙四十四年,建成於次年四月。這一帶古稱瀘水。諸葛亮所稱“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即指這裏。兩岸峰巒連綿,氣象獰野。河水經年累月衝擊鑿磨,在崇山峻嶺中辟開一條峽穀,大渡河猶如十萬匹無羈的野馬,在這狹窄的峽穀中奔騰,揚著濁浪,發出雷鳴般的吼聲。在這樣的急流裏,擺渡沒有任何可能。瀘定橋是四川和康藏來往的惟一通道口這座橋的橋基是固定在東西兩岸太鐵樁上的十三根粗鐵索,九根鐵索為底索,鋪有木板,供人通行,兩邊各有兩條鐵索做扶手。

瀘定橋東端不遠就是瀘定城。

為了防止紅軍在此渡河,就在紅四團到來之前的幾個小時,瀘定橋守敵剛剛拆除了橋上的所有木板。隻剩下了十三條發著寒光的鐵索。

更為不利的是敵人一個營已經在東橋頭構築了工事,並用迫擊炮、輕重機槍對橋西形成了火力封鎖網。

黃開湘、楊威武隔河用望遠鏡了望橋東的瀘定城。瀘定城緊靠橋頭的城門緊閉著,城門外幾座碉堡形成了交又火力。無疑,它可以完全封鎖橋頭。而紅軍要過城,必須過此城門,要進此門,必過眼前這座沒有橋板的鐵索橋。

為了盡快攻占瀘定橋,黃開湘和楊成武在西橋頭不遠的一座天主教堂裏,臨時召集了幹部會。這時對岸敵人已經發現了西橋頭附近的紅軍,機槍“噠噠噠”地叫了起來。一發追擊炮彈就落在了天主教堂的屋頂上,給教堂開了個大天窗,彈片、瓦片直瀉下來。給正在進行的幹部會增添了一個小插曲,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搶奪瀘定橋的任務落在了二營二連頭上。決定由二連連長廖大珠和指導員王海雲率領二十二人組成的突擊隊,強占瀘定橋;三連在連長王友才率領下為第二梯隊,緊跟在突擊隊之後往鐵索上鋪橋板;兩個主力營組成嚴密的火力網進行掩護。

下午四時,奪橋戰鬥正式打響。

黃開湘、楊成武手握短槍,站在橋頭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