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做人即做事做事即做人
1、第一流的人做第一流的事
第一流的人沒有時間可以去浪費,他要以並不長的生命,完成許多一流的事。他不能過凡夫俗子的生活,不能在人生的許多事情上,做凡夫俗子的反應。他必須放棄或減少凡夫俗子的快樂、交遊、娛樂、愛恨、爭執、答辯和澄清。他必須忍住不為小事所纏。他有很快分辨出什麼是無關事項的能力,然後立刻砍掉它。如果一個人過於努力想把所有事都做好,他就不會把最重要的事做好。班尼斯說過:“純管理人也許能把事情做對,但是真正的領導人,重視的是做正確的事情。”現代人的大問題是開始太隨意,注意力分散,分不清輕重緩急,也不善於分大小。如果碰巧能力又強,即便錯誤的事情也能做得很好,不利的局麵也多能扭轉,這就會無謂地耗費很多時間和感情。“最聰明的人是那些對無足輕重的事情無動於衷的人。但他們對那些較重要的事務卻總是做不到無動於衷。那些太專注於小事的人,通常會變得對大事無能。”若抓住了大事,小事會照顧好自己。一流人物大都具備無視“小”(人物、是非)的能力。在你往前奔時,你不可以對路邊的螞蟻、水邊的青蛙太在意——當然有毒蛇攔路是不行的。“如果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礙才行動.那就什麼也做不成。”許多人整天忙著處理瑣碎的事情,總是抱怨挪不出時間做正經事。其實他們的潛意識在逃避做正經事,因為做大事是需要想象力、判斷力、勇氣和自信的。
2、樹立良好的形象
人的形象往往就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在做事中,人們非常注意形象:第一次和某個陌生人接觸,第一次受委托替別人做事情,第一次同他人合作,第一次到公司上班,第一次跟領導見麵,第一次同異性約會,等等。如果第一次印象頗佳或者比較滿意,其心理上所形成的認識定勢,往往會極其深刻的、甚至是先入為主地影響日後的交往或者以後的看法。這種在第一次交往中留下的印象影響以後的印象,在心理學上就被稱為形象效應。既然我們無法改變,我們就要去適應它,利用人們心理上的形象效應,以求得某些期望的良好結果。比如,我們大學畢業,要第一次去某公司參加考核招聘,我們就要力爭最大限度地調動我們自身的智能優勢,以求到某個我們心儀已久的職務或者職位;又比如,我們新近跳槽來到一個新單位,我們就要注意調節自身的形象,使人覺得你和藹可親,容易相處,或者使人覺得你有能力、有魅力,以期在一個最短的時間打開新的局麵。雖然注重形象效應的做法,都要基於你自身原本所具有的氣質、修養、儀表、體態,等等,但是,這樣做又的確具有某種有意改善、局部強化或者改弦更張的特色。這麼做,不僅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改善自身的社會形象大有好處,同時,它有可能成為我們人生路上的一次有益的重大轉折,有可能改變我們原先平平庸庸的人生,因而,注重形象效應,對我們的人生,實在是太有積極意義了。但是,注重形象效應,並不是單純求好的同義語。從人類生存智慧的角度去看,如何運用形象效應效果最佳並非一刀切,而是大有講究的。比如說,對某些需要使用漸進性的事情,第一印象要好並非上策。人是視覺的動物,所以許多事物都以眼見為憑。雖說通過良好的溝通互動,可以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是,假如你在與人初次見麵時就通過你的裝束和儀表呈現良好的第一印象,那接下來的互動與溝通不是更省力嗎?打造猶如黃金般耀眼的個人形象,絕對有助於你在人際關係上的拓展。假如你給人的感覺始終是沉悶難以親近的,對於你做事的拓展肯定沒有幫助,當然人際關係也就更加受封閉了。畢竟有時候靠關係去打通一些環節,做起事情來更加得心應手且事半功倍。所以你個人形象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形象效應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而且已為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所認可、所采納,所以,如果你最近要有第一次,你不妨試一試,看看形象效應是否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屢試不爽。
3、選擇得體的衣著
做事中穿著得體很重要,這樣才會使你看起來很重要而且使你覺得你真的很重要。人的衣著打扮在所有影響成功的因素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你的穿著已經影響製約了你的成功,那麼這個問題就變得重要了。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歌星影星或者搞藝術的穿著十分隨便,有些人的打扮也比較奇怪,但我們在舞台上、電視節目裏看到他們,不覺得刺眼,但社會上一些所謂的追星族也學著這麼打扮,穿得奇奇怪怪、發型古裏古怪地在大街上晃來晃去,頗有些招搖過市的味道,路人為之側目。當然,在此需要強調的是,穿著打扮屬於個人的自由,我們無意要求大家都穿著一律,隻是想強調得體。整潔、得體的衣著,花費並不多,但穿著得體很值得。因為這樣才會使你看起來很重要,而且使你覺得你真的很重要。那就請你利用你的衣著來振奮自己的精神並建立自己的自信。衣著雖然屬於外表的一部分,但它和我們的思想、我們的心理世界密切相關。當過兵的人都清楚地知道,當你穿上軍裝,你立刻就覺得自己是個真正的軍人了。當一位女士為赴宴會而精心打扮時,她的心裏也會真的感覺到一種甜蜜約會般的情調。那麼,同樣的道理,一個經理打扮得像個經理時,就會覺得自己真的是個經理,因而就能表現出經理的派頭來。
4、身體健康是做事的資本
能力又分為體力、智力和氣力。隻要你有心培養它,它就可以增長起來。一般人都忽略了體力與氣力的重要性,實際上,公司所期望的人才,就是三者均衡發展的能力。談到人的素質,通常都會以智力作為立論的基點。但光有智力而缺乏行動力,又怎能期待它的成果?而且,主宰動力的,不光是智力與氣力而已。在能力三要素中,尤其受到公司重視的,應該是體力,也就是健康第一。有一句老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雖然說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但說得確有道理。革命雖然不是做生意,但也需要有本錢,這個本錢就是我們的身體。如果我們今天換個角度,就可以說身體是成功的本錢。其實,身體我們每個人都有,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成功的本錢。如同做生意有了本錢不一定能賺來利潤一樣,我們有了成功的本錢並不一定能夠成功,但是,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想要成功,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健康的身體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健康的身體是萬萬不行的!一個人要想成功,成就一番大事業,或賺大錢,或出大名,需要他具有出眾的才華、過人的膽識、良好的機運等,但健康的身體比這些都重要。要使自己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但你起碼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經常性地參加體育鍛煉。哪怕每天隻是慢跑或者疾走30分鍾,你也會明白體育鍛煉是療病的最好藥方。別給自己以太大的壓力。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麵性,成功需要壓力,但壓力太大,人就會被壓垮。節製我們的欲望。在社會上生存,免不了迎來送往,同時又要麵對無窮的誘惑,這就需要我們要有節製,酒、色、財、氣不能沒有,但太多就是傷害。定期地去看看醫生。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鋼打鐵鑄的,退一步說,即使是鋼打鐵鑄的,也會有生鏽的一天。為了做事,為了達到成功的彼岸,盡力保持你身體的健康。保持身體健康,能讓你擁有健康與和諧的外表,看上去不但有魅力而且更易獲得他人的好感,健康的身體讓人們對你產生信任,為你提供更多的自信訓練機會。一個人的身體健康了,不僅外表好看,而且身體感覺也好,從而在心理上更加感到自信。另一方麵,體重超常或外表單薄的人則會向他人傳達非常消極的信息。身體的鍛煉就如同體育鍛煉一樣,這些活動的結果都具有不可累積性,因此,必須經常重複活動才能感到其中的樂趣。在生活中從事一項體育鍛煉並不是什麼難事——一個人隻憑有興趣就足夠了。身體越健康,越精幹,就越能博得他人的好感。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隻要從事體育鍛煉,都能夠使自己成為一個有魅力的人。人們往往喜歡把身體結實與精力充沛,辦事一絲不苟,身體健康和頭腦機敏等品質聯係在一起,人們還喜歡把這些同樣的品質與一個人的業務和私人生活等方麵掛起鉤來。你絕不要等到體虛神疲時才想著怎樣去鍛煉,你應該在這種情形來臨之前,就開始艱苦的練習。在你成為白領後,如果你感覺到自己的精力在下降,那你在做事間隙可以想像自己在健身房中,舉著杠鈴,同時伴隨著肌肉的收縮。這種空想式的練習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健身作用。而且在最後一次重複時,你可以想像你正在做你所能做的最大重量,你可以盡情發出那種竭盡全力時的呐喊。你可以在腦海中完成你的每一次練習。當你真的進了健身房,就要珍惜時間,迅速做好熱身,然後開始大重量訓練。你會發現你的身體並沒有變壞,精力依然充沛。每天早上起床之後,堅持做50個伏臥撐和50個仰臥起坐。關鍵在於自己的事情必須由自己來做,你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鍛煉計劃——比如你可以打網球、高爾夫球或者是圍著街區輕鬆地走上兩圈兒。製定出計劃之後就要嚴格按照計劃開始鍛煉,鍛煉要有規律並且逐漸增加強度。憑感覺你可以知道自己什麼時間開始適應自己的鍛煉計劃了。就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劃船搖槳,各有各的搖法。但是,不管怎樣,一定要有自己的鍛煉方式。身體是做事的本錢。堅持鍛煉,你才能更強壯;更強壯,你才能更有魅力。
5、活好自己的每一天
拿破侖曾說過: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對大多數士兵來說,當元帥是根本不可能實現之事。在現實中,不當元帥的士兵也很可能是好士兵。這並不是讓人放棄理想,隻不過是想讓大多數不能當上元帥的“士兵”求得心理的平衡。人不要隨便拿自己和別人比較。世界上連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沒有。每個人都有他立足和成長的環境,正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是水土的原因,一個人的成功也不僅僅是由他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來決定的。有的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得到的東西,有的人奮鬥一生也不一定能夠得到。有的人不到三十歲就大放光彩,有的人在四十歲時卻依然默默無聞。同時也不要對自己抱有太高的希望。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這並不是說人生就可以沒有目標,相反,人生不能沒有目標,沒有目標的人如同行屍走肉,沒有目標的人生是空洞的人生。也許你能做的,隻是力所能及地創造輝煌,卻不能像“誇父逐日”那樣不自量力。人生如朝露。我們都是或早或晚地來到這個世界,經過匆匆的旅程之後,都要走到相同的地方去,而這段旅程就是人生的全部,從這一點上說,人都是平等的。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弄明白這一點,隻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對待人生、珍愛生命。將心比心,每個人都在迎接艱難與挑戰,每一個人活得都不簡單,無論地位是卑微還是高貴,都是重要的和值得尊敬的。人們往往喜歡從事業的角度來斷定一個人如何,這種以事業為標準的認識固然可取,但為責任生活著同樣是神聖的,為希望生活著是美麗的,不管是誰,隻要是在時刻努力著,就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大人物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小人物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6、在做事中尋找慰藉
一個人在社會上做事,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獲得維持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生活資料。這是做事最根本的目的。沒有做事,就沒有衣穿,沒有飯吃,連生存都成問題的時候,理想啊,信念啊,這些東西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所以任何人去做事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為了生活。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好些,為了讓自己的家人生活得更加舒適些,我們努力地做事。當然我們希望自己的付出和所得能夠成正比,自己的勞動力能夠得到應有的報酬,所以我們就把眼光盯在了做事能帶給我們的薪水、安定和福利上。社會上的競爭是異常激烈的。生生不息是自然界永恒的競爭法則。想要獲得安定的唯一辦法,就是告誡自己你時時都處在不安定之中。隻有你的腳步不停歇,你的前方才會有路。把你的精力放在做事上,在做事上幹出成績,比你費盡心機地找個靠山要強得多。盡管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過給那些真正幹事情的人穿小鞋的情況,但是,絕大多數領導的水平並沒有低到如此程度;甚至,即使某個領導很不地道,總是專給別人小鞋穿,但你想一想,他再怎麼樣做,事還是要有人做,如果他的單位、部門全是一些隻會拍馬遛須的人,而沒有做事情的人,他難道事事都要自己做,給他的領導或領導部門就如此彙報?到頭來他還是得靠業務水平高、做事能力強的人。在我們的社會中,有這麼一些人,他們不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做的事上,不是想在事業上幹出成績,隻是因為靠上某個領導,在單位吃香的,喝辣的,混得還真不賴。有些甚至還爬上了領導崗位,反過來管理那些辛勤做事的人。如果你的領導,隻是因為你的阿諛奉承、拍馬逢迎而賞識你,那他就注定了不是一個好領導。跟著這樣的人,你將來的日子並不會好過。由於曆史的、現實的以及其他原因,在我們的社會,尤其是在我們的國有單位,官本位的現象仍然嚴重。在這些單位,由於所有的事情都是領導說了算,因此,一些人就說,不管我的做事能力如何,隻要我把領導巴結好,我有靠山,我就能過上好日子。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們不否認這些人的這種活法也是一種生存方式。也許,這些人之所以選擇這種活法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自己的資質平平,做事能力一般,不找個靠山這日子怎麼過。而且,這種人能依靠這種方法生存得有滋有味,混得如魚得水,甚至活得比我們一般人還要好,就說明在我們這個社會仍然有著適合這類人生存的土壤。這可能也是我們這個初級階段的特色之一吧。這種人目前可能還活得很自在、很滋潤,但你要記住,像目前這種情況畢竟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你的靠山無論是自己倒下還是別人推倒,總有倒的一天;而且,像你的靠山這樣的領導在我們的社會也在逐漸減少,因為畢竟社會在朝著一個更積極、更文明的方向在發展,人們的觀念也在更新。那麼,作為你恐怕也得順應這種變化,不要等到靠山倒了你還想靠上去,那時候耽誤的隻能是你自己。相信自己,相信領導,隻要你在工作上做出了成績,隻要你的能力強,就不怕別人給你小鞋穿。退一萬步講,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隻要你有能力,中國這麼大,世界這麼大,自會有你這樣的人生存的地方。好好做事你就會有安全感。
7、享受做事過程中的樂趣
我們不能從做事中獲得快樂,往往都是因為我們把做事視為獲得賞賜的手段,而忽視了做事本身對於我們來講就是一種巨大的賞賜。就是在這樣的想法下,我們更多的是急功近利地去考慮如何從做事中去獲得些什麼,於是我們必須要完成什麼什麼任務,什麼什麼目標,每天緊張得不得了,總是在擔心自己稍有不慎,就會毀了自己的前程。這樣的心理是不會讓我們獲得輕鬆的。隻有享受做事的態度才會給我們帶來輕鬆。我們做一份工作,雖然說是要在做事中取得成績,受到嘉獎,不斷的升職加薪,但是說到底這些都隻能作為我們做事的目標或者說是做事的動力。實際的狀況是,我們每天早上8點鍾就要衣冠楚楚地來到辦公室,然後做著每天都在做的事,接觸著每天都要接觸的人,中飯的時候就要跑到飯廳,和大家海闊天空之後,還是重複著上午的事,直到不知道幾點鍾才可以依舊楚楚衣冠地回家。現實的做事中,沒有那麼多的奮鬥目標,沒有那麼多的挑戰,更不可能經常有機會讓你去取得你所渴望的能夠讓別人認同的成績。現實的做事,就是生活,是白開水的模樣。做事就是這樣一個東西。一切的美都在它的過程之中。而過程中的美是隻有輕鬆的心態才能夠體會到的。騎車踏青的目的不在於最終你到達了怎樣的世外桃源,而在於你所收獲的沿路的美景。而一個急於趕路的人的眼中是沒有這種美景的。輕鬆的享受做事的每時每刻帶給我們的大大小小的樂趣,不要把這手邊的快樂源泉輕易地放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