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54.大渡河沒有複七十二年前的翼王悲劇(2 / 3)

楊得誌帶領一營,冒雨繼續向安順場渡口前進。

他們剛在離渡口不遠地方停下,劉伯承司令員就冒雨趕到了。他是專門來檢查渡河準備情況的。由於他的眼睛不好,聶榮臻用一個剛繳獲不久的法國造手電筒給他照路。劉伯承在一間老百姓住的棚子裏把一營營長孫繼先拽來了,仔細地詢問了渡河的準備情況,進一步明確了任務。然後,劉伯承問孫繼先:“前兩天我們在路上,敵人飛機撒的傳單你看到了嗎?”

“看到了,說要把我們的毛主席、朱總司令變成第二個石達開。”孫繼先回答說。

聶榮臻對孫繼先說:“但是蔣介石沒有想到,我們不是石達開,也不可能成為石達開,因為我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結合在一起,有堅強的政治工作,有超乎尋常的勇敢精神和吃苦精神,這些都是石達開所沒有的,我們一定要渡過河去,渡過河,我們就自由了。”

“首長放心,我們一定完成搶渡任務!”孫繼先向劉伯承和聶榮臻保證說。說完,他就跑回去組織部隊。

孫繼先走後不久,安順場就響起了槍聲。由於澹聲雨聲很大,將紅軍的槍聲掩蓋住了,聽上去不怎麼激烈,河對岸敵人的守軍甚至一點都沒有聽到這邊的動靜。

紅一營僅用了二十分鍾就結束了戰鬥。敵人根本沒有想到紅軍會來得這麼快,幾天來,一直傳說著紅軍要從下遊的大樹堡渡河。他們也不相信紅軍會經過“不通情理”的彝民區到安順場,即使到這裏,也是幾天以後的事。紅軍進入場墟時,敵營長賴執中正在屋裏摟著老婆放心地唾大覺,哨樓裏還響著胡琴聲和唱戲聲。一營在楊得誌和孫繼先的帶領下,繞過碉堡、哨樓,神不知鬼不覺進入街心,才和敵人的巡邏兵交上了火。賴執中被槍聲驚醒,翻牆逃跑時跌傷了腳,其衛兵把他背往彝區。

這時,擔任奪船任務的二連根據老百姓的指點,來到了距安順場二百米遠的一條幹河岔。這時,他們忽然聽到了嘩嘩的劃水聲,接著就發現了水麵上一個黑點在移動。

船!

指導員黃守義一陣驚喜,立即命令用機槍向河麵掃射,戰士們紛紛跳入河中,奮不顧身地向那個黑點衝去,大聲向船上的敵人喊著:“把船開過來,你們跑不了啦!”河邊水淺,船開不快,加上紅軍來勢凶猛,敵人隻好乖乖把船退了回來。

這支船本來在北岸,袍哥營長賴執中今天下午才瞞著人剛剛從北岸劃過來,打算明天把住在安順場的嶽父一家接過岸去再封船。結果卻成了紅軍的繳獲物。

事後,劉文輝對賴執中丟船一事氣得暴跳如雷,出告示要抓來砍頭,嚇得賴執中在彝區藏匿丁好些日子。

紅軍終於有了一條船。

按原定計劃,奪得渡船後立即渡河,但聽老百姓說,大渡河水流急漩渦多,河底盡是暗礁。對岸又是峭壁,夜裏萬萬不可過河。要想過河,須得在晴朗的白天,把船拉到上遊一裏路的渡口,由當地熟知水性的船工擺渡,才能把船斜劃到對岸。劉伯承決定改變原來計劃,命令一營:“好好睡覺,把全街能買到的好東西都買來吃,明天一早強渡!”

五月二十五日,雨停了,但烏雲還密布在大渡河的上空。

天剛蒙蒙亮,紅一營就整齊列隊在安順場渡口。

在他們前麵不遠的河邊淺水裏,拴著一條孤零零的渡船。

那是紅軍惟一的渡河工具。

紅一營所有的人都向這條船投去了渴望的一瞥:對於他們來說,強渡第一船無疑是一種具有誘惑力的挑戰,對驚濤駭浪,對槍林彈雨,還有色彩斑斕的犧牲。

濤聲如雷,擔任突擊隊長的二連連長熊尚林走出隊列,大聲宣布突擊隊員的名字。每喊到一個名字,他的身旁便增加一個勇士。連熊尚林在內,共有十六個人站在了隊列前。

忽然,“哇”的一聲,一個戰士從大隊伍裏衝了出來,一邊哭,一邊大聲喊著:“我也去!我一定要去!”他是二連通信員陳萬清。熊尚林向團長楊得誌、營長孫繼先請示後,他也走進了突擊隊。

孫繼先最後宣布十七勇士的名單:第二連連長熊尚林,第二排排長曾會明,第三班班長劉長發、副班長張表克,第四班班長郭世蒼、副班長張成球,戰鬥員張桂成、肖漢堯、王華停、廖洪山、賴秋發、曾先吉、肖桂蘭、朱祥雲、謝良明、丁流民、陳萬清。

十七勇士全副武裝,每人佩一支駁殼槍、一挺花機關、一把馬刀、六至八顆手榴彈,整裝待命。

與此同時,劉伯承司令員用望遠鏡仔細觀察了對岸敵人的工事和火力點,讓神炮手趙章成瞄準對岸敵人的兩個碉堡!“我們隻有幾發炮彈,聽命令,一定要打準!”劉伯承看了看手表,正好九點,抬頭對楊得誌說:“開始!”

楊得誌命令:“輕重機槍掩護,強渡開始!”

楊得誌話音剛落,兩門八二追擊炮和輕重機槍從不同的角度向對岸守敵同時密集掃射,趙章成的兩發炮彈也準確無誤地在敵碉堡上爆炸了,十七勇士和龔萬才、帥士高、張子雲等八名船工在嘹亮的號聲中登上船,奮力向對岸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