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做人自尊做事敬業(2 / 3)

11、辦事之前要堅信成功

美國散文家、詩人愛默生說:“如果不去貫徹執行,好的想法無異於一個好的夢想。”這句話告訴人們,如果要獲得成功,就要努力去做。每次當人們想要去完成某件事時,決心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失敗,那是因為沒有付出艱苦的努力。如果你下定決心,看起來好像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了,因為你真的要去做了,情況將會不同於以往。比如,你下定了決心要減肥,不惜血本買下了高級的熱量消耗自動計量機,買了大量的新鮮水果和蔬菜,甚至加入了體操隊,買好了讓你能充分發揮效率的名牌運動衣,你極其投入。看起來,你就會達成自己的目標。清晨早早起床,來上一碗燕麥粥,外加半杯果汁和一杯減肥茶。隨後,你完成了體操隊規定的活動,感覺良好地回到了家裏。但是,隨著時間一天天地過去,效果並不理想。你感到熱情開始減退,起初還不明顯,但幾周過後你的意誌便消磨得差不多了。到最後,你實在不願再折騰自己了,於是,你的飲食起居習慣便又依然故我。你努力的每一次失敗,都會在你心靈深處進一步加深,即未來可能還會失敗的想法。最終的結果是一切努力都失敗了——根本的原因是人們從一開始就期待著失敗,不管其內心是否願意承認。真正使命感實際上是渴望。有人曾說,感恩圖報是一種生命最短的感情,熱情與此也相差無幾。熱情在團體項目比賽中能激發出極大的能量,但它無法取代使命感。當你獻身於某一目標時,你必須百分之百地相信你能實現這一目標。使命感隻有兩種趨向,要麼是執著,要麼是放棄,兩者之外沒有其他,你不可能既對某一事業有一定的獻身精神,同時又有其他的想法。正是成功者心目中強烈的獻身精神使他們永不放棄,使他們身處逆境卻不失信念和毅力,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最終能取得成功。觀察一下自己熱衷的事情或對你的親人及你愛的人的獻身精神,想像一下當他們身處逆境時如何幫助他們——那是一種堅強的感情。成功所需要的正是這種感情和獻身精神。每次當人們想要去完成某件事時,決心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失敗,那是因為沒有付出艱苦的努力。

12、要有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

做事的結果無非有兩種,一種是成功,一種是失敗。而那些善於把握時機的辦事人員,在對待挫折的態度時,有著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他們努力盡責地做好每一件事。當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個人與事業同樣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但如果人們對於要實現的目標有堅定的信仰和不斷向前的決心,那麼,人們便能戰勝逆境。如果能夠樹立起一種“永不放棄”的個人哲學觀,那麼,便會把挫折僅僅看成是自己要越過的障礙,看成是對自我智慧的挑戰。相反,如果缺乏這種堅強的力量,挫折就會變成摧毀自我信念的工具,變成前進道路上的不可逾越的難關。那些持消極態度的個人甚至會將很小的挫折都看成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這種看待問題的方式,與缺乏明確目標的問題聯係在一起,常常導致人們把大量時間與精力浪費在大驚小怪上,把每一件事情都看成是超越了常規,並作出機械性的反應。成功者認識到有些事情是他們所無法控製的,如銀行利率、天氣、同行的可靠性等等,為此他們應采取接受、適應的態度,以使自己的工作順利地開展起來。而失敗者把挫折當做不能實現既定目標的借口:“我的合夥人攜款潛逃了”,“銀行要求退還貸款”,“我們的主要供應商破產了”,這類因種種緣故而迫使人們屈服的挫折不勝枚舉。然而實際上,是那些人自己放棄了,拿拳擊來作個比喻的話,人們所缺乏的是一種能力:在被擊倒之後十秒鍾內站起來,清醒自己的頭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繼續去實現既定的目標。這樣,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情況,都能達到最後的目的。有時候,人們之所以能達成某種目的,是因為在內心中充滿了使命感,它使得人們戰勝挫折,走向成功。這不僅要求你有堅定的自信和明確的目標,而且,還要求你有某種使命感。使命感類似於決心,隻不過決心可能會是一時的衝動,而使命感則是內在的堅定意誌,它能經受住各種環境變化的考驗。作為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它看不見摸不著,易於流於口頭而不落於實際,所以必須將它深深地記在心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個人與事業同樣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但如果人們對於要實現的目標有堅定的信仰和不斷向前的決心,那麼,便能戰勝逆境。

13、不要抹掉自我的本色

真正地做你自己,必須克服模仿的行為!這也是美國作曲家歐文·柏林給後期的作曲家喬治·格希文的忠告。柏林與格希文第一次會麵時,已聲譽卓越,而格希文卻隻是個默默無名的年輕作曲家。柏林很欣賞格希文的才華,以格希文所能賺的三倍薪水請他做音樂秘書。可是柏林也勸告格希文:“不要接受這份工作,如果你接受了,最多隻能成為歐文·柏林第二。要是你能堅持下去,有一天,你會成為第一流的格希文。”格希文接受了忠告,並漸漸成為當代極有貢獻的美國作曲家。像查理·卓別林這樣的人,以及其他所有的人都曾經學到這個教訓,而且多數人得先付出代價。卓別林開始拍片時,導演要他模仿當時的著名影星,結果他一事無成,直到他開始成為他自己,才漸漸成大事。鮑勃·霍伯也有類似的經驗,他以前有許多年都在唱歌跳舞,直到他發揮自己的才能才真正走紅。當瑪麗·馬克布萊德第一次上電台時,她試著模仿一位愛爾蘭明星,但不能成大事。直到她還自己以本來麵目——一位由密蘇裏州來的鄉村姑娘——才成為紐約市最紅的廣播明星。吉瑞·奧特利一直想改掉自己的德州口音,打扮得也像個城市人,他還對外宣稱自己是紐約人,結果隻招致別人背後的訕笑。後來他開始重拾三弦琴,演唱鄉村歌曲,才奠定他在影片及廣播中最受歡迎的牛仔的地位。一個人抹掉自我本色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去模仿別人,跟著別人的屁股後麵跑,這樣把別人的特色誤以為是自己應該追逐的東西,多半都不能成大事的,即使成了大事,也是沒有什麼特色的。這一點,對成大事者來說,是一大忌諱。因此,一個人抹掉自我本色等於“慢性自殺”。美國北卡羅萊州的愛迪斯·阿爾雷德是一個極為敏感羞怯且胖乎乎的女孩,她的母親非常古板,認為她把衣服穿得太漂亮是一種愚蠢,而且衣服太合身容易撐破,不如做得寬大一點。正因為如此,阿爾雷德從不參加任何聚會,也沒有什麼值得開心的事。上學後,她也不參加同學們的任何活動,甚至運動項目也不加入。原因是,她總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長大後,她嫁了一位比她大幾歲的先生,但她還是沒任何改變。她丈夫的家是一個穩重而自信的家庭。她想要像他們那樣,但就是做不到。她努力模仿他們,也總是不能如願。她丈夫也幾次嚐試幫她突破自己,卻總是適得其反,她越來越緊張易怒,害怕見到任何朋友,甚至一聽到門鈴聲,都會驚慌!後來她是徹底地失敗了。她害怕丈夫有一天會發現真相,所以每次在公共場合,她都盡量顯得開心,甚至裝得過了頭。最後她竟然想到自殺。但她終於沒有自殺,而是很好的活了下來。那麼是什麼事改變了這位幾乎自殺的婦人呢?隻是一句偶然的話。有一天,她的婆婆和她談到她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她說:“不論遇到什麼事,我都堅持讓創新保持自我本色,……”“保持自我本色!”這幾個字像一道靈光閃過阿爾雷德的腦際,她發現所有的不幸都起源於她把自己套入了一個不屬於自己的模式中去了。一夜之間她變了!她開始保持自我本色。她首先研究自己的個性,認清自己,並找出自己的優點。她開始學會怎樣配色與選擇衣服樣式,以穿出自己的品位。她開始主動交結朋友,並加入一個團體——雖然隻是一個小團體。當他們請她主持某項活動時,她剛開始很害怕。但是通過多次上台,她得到了更多的勇氣。盡管這是一段相當漫長的過程——但現在她比過去快樂很多。保持自我本色這一問題,“與人類曆史上一樣久遠了”。詹姆士·登·基爾凱醫生指出,“這是全人類的問題。”很多精神、神經及心理方麵的問題,其隱藏的病因往往是他們不能保持自我。安吉羅·派屈寫過13本書,還在報上發表了幾千篇有關兒童訓練的文章,他曾說過:“一個人最糟的是不能成為自己,並且在身體與心靈中保持自我。”可是這種模仿他人的現象在好萊塢就相當嚴重。好萊塢著名導演山姆·伍德曾說過,最令他頭痛的事,是幫助年輕演員克服這個問題:保持自我。他們每個人都想成為二流的拉娜·特勒斯或三流的克拉克·蓋博,“觀眾已經嚐過那種味道了,”山姆·伍德不停地告誡他們,“他們現在需要點新鮮的。”山姆·伍德在導演《別了,希普斯先生》和《戰地鍾聲》等名片前,好多年都在從事房地產,因此他培養了自己的一種銷售員的個性。他認為,商界中的一些規則在電影界也完全適用。完全模仿別人絕對會一事無成。“經驗告訴我,”山姆·伍德說,“盡量不用那些模仿他人的演員,這是最保險的。”保羅·伯恩頓是一家石油公司的人事主任,他曾談起求職者所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麼。他麵試過的人超過六千人,也寫過一本《求職的六大技巧》,所以對這個問題他應該知道得很清楚。他說:“求職者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不能保持自我。他們常常不能坦誠地回答問題,隻想說出他認為你想聽的答案。”可是那一點用也沒有,因為沒有人願意聽一種不真實的虛偽的東西。威廉·詹姆士曾說過,一般人的心智能力使用率不超過百分之十,大部分人不太了解自己還有些什麼才能。與我們應該取得的成就相比,其實我們還有一半以上的潛能是未醒著的。我們隻運用了身心資源的一小部分。人往往都活在自己所設的限製中,我們擁有各式各樣的資源,卻常常不能成功地運用它們。既然你我都有這麼多未加開發的潛能,又何必擔心自己不像其他人。遺傳學告訴我們,你是由父親和母親各自的二十三條染色體組合而成,這四十六條染色體決定了你的遺傳,每一條染色體中有數百個基因,任何單一基因都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你在這世上是獨一無二的。以前既沒有像你一樣的人,以後也不會有。即使你父母相遇相愛孕育了你,也隻有三百萬億分之一的機會有一個跟你完全一模一樣的人,換句話說,即使你有三百萬億個手足,他們也都跟你不同。這隻是猜測嗎?當然不是,這完全是科學的事實。如果你不相信,那就讀讀這方麵的書。你在這個世界上是一個嶄新的、獨一無二的自我,為此而高興吧!歸根究底,所有的藝術都是一種自我的體現。你隻能唱你自己、畫你自己。你的經驗、環境和遺傳造就了你。不管好壞,你隻有好好經營自己的小花園,也不論好壞,你隻有在生命的管弦樂中演奏好自己的一種樂器。

14、做人要少言自重

一個人是否有作為,與其日常生活的表現密切相關。認識人需要時間的考驗。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有些人能說會道,在實幹時卻很窩囊;有些人平時默默無聞,但在實踐中卻才能畢露。1.喜怒不形於色古時認為修養好的人能夠做到喜怒不形於色,寵辱不驚於身,處危難之際而仍然能夠性情閑適爽朗,聽到讚譽或詆毀時能夠顏色不變,以天下之興衰治亂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的人是高居上位的君子;憤怒而不至於放肆,得意而不至於忘形,從不猜測將來人生、事業的得失取舍,更不因此而忽喜忽怒;不揣度未來己身的榮寵和恥辱,更不因人欣憂戚,這樣的人是身居下位的君子;喜怒哀樂都由感情,恩人仇人界線分明,喜歡玩弄權術欺上瞞下,固執迂腐、驕傲放縱,喜歡同類,排斥異己,患得患失,色厲而內荏,羞於談及自己微賤時的小事,害怕別人提及自己未發達時的經曆,這樣的人是在上位的小人;一有風吹草動就驚慌失措,遇到事情就慌裏慌張、風風火火,喜歡賣弄自己的長處,害怕提及自己的缺點,附和自己就十分歡喜,反對自己就憤怒異常,想到自己可能榮華富貴就神思飛揚,將要升至高位時便顏色大變,這樣的人,是身居下位的小人。古代名臣中能夠喜怒不形於色的不計其數,魏晉王戎與嵇康相處二十來年,卻從未見他有喜悅憤怒的氣色;他自認為自己的德行、智力不及他人,因此努力加強自己的修養,不以自己的喜怒來影響工作,所以一輩子喜怒不形於色。北宋時,呂端任宰相,受到皇帝褒揚嘉賞也不喜,遇到坎坷挫折也從不畏懼。上述諸例都是賢德之人道德深厚、氣宇軒昂、見真識遠的反映。2.少言自重古時認為喜怒不形於色者修養成熟可以擔當大任,而少語多思則是判斷一個人城府和心機的重要標準。口總是張著的人,他的腦總是空著的;而口閉住的人,他的大腦是充實的。少言而自重不但能夠知人,也能夠取得別人的尊重。曾國藩就是這樣一位少言自重、喜怒不形於色的人。由於他個人修養十分深厚,因此下屬的將領很難從他的表情中得知他的喜惡。這樣,那些想要諂媚、溜須拍馬的人也不知道從何下手,尤其他的那雙眼睛總是半眯縫著,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所以曾國藩在軍中開始訓話之前,所有將官都心有畏懼,一旦得到命令,無不戰戰兢兢地努力完成。現實生活中就有這種情況,羅克在一家證券公司當董事長。他自大學畢業後,就在其父親創辦的公司服務,不久公司的一切都由他一個人經營。然而,他父親是一位相當自信、頑固的人。由此,他為了說服他的父親,費了相當多的苦心。由於不懂得少言而自重的方法,進入公司五年中,他們幾乎每天都在爭吵。最後在同事的啟發下,他才逐漸了解到父親的偉大。學會了不加以反駁,默默地聽講。等到彼此冷靜時,才把自己的主張說出來,如此,父親較容易接受,這種方式很快使父子和好,而公司很快也發達昌盛起來。這個例子中,羅克用自己的沉默,促使頑固的父親有可能較客觀地考慮一下自身的看法,而不至一味感情用事。修養好的人也可以使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來傾聽和思考別人的話,所以很多情況下,修養不是一種表現,而是一種成功的方法。有些人能說會道,在實幹時卻很窩囊;有些人平時默默無聞,但在實踐中卻才能畢露。

15、敬業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一個人的事業心在很大的程度上能顯示出他是否有擔負更大責任的可能。你是否能經營自己的強項,與敬業精神密不可分。如果你已經選擇好自己喜歡的事,並且意識到做事是人格的表現,你也不想讓人看輕,那麼你就要有一種敬業精神,這樣才能將自己的事做得更好。從表麵上看你是在為領導做事,但從長遠看來,你為的還是自己,因此你應該對做事兢兢業業。有一個故事中提到了三個砌磚人的事業心,這個故事對於我們很有意義。有人問三個砌磚的人:“你們在做什麼?”第一個人說:“砌磚。”第二個人則說:“我正在做一項每小時9美元的事。”第三個卻說:“你問我啊,我可以老實告訴你,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這個故事雖然沒有告訴我們那三個砌磚的人後來的際遇,但我們不妨想像一下他們三位的結果。最可能的結果是:前兩位繼續在砌著他們的磚,因為他們沒有遠見,不重視自己做的事,不會去追求更大的成就。但那位說自己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的人則不一樣了,他一定不會永遠是個砌著磚的人,也許他已經變成了工頭或者承包商,甚至變成了很有名氣的建築設計師,他還會繼續向上發展。因為他善於思考,他當時的說法已經明顯地表現出他想更上一層樓。一個人的事業心在很大的程度上能顯示出他是否有擔負更大責任的可能。有一宗著名的實驗案例,對象是患有潰瘍病的人。這些病人被分為兩組。研究人員告訴第一組的人,他們即將服用一種有絕對療效的新藥。研究人員又對第二組的人說,他們即將服用一種尚不知療效的實驗藥。然後,在不告訴病人實情的情況下,研究人員給兩組的病人全部服用一種完全相同的沒有任何療效的藥。實驗結果,在第一組,有70%的病人覺得有效;而在第二小組,隻有25%的病人說有效。所以有如此大的反差,就在於兩組病人的心理不同。如果你的事業心是積極的,結果也可能就是積極的;而你的事業心是消極的,其結果也可能是消極的。上麵的例子,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影響結果最大的是事業心。事業心不斷地把信息傳給大腦的神經係統,造成期望的結果。所以,如果你相信自己能成功,事業心就會不斷地鼓舞你去實現;如果你相信會失敗,事業心也會讓你經曆失敗。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就是被自己的心理所打倒。他們會不斷地說,他們無法獲得另一種較好的工作,他們無法賺到更多的錢,他們肯定會失敗,整個社會都在和他們作對,他們的領導從來就沒有看重過他們,他們的領導壓根兒就沒把他們當回事兒,等等。剝去籠罩在語言外殼的迷霧,這種心理狀態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一句話,我們命裏注定了要失敗。其實,冷靜地想一想,有這種心理的人,都有一種極其不利於自我成功的自我意識。他們認為自身的力量非常渺小,無法改變自己麵對的世界,也無法透徹地看清他們自己。事業心本身能左右事情的發展。例如:自認為醜陋的人將會變得越來越醜陋;自認為美麗的人將會變得越來越漂亮。一個足球隊在一場比賽前如果全隊上下自認為肯定被打敗,最後反而勝利了,這才是真正的奇跡。想要戒煙的人如果不斷地告訴自己說:“我肯定無法戒煙。”那麼他就永遠也戒不了煙。心理的力量就是如此巨大。而你眼下要做的,就是首先改變命裏注定會失敗的這種消極心理。這裏給你提供幾種對你可能有用的方法:跟自己的心靈交談時,保持一種積極的態度。哲學家愛默生在談到有關個人的種種問題時,他認為,一個人往往會在不經意中將自己的種種創意拋棄掉;隻因為這些創意是屬於自己的,就不那麼刻意地珍惜它了。經常想著我是在幹事業,而不是我是在做事。神奇的心靈就會馬上開始努力,尋找各種有助於使你成功的方法。具有敬業精神,或許不能立即為你帶來可觀的好處,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養成了一種不敬業的不良習慣,你的成就會相當有限,你的那種散漫、馬虎、不負責任的做事態度已深入你的意識與潛意識,做任何事都是隨便做一做,結果不問自知。

16、每天進步一點點

我們周圍有許多人都明白自己在做事中該做些什麼事,可就是拿不出行動來,根本原因乃是他們不懂得每天進步一點點是製定未來目標的原則。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結果。目標是對於我們所期望成就的事業的真正決心。目標比幻想好,因為它可以實現。沒有目標,不可能發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采取任何步驟。如果個人沒有目標,就隻能在做事的旅途上徘徊,永遠到不了任何一個地方。成功是誘人的,它要求你一切有益於人生的追求,都是深刻的。為了這種深刻,你不得不放棄一些簡單而又原始的豐富。這永遠是人生的一個兩難命題。一個人,放棄那些應該放棄的誘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對持有積極心態的人來說也是如此。作為一個想要成功的人,必然會要放棄一些普通人能夠享受的人生樂趣。你在燈下苦讀詩書,別人在麻將桌上修長城。類似的所謂人生享受,一個稍有意誌力、希望成功的人就可以做到。但是,在麵對長遠利益和短期見效的選擇時,難度就變大了。有甲乙兩位青年學子,共同師從一位著名學者,甲比乙不僅起點高,頭腦也活泛;乙雖然起點比甲要低,但卻極富韌性和鑽研精神。起初,甲的進步極快,很快得到了社會認可,而乙卻門庭冷落。甲也正是因為成了公眾人物,媒體的專訪和各種應酬應接不暇,甲對這些誘惑來者不拒,而乙亦然潛心研讀。有道是,出水再看兩腿泥。過了幾年,乙在自己的領域宏圖大展,成了一名世界知名的學者,而甲卻因為放棄了自我追求,成了一名現代的方仲永。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原則,是成功的人生戰略,無論於精神生活的追求、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對事業成功的追求都是如此。我們可以追求短期效應,但目光卻應放得更長遠些,不要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要讓急功近利蒙住了我們智慧的雙眼。放棄誘惑,每天進步一點點,把你的目光放遠一些,再遠一些,你的成功也許會讓世人驚訝!

17、用生命點燃做事熱情

冷漠型做事者最多的借口是,這個事,真是太無聊了,幹起來真沒勁。所以他們總是毫無起色,平平庸庸,不但在公司的領導眼裏,就連一般的人也這麼看。這就是說,假如一個人缺乏熱忱,一定是一個無精打采的人,即使所有的機會都來到身邊,也會稀裏糊塗把它們喪失殆盡。因此,成功的要訣是用全部身心開始熱忱地做事。卡通大王沃特·迪斯尼憑借那股瘋狂的做事熱情創作出米老鼠這一深入人心的形象而成為舉世的巨富。《米老鼠》及《三隻小豬》的創始人沃特·迪斯尼,在1918年以前仍然是個無名小卒,現在卻是全美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最新版的《英國名人錄》中,沃特·迪斯尼的名字與世界第一流的人物並列出現,並且占用了比出名政治家更大的版麵與篇幅。24年前,沃特·迪斯尼的生活還很貧困。而今,東起錫蘭島的茶園,西至阿拉斯加的漁村,他是廣被世人所喜愛的人物。一個早年一文不名,現在卻是舉世聞名的大投資家、大領導,他所賺的錢全都投注於事業中。迪斯尼曾認為,與其儲蓄幾百萬美元,倒不如作些好電影來得有趣。迪斯尼原本是住在密蘇裏州的坎薩斯城,並且希望成為一名畫家。一天,他到坎薩斯城明星報社找事做,讓總編輯看他的自畫像。總編輯一看他的畫就認為不行,認為他毫無畫畫的天賦,他隻好垂頭喪氣地回家了。後來,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事做,那是在教會中繪圖,薪金很低微。因為一直借不到辦公室,他便使用父親汽車廠的工作室。當然,那時的辛勤是可想而知的,也正是在充滿汽油及潤滑油氣味的車廠做事,才引發了日後價值百萬美元的構想。卡通影片的製作必須有許多原畫,都要一張一張地畫,台詞的創作,畫麵的完成,這些事全部要靠大批的助手幫忙。迪斯尼本人則全心投入電影的構思之中,隻要有一點構想,就與劇本部的助手們共同商議。有一天,他提出了一個構想,欲將兒童時期母親所念過的童話故事,改編成彩色電影,那就是三隻小豬與野狼的故事。助手們都搖頭不讚成,後來隻好取消。但是在迪斯尼心中卻一直無法忘懷,屢次提出這構想,都一再地被否決掉。終於,因為他有著一種無與倫比的工作熱情,並且不斷地提出,大家才答應姑且一試,但是對它卻不抱任何的希望。《米老鼠》製片時費時90天,如果《三隻小豬》花90天是太浪費了,因此,迪斯尼決定用60天就完成它。劇場的人員都沒有料到,該片竟受到全國人民的熱烈喜愛。這實在是空前的大成功。從喬治亞州的棉花田到俄勒岡州的蘋果園,它的主題曲立刻風靡全國——大野狼呀,誰怕他,誰怕他?據迪斯尼自己說,該片在電影院總共上映了七次之多。在卡通影片的曆史上,這是史無前例的壯舉。而今,世界各地的人大概都看過米老鼠吧!所有成功的秘訣都在於用生命點燃做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