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做人寬容做事競爭(3 / 3)

12、懂得選擇,懂得放棄

中國有句古話:有所為就有所不為。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什麼都想得到,隻能是生活中的侏儒。要想獲得某種超常的發揮,就必須揚棄許多東西。世間行業千千萬萬,哪行做好了都能賺錢。每天都有企業垮台、破產,每天同樣也有新的企業誕生。經營任何一種行業的領導,都應經營你熟悉的行業,把它研究深、透,方能有所作為。求職就業,你不必總是盯著熱行。過去是360行,現在的行當更多,但沒有一種是永遠的熱門職業。而且隨著社會的變遷,舊的行業在不斷消失,新的行業又不斷產生。近10年來,就業市場中冒出不少新興行業,像投資顧問、房屋中介經紀人、自由做事者等等,都吸引了大批就業人口。而一種新興的職業之所以能在就業市場中獨領風騷,是與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就業觀念的轉變息息相關的。一開始,它也許並不是熱門,隻是追求的人多了,才成了時尚。如果這時你想介入該行業,就應當充分考慮你的興趣能力,你的就業磨合期、收益時限以及這一職業的未來前景。為了求得一份收入豐厚的工作,有不少人放棄了個人的興趣追求。做事時往往超負荷運轉,個人空間極小。從社會對勞動力的不同需求來看,這種選擇無可厚非。但這往往並不是人們心目中最理想的選擇。賺錢當然是必要的,但人們除了做事之外,對其他事物也有追求,如自由的時間、良好的健康、滿意的人際關係和幸福的家庭等等。因此,一份相對自由的、能充分發揮個人聰明才智的事將越來越成為人們的首選擇業目標。這樣,人們就可能擁有更多靈活的時間,彈性安排自己的生活。這樣的事才是個性化的、理想的事。放棄其實是為了更好地得到,是在放棄中進行新一輪的進取,絕不是三心二意。就拿股市為例。看著人家的股票直往上走高,整個股市牛氣衝天,偏偏自己的幾隻股卻被套牢了。想當初剛買下時也是一路上漲,本打算到一個價位就出貨,看看勢頭那麼好,就又捂了幾天,誰想後來就開始跌;隻是猶豫了一下,就跌回了買價。想到原本是可以賺到手一筆的,此時出手實在不甘,於是再等等,就這樣套了進去,一路還不停地低位補貨,直至資金全部用盡,直至被深深套牢。看著股市人氣旺盛,一片翻紅,也心儀其中幾種,無奈資金被占用光了,若將手中的拋出去,總覺得虧損太多,心有不甘,隻好望洋興歎。其實,如果放棄手中的,在別的股票上重新投資,以盈補虧,未必不是一個補救的辦法,何必要一直死守著呢?股市,向來講行情,一輪一輪的,此起彼伏,大勢已去時,及時回頭,該抽手時就抽手,也許早就賺回來了。不隻炒股,生活也如此。有一個大學的高材生,經過一段社會曆練後,以前的那股銳氣和豪情壯誌自然是沒有了,而是被磨煉、被累得一副不堪重負的樣子。他怨自己當初選錯了行業,到了一個不具有自己優勢的陌生行業。問他為什麼不換換呢?他說,幹了這麼多年,付出了那麼多,放棄這些,再從零做起,覺得虧。放棄了,以前不是白幹了?眼裏滿是何必當初的絕望。所以堅守,一直堅守,十年前如此,五年前如此,如今更要不甘了。唯有死扛下去,絕不回頭,聽來多麼英雄氣長。何況還有疑慮:放棄了,再做別的,就一定能成功嗎?所以他還是選擇了等待。而他很多熟悉的朋友從零起步,現在已是大有所為。而他的一位同學,五年前辭去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開始創業,現在已擁有有數千萬資產的公司了。真正的強者,還要學會認輸、學會放棄。放棄了才能再做新的,才有機會獲得成功。這樣的放棄其實是為了得到,是在放棄中開始新一輪的進取,絕不是低層次的三心二意。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反過來,放得下,才能拿得起。荒漠中的行者知道什麼情況下必須扔掉過重的行囊,以減輕負擔、保存體力,努力走出困境而求生。該扔的就得扔,生存都不能保證的堅持是沒有意義的。如果知道自己摸到的是一手臭牌,就不要再希望這一盤是贏家;在陷進泥潭時,要知道及時爬起來遠遠地離開那裏;在被狗咬了一口時,不要去下決心也咬狗一口;上錯了公共汽車時,要及時下車,去上另外的一輛。會認輸是基本的生活常識,人不僅要知道進取,也要學會認輸,知道放棄。進取和放棄同樣重要。當一項投資的失敗成為不爭的事實時,及時放棄,將損失控製在最小範圍,實際上是當時最好的盈利——雖然沒有絕對值上的盈利,但是,卻不會繼續加大損失。所以,聰明的炒股人會設定一個止損點,到了這個點,就停止繼續追加投資。所以,不僅要果斷買入,也要及時賣出,要學會斬倉。講股市技術分析的老師在課堂上反複強調這一點。把錢投出去是投資,停止投資也是一種投資,是更高層次的投資。承認失敗,及時收手,才可能再展開新一輪的投資。人生如此,辦企業也如此。當年那黑色寬大的T型福特車曾是多麼風光!它占據了幾乎全部的美國市場,但在幾年的供不應求之後卻不可避免地走了下坡路。由於福特公司沒有及時更新換代,開發新產品,以至將市場拱手讓給了通用的新車型;而通用也因同樣的錯誤將市場讓給了節能的日本小型車,這已成了管理的經典案例。在做事中,也有許多我們可求也該求的東西,有許多我們不可求也不該求的東西。因此,我們有必要在這裏做出選擇。亞聖孟子曾說過,不要我所不要的東西,不幹我所不幹的事。求我所必求,為我所必為;當取則取,當舍則舍,如此而已。我所不要的東西,既包括我們不該要的東西,也包括我們不必要的東西。不該要的東西不要,比如,來路不明的不義之財;不必要的東西也不要,比如,名不副實的空銜虛譽。不該要不必要的東西,如果要了,人就變成了外物的奴隸,本來受人驅遣被人役使的外物便轉即控製了我們自己。更厲害的,貪小利而忘大義,派生出不滿的欲壑,長成吞象的蛇心,最終會一個跟頭栽進萬劫不複的深淵。想成為高效能人才,必須懂得選擇、懂得放棄。隻有學會了選擇,學會了放棄,你才能有更好的進步,更大的發展。要想成為高效能人才,就必須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很大程度上,你的為與不為是相互影響、相互牽扯的,隻有懂得這一道理的人,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13、讓你的對手佩服你

聰明的人不管是麵對朋友還是對手,兩頭都不會亂步,都不會有失。所言所行,既能令朋友欽敬,也令對手歎服。有一個大家庭。因為小媳婦心靈手巧、才智過人、賢惠溫順而頗得公婆寵愛。對此,大媳婦、二媳婦則嫉恨在心。一天,家中輪到小媳婦做飯。她把飯做好後,又去門前的池塘邊洗衣服。這時,大媳婦、二媳婦使出一惡計:她倆又往灶膛裏添了一大把柴禾,欲使鍋中米飯焦糊竄煙,讓一貫心靈手巧的小媳婦在家人麵前丟人現眼,陷入尷尬之境。不一會兒,小媳婦洗完衣服回屋,突聞鍋中米飯串出焦糊氣味。一看灶膛,木柴還在燃燒。生性聰慧的小媳婦已猜出個中原委。她靈機一動,遂把略呈焦糊狀的米飯熬成了稀飯,另外,還做了一些大餅。待眾多家人在一起就餐時,她說:“這兩天天氣較熱,大夥兒總吃米飯胃口一定不大好,所以,我熬了些鍋巴稀飯,做了些大餅,給大家調調胃口!”這一言一行,即刻博得了家人們的同聲稱讚。此舉,既討好了眾多家人,又暗中讓大媳婦、二媳婦下了台階,可謂一舉兩得,使得一貫嫉妒並有心加害於她的大媳婦、二媳婦不得不敬佩之至。此後,她倆對小媳婦善意相待,而聰慧的小媳婦則不計前嫌,對兩位嫂子加倍尊敬。就這樣,妯嫂之間的關係從“山雨欲來”的險境,步入了上和下睦的勝境。讓你的對手佩服你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戰國時,梁國與楚國交界,兩國在邊境上各設界亭,亭卒們也都在各自的地界裏種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勞,鋤草澆水,瓜秧長勢極好,而楚亭的亭卒懶惰,對瓜事很少過問,瓜秧又瘦又弱,與對麵瓜田的長勢簡直不能相比。楚人死要麵子,在一個無月之夜,偷跑過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給扯斷了。梁亭的人第二天發現後,氣憤難平,報告了縣令宋就,說我們也過去把他們的瓜秧扯斷好了。宋就聽了以後,對梁亭的人說:“楚亭的人這樣做當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們明明不願他們扯斷我們的瓜秧,那麼為什麼再反過去扯斷人家的瓜秧呢?別人不對,我們再跟著學,那就更不對了。你們聽我的話,從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給他們的瓜秧澆水,讓他們的瓜秧長得好;而且,你們這樣做,一定不要讓他們知道。”梁亭的人聽了宋就的話後覺得有道理,於是就照辦了。楚亭的人發現自己的瓜秧長勢一天好似一天,仔細觀察,發現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澆過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裏悄悄為他們澆的。楚國的邊縣縣令聽到亭卒們的報告後,感到非常慚愧又非常敬佩,於是把這事報告給了楚王。楚王聽說後,也感於梁國人修睦邊鄰的誠心,特備重禮送梁王,既以示自責,也以示酬謝,結果這一對敵國成了友鄰。人常說,人心都是肉長的。是啊!人心都是肉長的,幹嗎非要損人利己呢?所以說一個人想讓人尊敬佩服,首先要有讓人尊敬佩服的優點。否則,一事當前唯己為先,或者像某些人一樣陽一套陰一套,長此以往,就會將自己的人格徹底喪盡,那時候恐怕人們都會對你敬而遠之了。古有陳囂與紀伯為鄰,一天夜裏,紀伯偷偷地將隔開兩家的竹籬笆,向陳家移了一點,以便讓自己的院子寬一點,恰好給陳囂看到了。紀伯走後,陳囂將籬笆又往自己這邊移了一丈,使紀伯的院子更寬敞了。紀伯發現後,很是愧疚,不但歸還了侵占的地方,而且還將籬笆往自己這邊移了一丈。陳囂的主動吃虧,讓紀伯感到內疚,他產生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覺,這就欠下了陳囂的一個人情,即使他還了這個人情,但是每當他想起時,他還是會歉疚的,陳囂不愧為大丈夫,有君子之風。為人就應該這樣,低頭不見抬頭見,沒來由非得雞爭鵝鬥,實在無聊無味。

14、通力合作,爭取雙贏

當溫斯頓·丘吉爾爵士臨危受命,率領大不列顛投入戰爭時,他說,我一生都在為這一時刻做準備。從同樣意義上講,培養所有其他習性就是為了使我們具備協同配合的習性。協同一旦得到正確理解,便可成為所有生活中最高級的活動——它是對所有其他習性的真正的綜合檢驗和體現。協同的最高形式是把人類特有的天賦、雙方皆贏的動機,以及設身處地的交流技能全部集中用於應付我們在生活中麵臨的最嚴峻挑戰。由此所產生的結果幾乎是奇跡般的。我們將開辟出以前不曾存在的新的選擇途徑。21世紀是一個合作的時代,合作已成為人類生存的手段。因為隨著科學知識向縱深方向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人不可能再成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每個人都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於是這個世界充滿了競爭與挑戰,也充滿了合作與快樂。合作不僅使科學王國不再壁壘森嚴,同時也改寫了世界的經濟疆界。我們正經曆一場轉變,這一轉變將重組政治和經濟。將沒有僅屬於一國的產品或技術,沒有僅屬於一國的公司,也沒有僅屬於一國的工業。至少將來不再有我們通常所知的僅屬於一國的經濟。留存在國家界限之內的一切,是組成國家的公民。合作是重要的,蛇吞象似乎是天方夜譚,但隻要你掌握團結合作之法,也不是沒有可能。試想一條蛇不能吞象,那10條,100條,甚至是1000條蛇又該如何呢?恒昌企業的實體為大昌貿易行,1946年由恒生銀行元老何善衡、梁球瑤、何添、林煩炎等人創立。經過數十年發展,大昌已成為香港的大型綜合性貿易公司,恒昌為大昌的控股公司,恒昌、大昌均未上市,規模及效益卻絕不比藍籌股公司遜色。在香港商界,中資、華資、英資素有門戶之見,恒昌企業是香港商界老前輩何善衡一個人的香港老牌華資商行。中信泰富作為中資機構直接收購華資商行,可能會引起恒昌企業董事局及其他華資機構的心理不適,為此,中信泰富就與李嘉誠、郭鶴年等華資巨子聯手收購恒昌企業。另外全麵收購恒昌企業耗資高達69億港元,中信泰富要在短期內一次籌措,也有很大難度,所以采取分階段收購策略。1991年9月,中信泰富與李嘉誠、郭鶴年等合組財團收購恒昌,其中中信泰富占恒昌企業36%的權益。1992年1月,中信泰富向其餘股東收購剩餘的64%的恒昌企業股份,實現全麵收購。中信泰富第一步投資25億港元收購恒昌企業36%股份,約占恒昌企業盈利部分的2.57億港元,扣除利息支出4500萬港元後,中信泰富的盈利增加2.12億港元,當年每股盈利增加了37%。第二步斥資31億港元收購恒昌企業,其餘的64%股份,連同首次收購的投資,中信泰富收購恒昌企業共出資56億港元,但從恒昌那裏收回股息11.7億港元,兩項相減成本淨額為44.3億港幣。其實,恒昌企業資產淨值估計逾52億港元。中信泰富以44.3億港元的價款收購資產淨值約52億港元的恒昌企業,其價格折讓高達15.4%。中信泰富通過發行新股募集收購價款,由於新股發行價高於每股淨資產,故此該項收購使中信泰富每股淨值增加38%,未收購恒昌企業之前,每股淨值為1.32元,收購部分恒昌股份後,增至每股1.53元,而全部收購恒昌後,中信泰富每股淨值升至1.83元。這次收購被譽為香港資本市場收購的經典案例,同時也讓榮智健、中信(香港集團)和中信泰富在香港商界聲名鵲起。做事中個體與群體的關係,也是一種饒有趣味的話題。如同愛和友情一樣,人與人的合作也是一種你必須付出才能得到東西。在我們走向成功的征途上,會有許多的同伴,你需要他們的合作,他們也需要你的幫助。關於這一點,天空中飛翔的雁陣可以給我們人類以有益的啟示。秋天,當雁陣排成人字陣或一字斜陣飛過藍天白雲時,掠過你的頭頂,不知你是否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大雁為什麼要整齊地列陣遠翔呢?莫非,它們要向我們人類展示自己的飛行藝術。由於大雁既具有驚人的個體飛翔能力,又富有令人歎服的團隊精神,因而,他們的兩翼似乎有了靈性,使他們能夠以輕鬆自如的風姿成為長空的主人。由此,想到我們人類的團隊精神。你可能已經注意到,大凡胸懷大誌並取得成功的人大多善於從自己的同伴那裏汲取智慧和力量,從同行者那裏獲得無窮的前進動力。我們姑且不說馬克思與恩格斯、居裏夫婦以及貝爾兄弟式的合作,這裏,我們是指更廣泛意義上的智能互補和人才合作。由於當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發展,對於一個立誌開拓,希望獲得成功的人來說,已經不僅僅需要個體的精神,而且還需要知識的高度集結作為成功的基石。因此,你越是善於從群體中求知,越是不斷地開拓新的求知領域,你就越是有益於人與人之間的優勢互補,使你的智能結構越是完美,越是富有應變能力,進而越是能夠應付變化繁複的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你要想成為21世紀的高效能人才、未來的成功者,就一定要有與人合作的好習慣,這是時代的要求,更應為每一個欲成大事者所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