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勞逸結合地做事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隻有在清醒的狀態下做事,才會是高效率的。否則,就算我們花費在做事上的時間再多,效果也是很差的。所以清醒的精神狀態對我們來講相當的重要。獲得清醒狀態最好的辦法,當然是休息。一個人隻有休息得好,才有可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問題是,我們很難獲得高質量的休息。高質量的休息,就是說能將自己的身體和精神處在一種鬆弛的狀態,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機能和精神狀態都能夠得到恢複。獲得高質量的休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們很難做到該做事的時候做事,該休息的時候休息。其實我們要做的事並沒有多到一點兒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並沒有多到連吃飯、去廁所、搭公交車,甚至睡覺的時候都要為做事傷腦筋。但是做事帶給我們的緊張情緒卻被我們毫無保留地帶到了我們做事以外的生活中。休息的時候,我們的腦海裏麵還是纏繞著有關於事情的種種細節,我們還是在下意識的慣性作用下,處在做事的狀態中。盡管我們可能已經遠離了電腦,遠離了文件,但是我們的大腦卻還是和這些東西連在一起,遲遲不肯離開。更為嚴重的是,做事也蔓延到了我們的睡眠之中。我們中有多少人可以每天享受到舒適的睡眠,而不被與工作有關的夢境所打擾,相信那個比例一定是小得可憐。因此,問題的症結就在於我們不能夠很好地在做事態與休息態之間實現轉換。我們經常是一時間回不了神兒,或者認為我們不能很好地進入角色。讓你停止休息,馬上投入做事,可能不難;但是要你停止做事,馬上去休息一下,可就不是那麼簡單了。解決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因為人畢竟不同於機器。如果是一台機器的話,隻要設置一個ON/OFF的開關就好了,就能讓它說幹就幹,說停就停。可是人是不可能做到的,任何人在任何狀態間的轉化調整,都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於是我們能做的就是讓這個漸變過程盡可能的短。為了能夠更好的做事,必須要有高質量的休息。休息絕對不是浪費時間的事情。渾渾噩噩24小時的做事,一定不會比12個小時全神貫注的做事產生更好的效果。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關鍵是,在你需要休息的時候,你能夠想到這一點,而不再把自己的精力停留在做事上。所以,給你的忠告是,不要等到非休息不可的時候才去休息。我們應該學會常常休息,在疲憊到來之前休息。隻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精力一直保持旺盛,能夠讓我們在清醒的狀態下高效率的做事。我們應該學會如何地暇時吃緊,忙裏偷閑。暇時吃緊,忙裏偷閑是合理調配時間的好辦法。在我們閑暇的時候,甚至是無聊得有些發慌的時候,就應該給自己安排一些事情做,把一些不急於讓我們解決的事情拿來思考一下,把一些早就放在案頭卻沒有時間看的書瀏覽一番,為的是以後能夠獲得從容;在我們手忙腳亂,甚至是四腳朝天的時候,也能有心情來個忙裏偷閑,哪怕就是坐在街心公園裏麵看看小孩子們玩耍,或是閉目養神的時候打開娛樂頻道聽聽歌星們的消息,為的就是獲得片刻的閑暇。這樣我們就不會讓自己閑得無聊,或是忙碌得精疲力竭。勞逸結合就是這麼產生的。最後,對於休息的方式,發表一點兒個人的看法。那就是運動的必要性。長時間坐辦公室的人,每天幾乎很少有時間進行一定量的體育運動。而體育運動不但可以使我們的頭腦清醒,同時也能增強身體機能,來應對繁忙的工作。
10、改變對領導的成見
每個人在做事過程中都會承襲許多來自他人的成見,也就是價值觀與其他方麵的製約。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就得改變這些成見,否則你就不會成為一個出色的人!一個人抱著領導都是奸詐狡猾的心態或帶著感恩之心做事,那麼做事的態度、成效和自己的前途將有天壤之別。李嘉誠從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長大後又受到較深的西方文化的影響,這兩種文化都牢牢地紮根在他的心靈深處,在他由一個人向領導轉化的過程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對領導感恩:他常常提起小時候在茶館當堂館的一件事。那時的李嘉誠把茶館當作他了解社會、體察人情世故的好地方。有一次,李嘉誠因為用心過於專注而走神,結果造成了他終生難忘的飯碗危機。那一天,一位茶客坐在桌旁,侃侃而談,大談生意經,那些生意場上的鬥智鬥勇,爾虞我詐,令李嘉誠大開眼界。他覺得做生意很神奇也很刺激。李嘉誠一時聽得入了迷,竟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沒有及時給客人衝水。這時,有一位夥計,看著李嘉誠如癡如醉的樣子,而客人的杯子早空了,便大聲叫他,李嘉誠這才回過神來,慌裏慌張地拿起茶壺為客人衝開水。由於動作匆忙,他一不小心把開水淋到茶客的褲腿上了。李嘉誠嚇壞了,呆呆地站在那裏,臉色煞白,不知該如何向這位茶客賠禮謝罪。茶客是茶樓的衣食父母,是堂倌侍候的大爺。若遇上蠻橫的茶客,必會抽堂館的耳光,而且會找老板鬧個不休。在自己進來之前,曾有一個堂倌也犯了這樣的過失,那個茶客是三合會白紙扇(黑社會師爺)。老板自然不敢得罪這位大煞,硬是逼著堂倌給這位大爺下跪請罪,然後當即責令他滾蛋。李嘉誠已做好了受罰的準備。這時,老板跑了過來,正要對李嘉誠責罵,想不到的是隻聽見這位茶客說,是我不小心碰了他,不能怪這位小師傅。茶客為李嘉誠開脫,老板當然樂得順水推舟,也就不再說什麼了,隻是恭恭敬敬地向茶客連聲道歉。回到家,李嘉誠把這事情說給母親聽,母親感歎不已,覺得兒子確實很幸運。她說,菩薩保佑,客人和老板都是好人。她又告誡兒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積善必有善報,作惡必有惡報。但是,李嘉誠後來依然對那位好心的茶客念念不忘。他多年以後,曾對友人說,這雖然是件小事,在我看來卻是大事。如果我還能找到那位客人,一定要報他的大恩大德。這一次飯碗危機,讓他真正體會到了這些傳統美德的重要作用,也使他此後始終信奉以和為貴、寬以待人的做人準則,並以此為他事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李嘉誠跳出五金廠後,仍十分感激五金廠老板的知遇之恩。盡管他也為該老板立了不少功,但他依然是心懷愧疚之情。李嘉誠知恩圖報,就像當年他離開舅父的中南鍾表公司時一樣,也向五金廠的老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辦企業重要的是審時度勢。五金廠要取得發展,有兩條路可選擇。一是轉行做前景看好的行業;二是調整產品門類,盡量避免與塑膠製品衝突,占領塑膠製品不能替代的空檔。李嘉誠繼續分析,塑膠製品用途雖然廣泛,但要它代替金屬製品卻又是萬萬不可能的。所以金屬製品依然有許多可發展的空檔,重新開發新的金屬製品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五金廠老板在李嘉誠走後,並沒有聽從李嘉誠的建議,仍然堅持生產鐵桶。結果,不久後,危機果然降臨,五金廠很快便奄奄一息,瀕臨倒閉了。李嘉誠是個重情重義之人,當他獲知此不幸後,馬上專程趕往五金廠找到老板,他勸老板立即停止生產鍍鋅鐵桶,而轉為生產係列鐵鎖。因此,他經常抽空了解五金製品的市場行情。經過一番調查分析之後,他發現還沒有哪一家五金廠專門生產鐵鎖,不存在其他行業的競爭。李嘉誠堅信:生產鐵鎖穩保紅火。李嘉誠進一步指出,為了保證穩步領先,還應製訂計劃,開發係列鐵鎖。否則,隻要一發現有利可圖,其他五金廠就會跟風而上,競爭會很激烈。隻有永遠先人一步推出新產品,才能穩操勝券。這一次,五金廠老板對李嘉誠言聽計從,馬上根據李嘉誠的建議組織人力開發係列鐵鎖。一年後,危機重重的五金廠果然煥發了勃勃生機,盈利豐厚。這雖然與整個行業的變化形勢有關,但李嘉誠的一番忠告可以說起到了關鍵作用。後來,五金廠老板再次見到李嘉誠後,欣喜地說,阿誠,你在我廠裏時,我就看出你是個不尋常的後生仔,你將來準會幹出大事業!李嘉誠的感恩之心使他發自內心地與人為善,也使他得到了人們的無限信賴,更為他後來的生意帶來了豐厚的報償。
11、做事越積極,心情越愉快
人有使命感,做事意願也會產生,上進心也會更旺盛,也會更腳踏實地,注意力也會更集中,心情也會更愉快。有一位焦老先生,他原來在一家監理公司做事,退休後在家安閑不住,經朋友介紹後,到某工程總隊某大隊當質檢顧問,親戚朋友都擔心他的體力、精力是否能吃得消。令人興奮的是,焦老先生每天都按時騎車上下班,神采奕奕,大有返老還童之感。有晚輩跟他開玩笑,問他有何靈丹妙藥使自己青春煥發。老先生笑著說,是做事,當顧問就得接受無休止的挑戰,使命感讓我發現自己居然有這樣的天賦。在人的生命中,拋棄一切,隻專心去追求某一個機會是很重要的,在追求的過程中,會使自己的使命感和做事觀更加堅固。高爾基曾說過,做事如果是快樂的,那麼人生就是樂園;做事如果是強製的,那麼人生就是地獄。張小五有一陣子待業在家,早上10點多還賴在床上,可仍不時地叫頭疼;那麼健壯的他,稍不注意就會生點小病。現在他找到一份在出版社搞發行的差事,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卻精力充沛,無病無痛。他對此深有感觸地說,隻有做事才是治療年輕人所有疾病和痛苦的靈丹妙藥。人是陀螺,不轉就不安穩。而時下的一些年輕人,隻知道玩樂,而不知道什麼叫做事。隻盯著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住著小洋樓、開著進口車,卻不過問他們曾付出多少。有的卻把享樂作為人生的目的,而將做事看作是謀生的手段,這實在是一種本末倒置。你不能決定自己的壽命,但你可以保證生命的質量;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知道自己沒有辜負今天,因為你還做著事。做事是人類拯救自己的希望。做事使自己的熱情變成現實。從這個意義上說,做事是人生的一半,而人生的另一半也是做事。那麼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而又積極地做事呢?當你生氣時,又該如何緩解不佳的情緒呢?請暫時把四周的人統統當作物品看待。因為生氣全是因人而起,有人使你不滿意了,他的臉、甚至他的一撮胡子也會使你大生反感。所以不妨把對方視為物品。對桌子、椅子或機器、電腦,有什麼氣可生?這樣就可以使你在發脾氣前有一段緩衝,可以用比較客觀、公平的標準來看問題。請用深呼吸的方法使上衝的血液得以緩和。命令自己放鬆,深吸一口氣,再慢慢地吐出來。然後說:“我不生氣,我心情很平和。”如此重複數次,必能使胸中的忿怒有些舒解,甚至徹底舒解。請運用運動轉移法。你不妨給自己放幾小時的假,去跑步或打球,或遊泳,什麼運動都行。但必須到大汗淋漓為止。然後用水衝一個澡,換上潔淨寬鬆的衣服。最好再到美發廳做一下頭發,隨後你一定覺得心情不那麼壓抑了。給自己一個完全鬆弛的時間狀態。哪怕隻有短短幾分鍾,對你也會大有幫助。請你關上辦公室的門,不聽電話,獨自坐在椅子上發呆,讓腦海有短暫的空白,什麼事也不去想,也不必掛慮時間的流逝。雖然桌上未完成的事堆積如山,令你感到十分厭煩,但你不妨放縱一下自己,把要做的事推至一旁,雙手放在桌上,將頭舒舒服服地靠在上麵,小睡l5分鍾。走在路上的時候,你幻想自己是一隻身輕似燕的小鳥,調節呼吸及心跳速度,盡管你為能否準時到達開會地點而心急如焚,也須不斷提醒自己保持心平氣和,遲早你必會到達。如果你平時沒有聽音樂的習慣,你應該嚐試在精神緊張的時候,打開錄音機,欣賞一下曲中情懷與美妙旋律。假若你想自己高歌一曲,更是有效的舒解方法。打電話給好朋友聊天,把精神集中在自己的嗜好上,看看魚缸中逍遙自在的金魚。很多不快樂的人,他們痛苦的根源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快樂的人非常清楚如何安排工作,不快樂的人,每天睜開眼睛總是懷疑地自問,我究竟要幹什麼?所以說,要找快樂,就要懂得做出選擇。大多數人一生熱衷於追求財富、權勢、名譽,我們很少聽人說,一個人一生都在追求快樂。因為,一般人總是相信,當他們得到財、權、名、利之後,快樂就隨之而來了。不過,等到他們耗費畢生力氣追到手之後才恍然大悟,快樂非但沒有來,反而換來了痛苦。快樂的人知道,快樂是人生最重要的價值,也是一種做事的態度;而那些經常抱怨做事,或者活在痛苦邊緣的人,他們羨慕別人的快樂,也希望自己活出快樂,但他們總是跨不進那扇快樂之門。
12、不要把做事看成是負擔
忙碌的做事常常讓我們透不過氣來,一下子忙東,一下子忙西,整個人活像是個機器。辦公室裏麵忙碌的氣氛也常常使大家處在缺氧狀態。缺氧狀態的種種表象在辦公室裏麵處處可見:胸悶啊,心情煩躁啊,判斷力、行為力減弱啊,思維緩慢啊,等等。所以辦公室裏麵很多人會說,趕快打開窗子啊,噴灑空氣清新劑啊,更甚者,還會買來什麼製造富氧離子的機器。有的人要說了,呼吸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難道有人連呼吸都不會嗎?那麼你可以試想一下,在你將要參加某個資格考試的時候,在你求職等待去麵試的時候,在你剛剛被別人介紹了新的女朋友而要去相親的時候,你是怎樣呼吸的呢?一定是節奏相對混亂,相對急促的,原因就在於你的緊張。你的緊張情緒可以將最簡單的一件事情——呼吸搞得亂七八糟,你的呼吸失去了原來的有條不紊,於是就慢慢陷入了缺氧狀態。所以說,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隻有用輕鬆取代緊張。因為在輕鬆的狀態下,你可以保持平緩的呼吸,你的大腦供氧一直處在理想狀態下。你的考試不會因為你的緊張而使你的實力超常發揮,反而輕鬆起來會產生意想不到的靈感;麵試你的領導不會因為你的緊張而說你就是一個兢兢業業的人,輕鬆的表情反而可以增強他對你的信任感;新的女朋友不會因為你的緊張而認定你就是她一直在找的人,你的輕鬆和幽默反而可以贏得女孩子的心。為了讓我們可以在辦公室裏麵實現正常的呼吸,我們需要輕鬆的做事氛圍,否則每一個人都會因為缺氧而把做事搞砸,那個時候可就糟糕了。怎樣營造輕鬆的心理環境,使做事不成為一種負擔,心理學專家開出下列特效藥方:有氧運動。大部分專家認為運動是消除壓力最全麵有效的方法,無論哪種有氧運動都很有效,例如緩步跑、騎自行車、跳舞都有異曲同工之效,你甚至不用使自己達到汗流浹背的劇烈程度,也能收到鬆弛之效。以音樂平複情緒。聽音樂是繼做運動後一種能有效消耗身體能量、減低壓力和改善情緒低落的方法。任何一種音樂都可以減低壓力,選擇的準則便要視個人的喜好了。放縱購買欲。研究顯示,購物是發泄情緒的好方法。購物所帶來的快感並不單在於所擁有的貨品,投入購物過程更能令你忘掉一切不快。但需要注意的是,購物時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能債台高築,否則,這會給你帶來更大的壓力。為自己扮靚。得到別人稱讚就如為自己注入了活力,最少每月進行一次美容,修甲或桑拿按摩,也許這些都因沒有時間而被你忽略了!收拾淩亂的東西。當你的家或辦公室桌子亂得一團糟時,你可能也會變得拖遝、無精打采,嚐試用一張清單列出應優先處理的事情,並按部就班去處理,如將文件與雜物分開,按類歸檔,要回的信件馬上回複,隻需十幾分鍾,一切就可變得井井有條。慢動作行事。在15分鍾內,以極慢的速度進行任何動作,例如將每個字慢慢地字正腔圓地讀出,若要拾起掉在地上的東西,應慢慢地彎腰拾起,這種練習可使你神經鬆弛。強調自己的成就。正麵而積極的思想也可減低緊張的程度。與其常常想著自己不快的事,不如想想自己的成就,同時別忘了稱讚自己。走出逆境。閑來不妨做這樣的練習:先閉上眼睛,然後放鬆眉毛四周的肌肉,再告訴自己其實是處於緊張狀態,對一切令你緊張的事說不,然後放鬆自己,想著一些令你暢快的事,接著說好。例如你因做事壓力而感到不快時,如果你再進一步想像失敗的慘況,隻會使你更憂慮。所以,應令自己平靜下來,然後去做事情,解決問題。伸展臉部肌肉。研究發現笑容能使人精神奕奕,也能令人心境平和,另一項研究更發現笑能降低血壓和減低腎上腺素的分泌。躺在漂浮的雲上。閉上雙眼,使自己完全放鬆,想像自己躺於軟綿綿的白雲上,飄於空氣中。想像自己所看到的東西、聽到的聲音,甚至能感受空中的濕氣,越涉及多種感官功能便越能放鬆。把壓力凍結。首先認定自己是處於壓力之下,然後把它凍結。將你的注意力從起伏的情緒轉移到心胸的四周,將你的能量集中於此約10秒鍾。回憶一些愉快而難忘的事。讓自己的心更能包容體諒,憑直覺對抗壓力。聆聽自己內心的想法,自會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發掘自信的一麵。研究發現,一些有堅強信念的人較懂處理壓力,而自信的外表也令你更能對抗無理要求、困擾和挫折。浸泡泡浴。用暖水浸一個泡泡浴可把一天的疲勞盡除,何不邀請你的伴侶一起參加,這種官能感受很多時候能給你帶來愉快!
13、熱愛自己的工作
瑪麗·簡供職於西雅圖第一金融擔保公司,在三年的工作中,她贏得了“難不倒”的美譽。她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準則,那就是——今日事今日畢。她處理每一件事都細致周到,並保證它們在第一時間高品質地完成。憑著自己對工作的熱愛和付出的努力,瑪麗·簡晉升為本部門的小組領導,由於她總能認真傾聽同事的想法,了解部下所關心的事情,並領導她的部門出色地完成每一項任務,瑪麗·簡的小組贏得了好評,成為全公司公認的可以委以重任的團隊。與此相反,三樓有一個運營部門,人數眾多,績效卻不理想,他們與瑪麗·簡的團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成為大家批評的焦點。為了能讓公司有一個全麵的改觀,老板決定提升瑪麗·簡為三樓的業務經理。幾個星期後,瑪麗·簡慎重而又很不情願地接受了提升,雖然公司對她接手三樓寄予厚望,但她卻是硬著頭皮接受了這份工作。工作的開展自然十分艱難,但是,瑪麗·簡迅速調整心態,把對這份工作的厭惡轉變成了熱愛,同時,她的這種積極的情緒深深地影響了每一個員工,在這種精神的支持和鼓舞下,瑪麗所在的部門迅速改變,並最終成為公司的典範。有句話說得好:“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作為一名員工,瑪麗強迫自己愛上自己選擇和接受的工作,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公司做出巨大的貢獻,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寫下了閃亮的一筆。其實,任何人都有可能不得不做一些令人厭煩的工作。即使給你一個很好的工作環境,但如果總是一成不變的話,任何工作都會變得枯燥乏味。許多在大公司工作的員工,他們擁有淵博的知識,受過專業的訓練,有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拿一份不菲的薪水,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對工作並不熱愛,視工作如緊箍咒,僅僅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出來工作。他們精神緊張、未老先衰,工作對他們來說毫無樂趣可言。可見,一件工作有趣與否,取決於你的看法,對於工作,我們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壞。可以高高興興和驕傲地做,也可以愁眉苦臉和厭惡地做。如何去做,這完全在於我們。所以隻要你在工作,為何不讓自己充滿活力與熱情呢?每一個員工都應該學會熱愛自己的工作,即使這份工作你不太喜歡,也要盡一切能力去轉變,去熱愛它。並憑借這種熱愛去發掘內心蘊藏著的活力、熱情和巨大的創造力。事實上,你對自己的工作越熱愛,決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當你抱有這樣的熱情時,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變成了一種樂趣,就會有許多人願意聘請你來做你更熱愛的事。如果你對工作充滿了熱愛,你就會從中獲得巨大的快樂。設想你每天工作的八小時,就等於在快樂地遊泳,這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奎爾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修理工,從進廠的第一天起,他就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修理這活太髒了,瞧瞧我身上弄的!”“真累呀,我簡直要討厭死這份工作了!”“憑我的本事,做修理這活太丟人了!”每天,奎爾都是在抱怨和不滿的情緒中度過的。他認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隸一樣做苦力。因此,奎爾每時每刻都窺視著師傅的眼神、舉動,稍有空隙,他便偷懶耍滑,應付手中的工作。幾年過去了,與奎爾一同進廠的三個工友,各自憑著自己的手藝,或另謀高就,或被公司送進大學進修了,獨有奎爾,仍舊在抱怨聲中做他蔑視的修理工。無論你正在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要想獲得成功,都要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愛。如果你也像奎爾那樣鄙視、厭惡自己的工作,對它投注“冷淡”的目光,那麼,即使你正從事最不平凡的工作,你也不會有所成就。
14、工作意味著責任
有個故事形容德國人非常守時:說是開高架吊車的工人,剛剛把拖著水泥板的吊臂升到半空,這時下午6點的鍾聲敲響了。這位工人立即將車熄滅,爬下梯子下班回家了,任由吊臂拽著水泥板懸在半空。這個極端的情節已經被某種刻意的玩笑改變了它的本意,問了去過德國的朋友,他就笑了,說德國人是很守時,但對工作更負責任,相信故事裏的德國工人會準時下班,但不會把水泥板吊在半空。對於一個故事的主題,不同的描述方法將獲得不同的認知,我們嘲笑德國人的守時,卻忽視了德國人對工作的嚴謹和負責。我們真正應該嘲笑的,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現狀——在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下,責任感似乎正在缺失。而與之相伴的,則是慘劇的發生。9月23日晚,內蒙古豐鎮市第二中學。晚上7點補課結束後,1500多名學生在從該校教學樓東西兩個樓道口下樓時,一段樓梯護欄突然坍塌,由於沒有燈光,再加上樓道內擁擠,致使下樓至此的學生不斷摔下樓梯,最終釀成21人死亡、47人受傷的慘劇。僅一天時間,警方就公布了事故調查結果:學校基礎管理工作混亂。其一,事故發生地的樓梯12盞燈中1盞沒有燈泡,11盞不亮。事故發生的當天下午,還有老師向校長反映燈泡照明問題,校長以“管燈泡的人員不在”為由,未及時處理潛在的安全隱患;其二,技術監督部門懷疑豐鎮二中教學樓樓梯護欄實際使用的鋼筋強度不夠;其三,學校在這座教學樓未經驗收的情況下就投入使用了;其四,事故當天,應該帶班在崗的校長正與教委、本校和其他學校的18位老師在當地一家飯店喝酒。事實上,從樓體建築,到技術監督,到設施配製,到老師的管理,如果上述每一點都有點責任感存在的話,這場慘劇就可以完全避免。一次責任感的缺位,致使21名學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工作呼喚責任,工作意味著責任。前美國總統杜魯門,曾在桌子上擺著一個牌子,上麵寫著:Book of stop here(問題到此為止),這就是責任。總統有總統的責任,員工有員工的責任。對於任何一名員工來說,工作就意味著責任,沒有責任感的員工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對於手頭工作和自己的行為百分之百負責的員工,他們更願意花時間去研究各種機會和可能性,顯得更值得信賴,也因此能獲得別人更多的尊敬,與此同時,他也獲得了掌握自己命運的能力,這些將加倍補償他為了承擔百分之百責任而付出的額外努力、耐心和辛勞。有人說,假如你非常熱愛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討厭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獄。因為在你的生活當中,有大部分的時間是和工作聯係在一起的。不是工作需要人,而是任何一個人都需要工作。你對工作的態度決定了你對人生的態度,你在工作中的表現決定了你在人生中的表現,你在工作中的成就決定了你人生中的成就。所以,如果你不願意拿自己的人生開玩笑,那就在工作中勇敢地負起責任。